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武三思如何通吃大唐后宫宫女,武则天不管吗?

武三思如何通吃大唐后宫宫女,武则天不管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23 更新时间:2023/12/18 15:27:30

武三思,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差一点成了唐朝的太子。今天我们来说说武三思的故事。

但是俗话说,伴君如虎,要在官场混哪能不挨刀,你看薛怀义以及二张不都落个被人宰的下场。但是武三思比他们高明的地方就是当小白脸当的特别没原则和机警。比如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他伺候薛,二张,等到韦后掌权了,他就通过上官婉儿之手转爬上了韦后的凤床,并顺利让自己的儿子武崇训取了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

可以说当时今晚上韦后的床,明天就跟上官婉儿滚被单的武三思绝对是可以在大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甚至为了铲除异己,特意叫人将自己和韦后私通的事张贴在洛阳天津桥,而后借由圣怒引火政敌,除之后快,更是被人喻为唐朝的曹操司马懿。可见其节操之地,绝对是曹操和司马懿被黑的最黑的一次。

当然了,历史上很多人坏人都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的,武三思也不例外。以他当时的身份地位来说,即便坏事做尽,杀光忠臣估计都无所谓,也没人敢治他,但是坏就坏在你再浪居然敢浪到当朝太子身上,那就由不得自己作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武三思居然怂恿自己的儿媳妇,也就是安乐公主去抢皇太女的身份,妄图再来做个大唐王朝的女皇帝。老李家的脸已经被啪啪啪打过一次了,武三思这个决定是要老李家的脸再一次丢光啊,李显虽然昏庸无能,但是一旦牵扯到这种事,就是病猫也知道该怎么做,虽然李显并没有说什么,这样的事,万万不可能答应。

可是李显无所谓,就不代表另外一个人会无所谓了,那就是当朝太子李重俊。现在武三思之心已经路人皆知,李重俊哪怕碍于韦后,碍于武三思的权力,但是他很明显看得出来,自己的地位正在遭受挑战,这已经到了不死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了。再加上多行不义必自毙,树敌无数的武三思仇人们一听有了当朝太子这个主心骨,纷纷表示举双手赞成,于是就这样把李重俊也给卖了。

神龙三年,既公元707年七月,李重俊在李千里、李多祚、李承况、李思冲等人的帮助下率领左右羽林军发动景龙政变,假传圣旨冲进武三思府邸诛杀武三思父子及其党羽,而后转战皇城,再诛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不想唐中宗在玄武楼上喊话,倒置军内倒戈,政变最后失败,李重俊也在逃难过程中被亲信割下首级邀功,不可不谓凄惨至极。当然,我们也不得不说这起义也起的太草率了一点,思想工作没做好,利益分配没讲清,就带着士兵杀皇上,就算李显再昏庸,在哪个讲究传统的时代里,肯定是行不通的。

所以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当小白脸就安安心心的做小白脸,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妄图利用自己小白脸的身份干点什么事,最后所导致的肯定是你浪过了头,不得善终。很多人会觉得一直都是武三思在利用韦后和上官婉儿啊,其实换过头来想想,作为武则天的得宠侄子,真正的是谁靠谁还讲不清呢,武三思毕竟在武周时期就有了相当多的党羽,对于控制当朝来说,其实都是各有利用罢了。只是对于武三思来说,这个人察言观色和阿谀奉承的道行确实独步天下,其毫无节操的为人既使得他通吃朝政和后宫,最终也断送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悲剧太子李重俊被杀后,武三思被李显追封梁王,以李重俊头颅祭奠之。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经由唐隆政变再次被拥为帝,他追封李重俊太子身份,并暴尸不斫棺武三思父子,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东吴国力比蜀国强多了,为什么不北伐?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诸葛亮明知“益州疲敝”也要北伐,利用“天下奇才”级别的军事才能,把司马懿打得躲在营寨里,高挂免战牌不敢动弹。甚至魏国士兵都嘲笑说,司马懿害怕蜀兵就像见了老虎。尽管诸葛亮时运不济,在五丈原牺牲,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被后人铭记了一千多年。蜀国很弱小,但吴国很强大。吴国占据江东、荆州,有军

  • 三国刘备究竟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据史书记载,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由于尚未发现值得辅

  • 这几件“雷事”犯到朱元璋手里,结局会有多恐怖?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朱元璋刚统一全国时,面对的是一个凋敝的社会,他大力实行改革政策,采取铁腕手段,因此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明朝天字第一号惹不起的人物,当属明太祖朱元璋。他的三十年执政,官场整顿风暴连番,开国功臣一扫空,成千上万官员获罪。以当时情景说,官员白天上班,晚上平安回来,全家就似过节般高兴。照三百年后史学家谈迁的

  • 为什么说鲁智深最后成了佛?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鲁智深是一个非常受广大水浒迷喜爱的人物形象,他力大无穷战无不胜,同时在厌倦了杀戮之后,他也逐渐参悟到了佛法的更深层次。征方腊会老,梁山众将十去七八,战死者、病死者不在少数,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他的归宿在何处呢?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鲁智深最后成佛了呢?(图)鲁智深拔垂柳打辽

  • 作为三国后期蜀国为数不多的名将,他忠心耿耿却又无可奈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三国的精彩,精彩在前部分群雄并起,豪杰辈出的年代,在最开始的一批豪杰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三国的历史来到了后期,虽然稳定,却也没有那么精彩了。如果将三国按时间一分为二的看待,前三国我们可以看到曹操、孙权、刘备、关羽、赵云等英雄豪杰竞相登台。但是到了后三国时期,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似乎都不如前三国那么

  •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多情公子的孤独历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才子,我们能在他留存下来的诗句中感受到他满溢的才华,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历史上有这样一个男子,他立于彼岸,冷眼观千古风涌云乱,心中水静无波;他如雪中白梅,美到零落,美到哀伤;他如高岭温泉,寒到无情,暖到多情;他可荒废繁华,执笔溢美锦词,淡却浮生;他可弃掷锦绣,浅唱倾世长歌

  • 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成为傀儡皇帝后自杀而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皇帝屠杀开国大臣在古来经常有之,功高盖主的将军和军师往往首当其冲,这是稳固基业的一种残忍手段。但是对于继位的皇子来说,清洗大臣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做不到位还不如不做,做得过头又会让国家伤筋动骨。对大臣痛下杀手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举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内部大清洗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皇

  • 三国最著名投降名将,于禁和庞德都是降却有不同待遇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时期有不少名将都是降将,虽说是投降之将,但是他们受到的待遇却千差万别。要说最著名投降名将,我觉得于禁和庞德很典型,两个都是投降曹操却有着不同的待遇。那我们就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的混战中,曹操集团能够乱中崛起,很大程度上是曹操善于“招降纳叛”,于禁就是战俘出身的将军。他原来是黄巾军的士卒,193年

  • 皇族选储君为什么沿袭‘嫡长子制’解密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嫡长子继承制是我国封建王朝的基本制度,它规定了嫡子高于庶子,长子高于次子的继承原则,那么这种规则的确立依据是什么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权利交接是永远说不尽的话题。皇帝在封建社会中是职位最高的职位,他们喜欢把自己成为龙的儿子,他可以对其他官员发号施令,有着一般人不能拥有的地位和权利。为了维护朝廷的整

  • 活活饿死在牢房里,恶臭腐烂无人问津,这个春秋霸主为什么如此凄惨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最早称霸的君主,自他开启了齐国的强盛之路,齐国就一直是春秋战国的强大国家,但是这样一位杰出的领袖,结局却是非常悲惨。东周分两半,春秋和战国。在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一直是主旋律。在春秋五霸中,不管后面几位霸主存在怎样的争议,齐桓公都是毫无疑问的春秋五霸之首。在登基为齐国国君后,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