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孟子瞧不起齐国千古名相管仲,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瞧不起齐国千古名相管仲,这是什么原因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453 更新时间:2024/1/9 15:54:13

孟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里程碑式人物,而管仲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名相,二者都是经天纬地之才,在历史发展上有着自己显著的贡献,那么他们两个为什么会不对付呢?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为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有人认为邹国是鲁国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孟子相传为鲁国姬姓贵族孟孙氏孟共仲(孟恭仲)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为什么瞧不起管仲

孟子的意思就是:现在圣君少,虐政多,行王道而王天下,是容易的。纣王那时候,还有武丁遗风,还有几个贤人,周文王求得灭纣而王天下,是不易的。所以,管仲可笑,而周文王值得佩服。

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把一个原本并不强的齐国,搞成了春秋第一霸主,孔子都称赞管仲给天下带来的福利,持续到现在,管仲是贤的。可是孟子却觉得跟管仲比,自己都掉价了,也不知他是过于自信,还是看管仲的视角过偏。

管仲求霸的手段,跟儒家仁的主张,也不是很矛盾。齐国的“霸”,并不是希特勒的那种霸,不知为什么孟子却还那么反感他。管仲的模式,和周文王的模式相比,固然不如孟子所笃信的伟大导师周文王,但似乎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矛盾的路子。

他的弟子公孙丑对他的态度表示怀疑——管仲做不到王天下,您笑话他,那当年周文王也没做到,你也得笑话他啊。

孟子说:“文王谁能比得了啊。当初,由商汤到武丁,出现了的贤圣之君有六七个,天下归于商朝已经很久了,久了的话,就难以变更。武丁使得诸侯来朝拜,占有天下,犹如运动自己的手掌。纣王离武丁的末期不久,遗俗还保存着,又有微子、微仲、比干箕子胶鬲等贤人辅佐他。但是周文王还是靠着百里之地而崛起,所以,他那时候是真难啊。

“而现在的情势则是易于成功的。齐国人口数量很多,不用再增加地盘,也不用再增加人口,行仁政就能王天下了,没有人能抵御得了。孔子说:‘道德的流行,比快递跑得还快。’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只花古人一半的力气,所成之功却能过倍,唯有现今是可以这样的。”

说到这里,孟子的话并非没有漏洞。

武丁所处是商朝中期,从商汤到武丁,也许确实有六七个贤君,而从武丁到纣王,则出了很多糊涂君。商朝在纣王前,已经面临外面诸侯的挑战,出现了力不从心。从武丁到纣王,也并非“不久”。

孟子说“现在”列国“王者”少,人们受虐政的罪,比纣王时代还差。我们没有生活在孟子时期,当然没他有发言权。但是我们感觉魏惠王齐宣王这些人,固然没有伟大导师周文王那么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但也不像是商纣王那样的“恶君”。战国到底有没有那么坏,比纣王的时代还坏,这不好说。

总之,实际情况是过了一百年,七国才被统一,按孟子的理论反推,如果列国都糜烂成了这样,当是不用这么久的。除非列国都是混蛋君主,混蛋之间,固然要花很大力气,才能互相定出个输赢。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哪些重要发明,影响了后世的历史进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说起三国时期,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勇猛的武将,决胜千里的谋士,但是三国时期的发明创造也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就聊一下那些发明在三国时期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东西吧。刘徽——割圆术说到圆周率,诸公想起的肯定是祖冲之,但其实刘徽这个曹魏时的数学家的贡献是更大的。祖冲之算圆周率,只是用了包括刘徽在内的

  • 武则天活了82岁,她是怎么做到的,长寿秘诀又是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科技和医疗条件都相当落后的唐朝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一般都不高,但是武则天却能在这样的条件下活到82岁高龄,可以说是世所罕见的高寿了。武则天活了82岁,是中国古代皇帝、皇后中极少数的高寿之人,而且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直到晚年仍然齿发不衰、耳聪目明、容貌靓丽。那么,她的养生“秘诀”到底是

  • 她竟然是炎帝的女儿?细数炎帝究竟有几个子女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炎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著名领袖,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在神话中,他的女儿一共有四个,其中一个还与另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中华太宗皇帝炎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因以火德王,故称为炎帝,又称赤帝、烈山氏。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五弦瑟,开始蜡祭和市场

  • 刘备的孙子都有谁?刘备的孙辈中最优秀的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刘备嫡系的子孙中,刘禅是比较无能的一个,那么到了孙辈,有没有比较优秀的人才呢?还真有,这个人就是刘湛。先看看刘备的儿子们吧:长子刘禅,也就是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次子刘永,他流传下来最主要的事就是他讨厌宦官黄皓,结果被黄皓进谗言,导致被刘禅疏远,不得朝见有十几年之久。在蜀国灭亡后迁往洛阳。三

  • 揭露明朝皇帝的婚礼,竟然要花这么多钱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有着时代最为崇高尊贵的地位,享受最好的物质资源,那么皇帝的大婚将会是什么一个排场呢?在皇宫内,大婚是极为隆重的典礼,程序繁琐而复杂。只有在登基前没有娶妻的皇帝,才能举行大婚。明神宗朱翊钧娶皇后王喜姐的婚礼,仅织造费用就花掉了九万多两白银。《礼记》中记载,男女婚姻要经过六礼,即“纳采

  • 细数历史上的皇帝名字,经常现造字取名,十分任性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古代许多皇帝起名字都比较任性,根据各种风水学计算之后得出来的名字,只要没有这个字就现造出来一个,不过这也间接推动了汉字的丰富完善。说起取名,皇帝们跟学生的家长比起来,实在是没有最拼,只有更拼,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那些拥有奇葩名字的皇帝。嬴政:用“嬴”字为姓的比较少见,但这个名字放在“始皇帝”三个字后面,

  • 他是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最受刘备信任,地位超过诸葛亮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我们印象中,诸葛亮是刘备手下最优秀的谋士,理当有最高的地位,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刘备手下最为优秀最受信任的谋士是法正。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竟然不是诸葛亮,他是法正。自郭嘉一死,曹操辄有赤壁之败;法正一死,刘备就有夷陵之败。何其相似。正是天要亡国,先折栋梁,假如法正得以寿终,那么刘备不一定会兵败虢亭;提起

  • 顺治出家到底是真是假,他可是个花心皇帝,能耐得住寂寞?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我们在很多影视书籍作品中都了解过顺治帝因为董鄂妃的死而心灰意冷出家为僧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那么?顺治有没有了出家?他当然没有出过家。不过关于他出家的传闻也并非空穴来风。据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那年,也就是1651年冬天,他在遵化打猎时,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修炼的别山法师,经过交

  • 菊花为什么受到日本皇室的喜爱,甚至被当做家徽?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菊花是一种美丽的花朵,陶渊明就非常喜欢菊花,但是在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菊花有着非常不同的含义。菊花在中国可能更多的是与肃杀的气氛联系在一起,日本皇室为什么喜欢菊花?当熟悉了一些历史和文化,包括对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理解更深,对于皇室与菊花的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

  • 乾隆宠爱香妃,原因竟然是因为她是武林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我们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知道了香妃这个人物的存在,并不代表这个人就一定是虚构的,其实历史上真正的香妃是有原型的。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有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