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魏大将:他多次击败关羽,用空城计击退孙权

曹魏大将:他多次击败关羽,用空城计击退孙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50 更新时间:2024/1/18 1:12:12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谋士、名将多如牛毛,不过因为《三国演义》太过于出名,所以,让很多名将都淹没在历史中,比如曹魏大将文聘在三国时期名声不大,但是战绩显赫还多次击败过关羽,是一位军事上的人才。而刘备早期也是错过文聘,最后文聘归入曹操麾下,成为了一员猛将。

文聘,生卒年不详,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动,先呛然而誉之,仍旧让他守卫江夏,使其典北兵、镇荆江。文聘也不负曹操所望,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进封延寿亭侯、讨逆将军。后来,攻取关羽辎重,烧毁关羽战船,成为曹操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播。后又多从征讨,累封后将军,新野侯。曹叡即位之初,文聘在江夏击退了孙权的进攻。死后追谥曰壮。

他不仅是名将,更是战神,因为史书上我们没有发现他败绩的记载,他曾还跟关羽几次交手,但关羽也无法战胜,而且用空城计,一招就让孙权退兵了。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人的故事。

他原本效忠于荆州刘表,主要保证荆州北部的安全,防御来自北方的威胁。当时北方的威胁并不多,所以,文聘一直都默默无闻,直到刘表去世后,曹操瞅准时机,趁机南下。

刘表去世后,外戚蔡瑁掌权,此人主张废长立幼,于是将刘表的次子刘琮扶持上位,掌管荆州,然而这两人一个无志一个无谋。以至于看到曹操南下后,吓得不行,还没开打,就举白旗投降了,将刘表数十年创业耕耘的荆州拱手让给了曹操。

当时寄人篱下的刘备面对这种局面,也很无奈,只好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出逃,继续南下,寻找孙权合作来对抗曹操。刘备这一走不要紧,让他错失了刘表手下最有名的名将文聘。

文聘自然跟着刘琮一起投降了曹操,不过文聘是最后才去拜见曹操的。所以当文聘见曹操的时候,曹操张口就说:“怎么来的这么晚?”

文聘不卑不亢的说:“当初我没能好好辅佐刘荆州效忠国家,现在荆州虽然失去了,但我还总是希望能够守住汉川,保全这里的土地。这样,活着不辜负幼主刘琮,死了在九泉之下也无愧于心。无奈我所想的不能实现,直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心里又悲伤又惭愧,没脸早来见你啊。”

结果曹操被文聘的一片忠心所感动,于是曹操厚待文聘。

我们的疑问是,文聘为何没有跟着刘备呢?

一是当时兵荒马乱,大家各为其主,刘表的继承人名义上是刘琮,追随刘备名不正言不顺。二是但是刘备也无暇顾及文聘,刘备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被曹操赶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女儿被俘,妻子遇难,自己的儿子刘阿斗差一点丢失,此时刘备心灰意冷,很难在招降纳叛。最主要的是文聘也看不上刘备,当时的刘备给人的印象是屡战屡败。

这就是为什么文聘没有选择刘备,而刘备也错过了文聘。

文聘投降曹操后,第一仗就是与虎豹骑都统曹纯一起,昼夜行军,日行三百里,在长坂坡大破刘备,获其二女与败兵,以及辎重无数。

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惨败后,虽然丢了荆州的大部分土地,但手中依然荆州部分城池和领土。比如江夏,于是曹操就让文聘镇守江夏,掌握军权,并赐爵关内侯。当时的江夏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武汉江夏区,与鄂州和大冶毗邻。

文聘镇守的江夏与东吴接壤,可以说这是曹魏的边关重镇,而且东吴和刘备都对此地虎视眈眈。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关羽进攻文聘,双方在寻口一带开战,文聘多次击退关羽的进攻,使得关羽不得前进一步。因为阻止关羽有功,曹操封文聘为讨逆将军,加爵延寿亭侯。

之后文聘与关羽又在汉津一带发生冲突,文聘十分英勇,带领部下抢夺和捣毁了关羽军中大量的军用物资。接着,他又杀到了荆城,用火连连攻下了关羽的几艘大战舰,立下汗马功劳。

曹操去世后,继位的曹丕继续重用文聘,并加封其为长安乡侯。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曹丕驾崩。这时孙权很不厚道,他趁着曹丕驾崩之际,进攻曹魏。孙权兵分两路,其中一路由孙权亲自领兵进攻江夏,另一路则由诸葛瑾领兵进攻襄阳。

孙权率五万精锐大军攻打石阳城,包围文聘,形势十分危急。文聘得知孙权大军马上就要杀到的时候,急中生智,玩起了空城计。他先是让城中的人都自己则高卧府中,营造出一种空城的意象。

而孙权看到这番模样,果然不敢动,双方在江夏城驻守进攻了将近20多天后,下令撤兵,一招就让孙权退兵,果然厉害。孙权撤兵后,文聘赶紧领兵追击,大破吴军而还。

这才是真正的空城计,诸葛亮那个空城计是后人杜撰的,而这个在《三国志》中有记载,所以,文聘才是真正的战神,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见文聘这个人有勇有谋,不得不说刘备错过实在可惜了。

而且文聘镇守江夏期间,也非常贤明,他致力于治民开市且效果不俗,不负其郡守之职。

据《三国志》记载,“聘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震敌国,贼不敢侵”。

他驻守江夏的那十几年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得孙吴不敢进犯,造就了一方和平之地。

文聘驻守江夏数十年,威恩并施,“名震敌国”,使孙吴不敢进犯。朝廷封文聘之子文岱为列侯,又赐文聘从子文厚爵关内侯。文聘死后,追谥曰壮侯。岱又先亡,又赐文聘养子文休爵关内侯,文休死后,赐其子文武爵。

所以说,曹魏真正的战神是文聘。

历史评价

曹操:仲业,卿真忠臣也。孙权: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

陈寿:李通臧霸、文聘、吕虔镇卫州郡,并著威惠。

孙盛:臧霸少有孝烈之称,文聘著垂泣之诚,是以魏武一面,委之以二方之任,岂直壮武见知于仓卒之间哉!

李治:(李勣)临危守义,类文聘之怀忠;建策承恩,同奉春之得姓。

卢弼:文聘在江夏数十年;杜畿在河东十,在并州、冀州二十余年;吕虔在泰山十数年。皆久于其任,当时信任郡守、刺史如此。

标签:

更多文章

  • 同为明朝官员,为什么海瑞退休才买到房,张居正却早早坐拥豪宅?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买房,在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心中,是一个大山一般的词汇,沉重的压力让太多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如果生在明朝,这个压力就小很多了。很遗憾没生在明朝,因为明朝房价是很低的。不信您看《金瓶梅》,西门庆的朋友常峙节买房,“门面两间,二层,大小四间,只要三十五两银子。”当时一个姓温的秀才给西门庆当师爷,包吃包住

  • 他是历史上摧残女性的变态皇帝,活割烹尸等手段令人发指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西汉皇帝刘去是历史上有名的俊俏美男子,但是与他外表形成极度反差的是他残忍变态的暴虐性格,他曾经对妃子们犯下的罪行,简直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男人爱美女,女人爱帅哥,这是千古定律。如果说这位帅哥,不但长相英俊,风度翩翩,还家财万贯,地位高贵,那是宅女最爱,估计出门不带保镖不行。西汉帅哥刘去,正是这样一位

  • 董卓的嫡系部队如此强悍,是如何招募训练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董卓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阀,他是怎么发迹起来并逐渐壮大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董卓的发迹史以及他强大的嫡系部队。东汉桓帝末年,朝廷从西北地区的陇西、安定等六个郡中,招募根红苗正身体壮的好青年,选拔优秀者任羽林郎,就是皇家禁卫军军官。董卓因为武艺高强,被朝廷选中。继而代理军司马,不久在讨伐匈奴的并州

  • 一代明君宋仁宗二三事,体现了他是一个明君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宋朝皇帝多奢靡荒淫,但是宋仁宗却是一个例外,他仁德爱民,听信忠言,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好皇帝,从下面几则小事就能够看出来。宋仁宗是宋代获评价最高的皇帝,一来是他性情宽厚,仁恕爱民,二是他襟怀宽广,能够接受大臣的直言规谏,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行为约束,被誉为是有宋第一仁主。宋人朱弁的《曲洧旧闻》里载有一

  • 明朝太庙的第一棵树是朱棣种下的,这其中还有个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朱元璋与他性格最为相像的一个儿子,听多了他们残暴的故事,我们今天来聊一个朱棣植树的故事吧。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为建立、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平定叛乱为由起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侄子的帝位,改年号为永乐

  • 刘备会使用武器吗,刘备的武器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在小说和电影、游戏中,刘备使用双股宝剑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历史上的刘备真的曾经使用过武器吗?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刘备的武器问题。小说给刘备安上的是一把双股剑,但遍观《三国志》没有找到刘备持剑的痕迹,刘备的武器史书上有两种记载,一是戟,《赵云别传》说,长坂坡赵云单骑救主往来阵中多次,有人说赵云投降了,

  • 这个男人为了招待刘备,竟然杀死了自己的老婆做肉食!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战争导致的尸横遍野和饥荒是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不过就算是再恐怖的饥荒和战乱,也很少见大规模的食人情况,因为这严重违背了人性和我国的传统价值观。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三国时期的一个小故事,来探究一下人心到底能有多残忍。中国人之善良和平,谦恭仁爱,在这个世界上,是数得着的。但某个皇帝

  • 唐太宗立储的关键因素,竟然是来自外姓的支持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皇帝的继承人挑选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唐太宗时期的太子李承乾自己作死,让李世民不得不重新立太子,这个时候,国舅长孙无忌的一番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李承乾的图谋败露,皇太子的地位不保,这一点毫无疑问,问题是挑选什么人来取代他,让唐太宗很费思量。唐太宗一度倾向于魏王李泰,朝廷中岑文本、刘洎也公开提出这个建议

  • 孝文帝考核官员的独特创举,罢免没有进谏的官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官员的考核一直是朝廷的重要工作,不然就会有大量的尸位素餐之徒占据朝廷要职,这对国家百害无一利。北魏孝文帝在这一方面就有一个很好的改革措施。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在官员管理方面推出一项重大举措:每三年考评一次官员,并将被考评者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等和下等再分为三等,上等中之上者才提升,下等中之下者

  • 对于国家级遗产的保护,早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关法令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对于文化名胜古迹的保护一直做的很好,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被完整保存下来,其实早在周朝年间,就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而后世历朝历代也将遗产的保护视作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工作。中国历史上见诸官方记载的国家级遗产保护活动,当始于周朝初年。其标志为《祭法》和《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