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唐中宗李显为什么要纵容韦后偷情?

揭秘:唐中宗李显为什么要纵容韦后偷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63 更新时间:2023/12/15 9:56:22

唐王朝的女子都比较恣。武则天皇帝更让妇女同胞们扬眉吐气。只是一些小人物也东施效颦,装模作样也捧心皱眉,只是,不但没有迷倒众生,反而让人大倒胃口。韦皇后就是这群头脑发热,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诸多女人中的一个。韦皇后在唐中宗复位之后,就积极谋划夺权,做出种种举动。而对于妻子的各种要求,唐中宗也无不应从。先是封韦皇后的父亲为王,抬高身价;在走上朝堂,和中宗一起处理朝政;三者遍封诸韦,使分掌京师军政。而最重要的是团结武氏一党。

当时在朝中有两派人马,一是代表武则天时代的武氏一派,突出代表是武三思;二是以张柬之敬晖为首的革新派。两派水火不容。韦皇后瞻前顾后,选择了武三思作为自己的盟友。

作为革新派的张柬之等人,有着比较正直的品行,关键是对于政务,是铁杆的李唐一派,认为女子不能干政,全都一边凉快去,当年武则天就是这么被轰下台了,怎么还会和韦皇后联手呢。而武三思虽然在则天朝曾经有希望成为太子,又是个有着皇帝梦的人,可是现在武则天已经逊位,武三思已经没有了最强大的后台,没有了做皇帝的大义。

而张柬之等人的成功革命,也大大削弱了全国武氏一派的力量。在韦皇后看来,武三思也就是一只没有牙齿的猛虎而已,不足为惧,相对还是死脑筋的读书人难缠。

可两人要只是单纯的政治联手也就罢了,竟然还发生奸情,并且明目张胆,朝臣尽知道。而客观上为韦皇后拉皮条的,就是唐中宗。

当初,中宗和韦皇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宗训,安乐公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不想自己的夫家没落,而韦皇后也深深知道武氏虽然落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压榨的资源还很多。

只是如何过唐中宗这一关呢?作为前政敌,武三思可是多次刺杀唐中宗,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让这两个人和睦相处实在太难了。可因为另一个女人的援手,万里冰川也瞬间融化。这个女人就是上官婉儿。这女人也是为风云人物,说是妖姬也行,说是才女也行。当年武则天杀死了上官仪,可上官婉儿却成了武则天的最信任的人之一,这个女人当有何等残忍的心性,才能做到每天满脸笑意的和自己的杀父仇人相处。而唐中宗即位之后对上官婉儿更加宠信,封她为婕妤,让婉儿专门负责草拟诏令,执掌宫中事务。

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私通,于是就像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又亲自带着武三思去向中宗求情。于是武三思重新活跃在中宗朝的政坛上。

上官婉儿是为了情人才这么做?不是。甚至可以猜测,上官婉儿和武三思没有一点真情,她不过是看中了武三思的势力而已。上官婉儿没有什么亲族,一个单身女子,在群狼环伺的政治战场上如何才能生存?只能是借力打力,以求平衡。

此时,武三思和韦皇后还是君臣关系,盟友关系。可因为一件事,两人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有一天唐中宗和韦皇后玩双陆,武三思求见。唐中宗就让武三思来代替自己,自己在一旁帮助两人数筹码。两人你来我往,不时有些肢体接触,加上武三思能说会道,眉来眼去,两人之间有了些特别的意思。

《资治通鉴》中记载:“三思遂与后通。”这个遂字不简单,一般理解是“于是”、“就”,可仔细品味,就连司马光等人都觉得促成两人通奸的人就是唐中宗,不然怎么会用表示因果关系的“遂”字呢?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一男一女之间,如何才能表示彼此绝对信任、亲密无间?最好、最简单、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发生关系。

于是韦皇后和武三思私通也是自然之理。

那为何唐中宗会如此呢?任何一个男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妻子有外遇,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原来,当年唐中宗还是皇子的时候,和韦皇后被贬到房陵,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暗杀,被赐死,有时候想的太难受了,就想干脆一死了之。这时候韦皇后就会劝说中宗,说,福祸本是不固定的,而人总是会死,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呢?中宗正是因为有韦皇后的劝说,才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死亡的恐惧,活着回到了京师。

当年,唐中宗私下里对韦皇后发誓说,假如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正是两位夫妻有这同患难、这份特殊的情谊,有中宗的这份誓言,唐中宗对韦皇后的中宗乖戾的行为统统包容。

而我们从中宗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这位男人生性懦弱,远不如韦皇后求胜欲望强烈,没有了斗志和欲望,在这个虎狼世界是很难生存的。

于是,在几年之后,韦皇后勾结安乐公主,以及朝中亲韦势力毒杀了唐中宗,拥立所谓少帝登基,自封为皇太后,做起了称帝的美梦。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时甄宓为什么被赐死,就连下葬都发覆面殡葬,这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貌可以给女人带来金钱和地位,但是也会引来猜忌和祸端。特别是在战乱频繁的三国时代,美貌的女人,虽然比一般的女子更容易存活,但仍被当做名贵的商品,让男人随意赠送和消费。她们的命运就像是大海中的扁舟,随风飘荡,永远不知道岸在何方。甄宓,有殊色,美名动天下。先为袁熙妻,后乱三曹心。初为袁熙

  • 曹操一代枭雄,到底有何大智慧,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如果问谁是三国时期顶级风云人物,我认为非曹操莫属。曹操一生叱咤风云,气吞万里,运筹帷幄,文治武功。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文武全才的史诗级的风流人物。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20岁

  • 喋血后宫明成祖朱棣怒杀三千宫女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原本当皇上的不是朱棣,是他的侄子朱允文。朱棣抢过皇位后,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皇帝。明朝在他的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可是朱棣改不了他的暴烈脾气。朱棣的原配徐皇后病死了,她死后朱棣一直没有再立其他妃子为后。后宫里有个权妃,是朝鲜来的美女,能歌善舞,深的朱棣的宠爱。然而天妒红颜,朱棣带着权妃出征,在归来途中,

  • 白起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各朝各代都有许多大将英雄诞生,白起就是其中一位堪称完美的将军。带兵打仗几十年,从未失败过,战死在他手上的人至少都有上百万。在当时的秦国,他也被人称为大秦第一大良造。白起出生时,秦孝公商鞅变法已经实施完成,大秦王朝经过秦惠文王时期的进取,已成为六国中实力最强的。秦昭襄王即位后,想东进拿下三晋之地,白起

  •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东吴 可为什么在后世的名气始终难比关羽?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关羽排名第一,虽然说他和马超、黄忠等人“同列”,但以上两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和关羽相比。终刘备一生,真正让刘备放手独立带兵的只有关羽一人。曹操手下有一个五子良将,居首者是张辽。曹操起事是从自己招募士兵开始,所以,他的骨干将领都是曹氏和与其家族有渊

  • 秦琼体壮如牛,为什么史书记载天下一统后却“病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若要论谁才是隋唐时期最强的将领,从评书中看,毋庸置疑是李元霸;但从正史中看,绝对是秦琼秦叔宝。据史书记载,秦琼出身将门世家,身强体壮,勇冠三军。他一生曾跟随多位领导,都曾得到高度的评价。来护儿说他一定能获取富贵。李密说他和程咬金带领8000人,足以抵挡百万大军。而李渊得到他之后,曾兴奋道:“如果你想

  • "汉承秦制"到底承袭了什么 继承这些制度有何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西汉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在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出现了内朝与外朝的划分,皇权也进一步集中.历史背景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其主要职官是丞相

  • 唐朝官制是如何的?唐朝官制划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宰相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从名义上说,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太宗时,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政事”、“

  • 野狐岭之战的详细经过是如何?最后结果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自掘坟墓成吉思汗抓住时机,扫荡三州后,向野狐岭进兵。此时金机动兵团四十五万。完颜承裕让他们分据险要,严防死守。这个主意貌似不错,山地作战小兵力凭借地形就能抵挡大军,同时也让蒙古骑兵陷入无用的境地,但其实是犯了跟独吉思忠修300公里界壕同样愚昧的错误。山势地形虽然能加强军队防御能力,但同时也是分散自己

  • 史上梁武帝为什么竟然因信佛而被活活饿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中国古代,活过80岁的皇帝少的可怜,除了武则天、赵构和乾隆之外,梁武帝萧衍是另外一个。萧衍是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人,他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博学多才,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他在年轻的时候在萧子良门下做幕僚,后来,他夺取齐政权,建立了梁政权。萧衍一共在位四十八年,在皇帝任上,他前一段时期能够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