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的宦官势力如此强大,甚至能废立皇帝,究竟是何原因?

明朝的宦官势力如此强大,甚至能废立皇帝,究竟是何原因?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1/16 21:45:15

宦官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群体,历朝历代的宦官都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一些朝代甚至出现了宦官权臣废立皇帝的现象。

宦官问题,向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并不多见。明代的宦官尽管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能把当朝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控在自己的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

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二百多年间,宦官们熙熙攘攘,你去我来,活跃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甚至出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这样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

明代的宦官,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没有更多的权力可言。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为朱家子孙们争来了天下。他亲眼目睹过元末宦官的危害,下决心从根本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性。

洪武十年(1377年),有一名老太监,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指出公文中有明显的错讹。朱元璋明知太监说得对,仍然立刻下旨将他逐出皇宫,遣送回原籍,原因是这名太监“干政”了。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这时候,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

到了明成祖朱棣手中,这道铁的纪律起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他不但不再警惕宦官,而且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被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做主。

朱棣之所以任用宦官,委以大权,是因为在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中,他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在围攻南京时,又与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因此,朱棣上台后,害怕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卖自己,所以不惜背叛祖训,拉拢宦官。而朱棣自己的宦官,如狗儿等,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得非常勇猛,率军与南兵对冲,为朱棣在战场上立了功。

于是,明代的宦官悄悄地迈开了问鼎权力巅峰的第一步。朱棣孙子宣宗朱瞻基采取了一项措施,在宫中设立“内书堂”,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宦官学校。本来学书习字,传授知识是好事,但这却无意打开了葬送大明朝的潘多拉魔盒—这些太监们时间充裕又无青春期烦扰,明古今、通文墨,如虎添翼,更能在关键时刻运用筹算智诈,欺君作奸。

至英宗朱祁镇时期,宦官权力进一步扩张,开始握有典兵之权。朱祁镇即位时年方九岁,还是一个只知道玩乐的顽童,太监王振带着他游玩,他对这个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大玩伴十分敬佩,尊称为“王先生”。王振利用朱祁镇的信任假传圣旨,总揽朝政,没有人能控制他,他不但成为太上宰相,而且成为太上皇帝。朱祁镇成年后,皇家教师刘球上奏章劝朱祁镇亲政,王振认为是讥讽自己,把刘球逮入锦衣卫诏狱,乱刀砍死,尸体肢解,抛掷荒郊。

朱祁镇即位的第十五年,蒙古瓦剌部落向东推进,对中国北部边疆发动攻击,沿边城堡相继陷落。朱祁镇召集大臣商量对策,王振力排众议,极力主张皇帝亲征。他把战争看成儿戏,认为有权就有战斗力。诏书颁下后的第二天,朱祁镇即行出发,因仓促间没有准备,半途上已有军士饿死,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大军到了大同后,王振还要北进,可是派出去的几个兵团先后溃败,军心大乱。镇守大同的宦官也提出警告,说不但不可北进,而且连大同都危在旦夕。王振不得已,下令回京。走到距居庸关30公里的土木堡时,瓦剌追兵已至。兵部尚书邝野请求英宗急速入关,但运送王振搜刮到的金银财宝的车队还没有赶到,王振坚持等候。邝野再三要求迅速撤退,王振骂道:“军国大事,你懂什么?”把邝野逐出营帐。很快,瓦剌骑兵合围,大呼:“投降免死!”王振这才发现权力也有不管用的时候。禁卫军官樊忠悲愤交加,用铁锤把王振击杀。明军全军覆没,樊忠战死,朱祁镇成了阶下囚。这就是“土木堡之变”,为大明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明代宦官权力全面扩张,是在宪宗朱见深统治时期。朱见深赋予亲信宦官汪直以军政大权。一些外廷官员想得到升迁的机会,往往走汪直的后门。只要汪直肯在宪宗面前美言,则此人立刻官运亨通。由此一来,那些想走捷径的人,莫不以结识汪直为荣,这就抬高了汪直的身价,也给汪直的弄权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有一次,汪直受皇上派遣,到北方巡边。那时,中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集中在蓟辽、大同、榆林等处,素称“北方九边”。担任巡边的人,都深受皇帝信任。巡边大臣在皇上面前的一句话,便可以决定边镇命官的生死升谪。因此,被巡之地的官员从来不敢马虎。这次汪直巡边,鉴于他已经是皇上的宠宦,官员们更是唯唯诺诺尽显小人相。那些督抚、总兵以及所在地的抚台等官员,都出境二三百里地迎接。官员晋见他,都行跪礼。公堂之外,官员们纷纷私下向汪直行贿,以博欢心。这些丧失人格的做法果然奏效,在汪直回京之后,所有对他阿谀奉承的人全部升官。反之,那些不肯依附汪直的人,都被免官或遭贬谪。

成化十四年(1478年)曾经发生了一起假汪直案。崇王府仆人杨福,因相貌酷似汪直,便假称汪直。从芜湖、常州、苏州到杭州、绍兴、宁波,他所到之处,各地官员争相奉承,甚至有人找上门托他打官司。当他南下到福州时,被福州镇守太监识破,杨福被斩杀,轰动一时。此案虽然颇令汪直难堪,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汪直的权倾一时。

武宗朱厚照15岁即位,这是一个只对女人和游荡有兴趣的花花公子,荒唐而且任性。从小就跟他在一起的玩伴宦官刘瑾,犹如朱祁镇的玩伴王振一样,利用皇帝的昏庸和信任掌握了大权。刘瑾有一个核心集团,称为“八虎”,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称呼。刘瑾使刚上台不久的朱厚照相信,以托孤大臣谢迁刘健为首的忠心耿耿的朝臣,是阴谋使皇帝陷于孤立的“奸党”,刘瑾把他们统统地赶出朝廷,连儒家阳明学派的创立人王守仁也被廷杖后贬窜蛮荒。从此朝中文武大臣要么对刘瑾侧目而视,要么争先恐后拍他的马屁,刘瑾牢牢地控制了朝政大权。

有一天早朝时,朱厚照发现了一份揭发刘瑾种种罪行的匿名信,但朱厚照拒绝相信,把这封信转交给刘瑾。刘瑾大发雷霆,命高级官员三百余人跪到奉先门外的烈日之下追究事主。那些高级官员们从早晨跪到天黑,许多人当众倒下死掉。天黑之后,未死的人再被囚进锦衣卫诏狱。后来还是刘瑾发现匿名信来自宦官内部,跟朝臣无关,才把他们释放了。

刘瑾权势熏天,整个政府都围绕着他转圈。宰相焦芳、内政部长张彩、国防部长曹元,几乎跟他的家奴没有分别。政府的大小措施都在刘瑾的私宅里决定,即使最荒唐最恶毒的大政方针也没有人敢提出半点异议。

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作“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如果升了官,还要立即用重金“谢”刘瑾,叫作“谢礼”。送少了还不行,会被马上撤职。但如果你赶紧追加银子,官职又能马上恢复。官位基本上成了刘瑾手中卖钱的商品。刘瑾究竟拥有多少家产呢?据史家考证,刘瑾的家产近乎天文数字—合为33万公斤黄金、805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20万公斤黄金!

刘瑾当权只有五年,右都御史杨一清利用“八虎”之间的矛盾,刺激张永反戈一击,告刘瑾谋反。武宗下旨逮捕刘瑾,籍没家产。武宗从刘瑾家中抄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其中,有两柄貂毛大扇,里面暗藏机关,以指按动,便弹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武宗看了,也吓得目瞪口呆。刘瑾最终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整个明政府的结构,几乎被他拆散。

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完成了其扩张的全部过程,明代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以后魏忠贤的专擅独断,不过是这些前辈们权力的再现与延伸。于是,历史就上演了这样一幕讽刺剧: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

标签: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国运最长的朝代周朝,存在了近八百年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我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就是周朝了,西周东周加起来近八百年的历史,在世界上的任何文明很难找到与之相当的了。我们研读历史,就能以史为鑑。周朝绵延八百五十六年,原因何在?孝和悌。在周朝,孝悌的概念就有了相当扎实的基础。周武王的父亲是周文王,周文王的父亲是王季,周文王对他的父亲非常孝顺,确实做到「晨则省,昏则

  • 我国《易经》对西方末日预言书《诸世纪》的破解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东西方文化的截然不同,导致了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异,也就导致了彼此之间认知的差异,不过用东方的学术著作去解读西方的预言,有时候能得到很有意思的结果。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关于“1999年7之月上,恐怖的大王从天而降”的人类末日大预言,几乎传遍了全球,许多国家甚至家喻户晓,整个世界罩上了末日的恐怖

  • 兵马俑曾经被严重烧毁,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项羽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兵马俑是秦始皇给自己制作的陪葬卫队,它气势恢宏,且细节之处制作精良,但是现在出土的兵马俑有破坏的痕迹,是谁做的这件事呢?秦始皇兵马俑,可以说是先秦时代艺术的代表之一了。但考古学家发现,挖掘出的陶俑有被破坏的痕迹,还有严重的脱色掉漆。考古学家说,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下葬后没多久,兵马俑被人烧过的原因。

  • 广州起义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广州起义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广州起义是指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

  • 明朝官员制度是如何的?明朝官员品级一览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明朝(中央)1、三公、三孤: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三公(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三孤(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原是指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

  • 铁浮屠那么厉害 岳飞是想到什么办法克制他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铁浮屠是金国人发明的特种部队,他们之所以能靠几万人的军队,征服数百万北宋大军,靠的就是这支铁浮屠部队。还有同样骁勇善战的契丹族,同样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怎么最后败给了金国女真族了呢?原因就是金国发明的这个铁浮屠太厉害了,他基本上就是刀枪不入的。无论是谁,遇到到这样的部队,你只能乖乖地等死。说了这么多

  • 汉代官制是如何的?汉代官制品级详解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

  • 唐朝官员俸禄怎么给?分别是给多少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唐代官员从政府那里所得的俸禄来源包括:禄米、土地、俸料三大项。禄米《新唐书食货志五》云:“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递至从九品为30石,都是每年供给一次,外官无禄。至贞观初年,中书舍人高季辅建言:“外官卑品贫匮,宜给禄

  • 为什么说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加速了南明的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随后李自成以帝王之礼安葬崇祯帝,并派人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打算投降,但是走到半路上听说父亲吴襄和爱妾陈圆圆的悲惨境遇,大怒,调转马头回了山海关。回到山海关之后吴三桂便向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写信“请兵”光复大明,但是多尔衮一路慢慢吞吞的

  • 为什么故宫的三大殿没有树?答案出人意料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去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故宫里树非常的少,尤其是宏伟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居然没栽一棵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故宫的结构故宫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外朝和内廷。外朝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上早朝、举行盛典什么的。而内廷是皇帝和他妃子们生活的地方,就是皇帝的后花园。外朝的核心建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