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世民为了贬低隋炀帝杨广,给他强加了什么罪状

李世民为了贬低隋炀帝杨广,给他强加了什么罪状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08 更新时间:2023/12/30 5:30:57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个人在后世的名声,完全是由后世人编写的史书决定的,因此历代史书作者在前代史书的借鉴之下,将暴君越描越黑,圣君则被推上了神坛。

《论语·子张》中有这样一句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也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思是说,纣干的坏事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由于他处在忙国之君的下流地位,人们就把他当作坏的偶像。

把天下所以的坏事都归到他的头上了,这说明历来相传的纣的罪恶都是陆续加上去的,《尚书》中只说,纣只是一个糊涂人,贪酒、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听信妇言,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而已。

并不像后世所说的那样荒淫无道、残暴不仁的暴君,只是后世因他处于亡国之君位,把一切的坏事推到他身上而已,而且经过历史层层的累积,造成后世隋炀帝暴君的形象!故此,我们不得不深思,隋炀帝究竟是不是像我们想象那样无道?

造成我们对隋炀帝否定评价的莫过于不恤民力修筑大运河,不顾民苦数征高丽,奢华耗费三游江都,这些历来都是人们揭隋炀帝短的焦点所在,的确,这都是劳民伤财的举措,直接加速了隋朝灭亡,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们的历史作用。

大运河,历来人们对它都褒贬参杂,既否定它是不恤民力,劳民伤财的工程,也肯定它在沟通南北、加强对东南方统治的历史作用,但试问一下,那一项庞大的工程,不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支持?

阿房宫不用,长城不用?后世的王朝不是不想构筑宏伟的工程,而是鉴于秦、隋因耗民力而灭亡的教训而已,但后世哪能再现长城的宏伟、隋大运河的伟绩!在此,我们先考察一下隋炀帝建造大运河的目的所在,以探寻其功过。大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部分组成。

“(大业元年)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土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大业)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千河,北通涿郡。”

此两段,是大运河的主体。后世因其所耗巨大,即使有其辉煌的历史意义,亦不能抹其暴政之色彩。若仅此而论,的确如此,但是,倘若细究其建造之目的,则不然。

隋之崛起,是终其四百多年之分裂局面,南北联系失之久矣,若帝国行中央集权之政体,必要创南北之沟通,遂使大运河之创举横空而出,摒除南北分裂之局面,其意义不言而喻!

征高丽,往往作为隋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盖因为隋炀帝数征高丽,极严重动摇了帝国的财政和震撼了帝国的社会基础,籍此造成隋帝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一次士兵哗变,遂使其寿终正寝!不难想象,屡征高丽,直接导致了帝国人民难以承受灾难,无止境的征谪,繁重的徭役,迫使人民起义嬴粮而景从。

“大业七年,征辽东,炀帝遣诸将,于蓟城南桑乾河上,筑社稷二坛,设方壝,行宜社礼。”“大业九年,重征高丽,以俱罗为碣石道军将。”“(九年)壬午,复宇文述等官爵。又征兵讨高丽。”“十一年,河南、扶风三郡,并有马生角,长数寸。与天保初同占。是时,帝频岁亲征高丽。”

“(十年)二月辛未,诏百僚议讲伐高丽,数日无敢言者。屡征辽东,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大业十年遂使高丽遣使投降,夫使高丽屈于淫威下,亦使帝国内部千疮百孔,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就此不论其影响,探释其征辽的目的。在炀帝最后一次伐辽中,曾有这样一段话“朕纂成宝业。

君临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沾,孰非我臣,独隔声教。蕞尔高丽,僻居荒表,鸱张狼噬,侮慢不恭,抄窃我边陲,侵轶我城镇。”姑不论此话真实性如何,但有一点可以看出,他远征高丽,不单单是为了颂扬武功,而是为了并寰宇,一海内。试问一个盛世君主,要想有所作为,能籍以何种途径?汉武帝时堪称汉的全盛时期,在处理内部事务后专力外务,开疆拓土。

“(武帝)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及至南粤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越驰义侯遗应劭曰:‘亦越人也。’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被称为开创李唐盛世的唐太宗,在后期亦专事于高丽的征服。“朕自平定突厥、破高丽已后,兼并铁勒,席卷沙漠,以为州县,夷狄远服,声教益广。”

由此可见,每一个王朝处于鼎盛之时,君主要想有所作为,必定从事于国内的统一事业,开疆拓土,以此扩大帝国的面积,汉武帝因成拓张之大业,遂留名千古,唐太宗因前期的丰功伟绩,后期的拓土之失败,亦不失其明君之名,盖炀帝因前期无非凡之政绩,而后期征高丽之失败,使天下之漫骂声汇于此,促成炀帝暴君之名确立。

而经过唐代一世,统治者基于治乱兴衰的需要,将炀帝比之于、商纣,尽为之粉饰,遂使后世成之以恶名。以下是李世民总结的至隋朝亡国的四大罪状——“贞观四年,太宗曰:“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诚亦实难犯忤。世基不敢直言,或恐未为深罪。”此数则,皆是太宗与魏征的对话,而且相距炀帝时亦只有二十年,其真实性可作参详。

其一则“炀帝性猜防,专信邪道”,此不足视为无道之表现,充其量说也只是炀帝的一种性格,猜忌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平时不外现,当有人威胁自己的地位时,亦即是有显赫功勋的人展现在舞台时,才促成这种猜忌成为皇帝之大忌,猛德之猜忌不使其宏伟业绩黯然,即乃明证。而“专信邪道”,恰其明示炀帝之旁专权小人之充斥,虞世基就是一个典型。

古语有云:“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这充分说明君主行为不当时,敢冒讳之谏臣的匡扶作用。假使炀帝将行暴行时,世基等人能试头颅之不顾而厉行进谏,或许历史会改写。

再者,炀帝在平定南方的陈朝,沟通西域、开创科举方面,亦取得一些显赫之成就,在此并不累赘,观乎一个历史人物,并不能因往古人之评述,而一味之盲从,若要了解,则放乎当时一个特定之历史时代里,考其得失,方不至于有失偏裨!

标签:

更多文章

  • 光绪竟然是慈禧和荣禄的私生子?光绪之死李莲英有很大嫌疑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荣禄是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而相传他与慈禧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光绪帝竟然很有可能是他与慈禧的私生子,这种说法从何而来呢?荣禄身世显赫,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中费英东的后裔,和慈禧关系非同一般。最初荣禄官不大,是户部管银库的员外郎,还是候补的,因贪污差点被肃顺杀头。后来慈禧将他升为工部尚书,结果又因贪污,被发到

  • 历史上哪些部队可以被叫做御林军,什么是御林军?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人们一般都把皇帝的侍卫亲军称为“御林军”。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哪一支正规军被官方命名为“御林军”。御林军只是对皇帝亲卫部队的一种称呼,而并非正式的军队编制。如果以不太严格的标准,历代守卫宫廷的部队、甚至守卫都城的部队都可以称为御林军。如果严格标准,那么只有皇帝直属、驻扎在皇宫之中、负责保卫

  • 慈禧太后的座驾,居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辆进口汽车?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说到慈禧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俩进口汽车就是慈禧的座驾,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下,它的来历以及故事。现今情况中国第一车也是保存最早的汽车,是慈禧太后的“杜里埃”,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存放在北京颐和园,偶尔出来参展。慈禧乘坐的这第一辆汽车比现在10辆奔驰车还要贵。这辆

  • 三国五子良将,为什么唯独他的晚节不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段大乱世,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如吕布、赵云、张飞、黄忠、许褚等等,其中魏国最著名的就是三国五子良将了,但是你知道其中一位良将却因一件事晚节不保?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他就是三国时期的于禁。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于禁的形象就不完美。东汉末年,曹操能够一统北方,凭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智谋,更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令人难以想象?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纪晓岚这个名字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在现代有许多的关于他的影视剧,其中他与和珅是对手,但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却截然不同,今天就由小编来谈谈历史上的纪晓岚。在史书上有过记载,纪晓岚貌寝短视,这个所谓的寝就是貌相丑陋的意思,所以呢貌寝就是相貌丑陋,短视就是近视眼,所以纪晓岚相貌丑陋而且眼睛近视的人。另外有一

  • 巅峰时期的德国直接攻击苏联 结果可能意想不到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二战时的德苏两国实力不相上下大家都知道在二战时期,德国军队是世界上最凶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曾几乎横扫整个欧洲大陆占领了近半个地球。在那个时期的德国装备先进、重工业超级发达、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军事指挥能力超前。其实如果当时不是前苏联的牵制和地狱般的天气,德国也不会战败。可见当时的前苏联在获得战争胜利

  • 孙悟空能拿到金箍棒 原来是有人在背后早就安排好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西游记在我童年看来,很简单,乐趣,师徒四人领命去西天取经,一路上经过斩妖降怪,最后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不仅得到真经,唐僧,孙悟空两人还被封成了佛,一切看似乎合理,那可能年龄大了,不管看什么,总喜欢去细想,可能比较爱钻牛角尖吧,现在看起西游记,却是存在许多疑点,更像是早就安排好的。打开百度App,看更多

  • 马超勇冠三国,走投无路时,为什么只相信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三国志》中,马超在刘备帐下,是排名第三的大将,仅次于关羽和张飞。马超能够获得如此的地位,不仅因为他曾经是一方诸侯、在刘备进攻刘璋相持阶段出兵相助改变格局,马超个人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三国志·杨阜传》中记载,马超十分勇猛,不顾自己的父亲在曹操身边做人质,起兵反对曹操。要说这件事的对错,本身是无法

  • 林冲误入白虎堂起因是为什么,白虎堂又是什么机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说道《水浒传》中有这么一个场景,林冲误入白虎堂从而之后有了一系列的事情,最后被逼上梁山,那林冲误入白虎堂起因是为何?白虎堂又是什么机构?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首先说说林冲误入白虎堂的起因:高太尉为设计陷害林教头,事先暗中命人将自己的宝刀卖与林冲,过了几日后再让下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

  • 康熙的半个兄弟噶礼,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裙带关系是封建社会统治的特点,尤其是贵族总是享受着某种方面的特权,不过一般好的君王总会顾及大局,不会太纵容或偏袒明显有错的亲信,以封众人之口,而且这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不过“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种事儿,只是程度上告知贵族不要太过分而已,许多事情上皇帝还是愿意凭自己的喜好来做事。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