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名将张辽威震东吴 可为什么在后世的名气始终难比关羽?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东吴 可为什么在后世的名气始终难比关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17 更新时间:2024/1/16 10:22:46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关羽排名第一,虽然说他和马超黄忠等人“同列”,但以上两人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根本就不能和关羽相比。终刘备一生,真正让刘备放手独立带兵的只有关羽一人。曹操手下有一个五子良将,居首者是张辽。曹操起事是从自己招募士兵开始,所以,他的骨干将领都是曹氏和与其家族有渊源的夏侯氏,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曹操本人跨马临阵横行天下,能在他手下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那非得有超出他人的能力不可。张辽就是这样一名非曹氏和夏侯氏的第一大将。

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名动天下的大将。但是,到了后世,这两人的名气却不可同日而语。关羽成了关公、关王爷、关公大帝,而张辽还是张辽,只不过是一员三国大将而已。

那么,张辽为什么在后世没有关羽那么大的名气呢?

先看看两人的战绩。

张辽战功很多,有这样几件事更有名。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以后,东海郡太守昌豨却背叛了。曹操派遣张辽与夏侯渊围攻昌豨的东海郡,一连数月,粮食用尽了,夏侯渊打算撤军。张辽看到昌豨总是很专注地盯着他,射出的箭也一天比一天减少了,知道是昌豨心中犹豫,有投降的可能,就打算劝降他。于是派人传话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豨果然从城上下来和张辽谈话。张辽对昌豨说:“曹公神武英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势力,先归附的可以受到大赏。”昌豨答应投降。张辽于是来到昌豨的家,向他的妻子儿女致礼。昌豨非常高兴,跟随着张辽去见了曹操。

在灊山之战中,张辽督促率领张郃、牛盖等讨伐陈兰。灊山中有座天柱山,高峻陡峭,山道狭窄,宽度仅能容一人通过,陈兰就在上面筑起营垒。张辽想要进兵,众将都说:“兵少路险,难以深入。”张辽说:“这正是一对一的拼搏,谁勇敢谁就能占到先机。”于是推进到山下安营,然后发起攻击,将陈兰、梅成斩首。

在合肥战役中,曹操西征汉中的张鲁,留下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守卫合肥。临行前,曹操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令,在外封上写着:“敌军到来再打开”。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众将一起打开命令函,见上面的命令是:如果孙权来到,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出战。众将疑惑不解。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包围圈就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就可以坚守了。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也赞成张辽的意见。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的士兵,共得到八百人,杀牛犒劳将士,饱食后准备第二天大战。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两名敌将。张辽大呼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人的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之下。孙权及其将领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登上高丘,众将用长戟护住孙权。张辽喝斥孙权下来接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包围起来。张辽左冲右突,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呼喊说:“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杀回,再入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孙权的兵将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大为受挫。张辽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心情也安定下来,将士们都很佩服张辽。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眼见得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张辽率领各路兵马追击,几乎抓获孙权。曹操后来听说后,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第二年,曹操再次率军征伐孙权,来到合肥,巡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感慨叹息很久。于是给张辽增加了军队,让他驻军居巢,长期防守东吴。

此后,张辽多数时候都是在防守东吴,直到曹丕继位当皇帝,仍然如此,其职务、爵位都有所提高。

东吴方面始终对张辽忌惮不已,尤其是孙权,当听说张辽病了,还不忘告诫众将:“张辽虽然有病,还是勇不可挡,应当谨慎行事。”自合肥之战后,终张辽一生,孙权都不敢对张辽军开战。

关羽就不用多说了,官渡之战前期斩颜良,解白马围,真正是“万众之中取上将首级”。樊城战役,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中原震动。曹操因为樊城离许都太近,一时甚至产生过迁都以避其锋芒的念头。这足以使之成为古代名将。

有意思的是,这两人曾经在曹操军中一起共事,且关系还不错。关羽斩颜良,就是派的张辽和关羽为前锋。关羽不忘刘备“厚恩”,在曹营中没有“久留之意”,曹操就是派张辽前去试探的。因此有记载说,张辽把关羽称作是兄弟。

公元782年,礼仪史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在武庙中塑像,祭奠自春秋至唐建中年间在军事上享有盛誉的名将,共六十四人,两人同时在列,张辽之后就是关羽。

究竟是什么原因后世两人的名气差别如此之大呢?

这当然少不了《三国演义》的宣传推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作用明显得到了强化。其作为武将的故事情节明显增加,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等等。就是真实的斩颜良一节还觉得“不过瘾”,还要再加上一个“诛文丑”。由于河北大将麴义在和关羽对垒之前已经死了,淳于琼又是一个酒鬼将军,这样一来,河北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就都成了关羽所杀。

《三国演义》是在民间传说故事和说书艺人话本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成书之前,三国故事已经经过民间文人、艺人的加工而在民间大量流传,其人物形象已经非常精彩,经过《三国演义》的再加工,这种形象就更加丰满,因而也就更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文学作品有一个特点,为了“制造”戏剧矛盾和冲突,就会对所塑造英雄人物的事迹尽可能的放大。人们对于自己口语相传的英雄,你越是将他的能力“武艺”无限放大,就越是能被人们接受。从这一点上来说,《三国演义》是最成功的历史小说。以至于到了今天,不关你是如何强调,历史上的三国人物是怎样的,总会有些人会告诉你,《三国演义》不是这样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文学的能量是巨大的,当它再经过文学大家的加工处理,这个人物更加鲜明、丰满和精彩,其影响力也就更大。

反过来再看张辽,他除了增加“上山”劝关羽投降一节之外,基本上没有增加多少“戏份”。就是这点儿戏份的增加,也是为了突出关羽的一个要求:“降汉不降曹”!有了这个铺垫,关羽的投降曹操,也就变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彻头彻尾的忠义。

但两人的差距至大,仅仅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吗?或者说,《三国演义》为什么要夸大关羽的作用,而不去夸大张辽的作用呢?这就是另一个原因所致,贬曹。贬曹是三国以来某些文人自始至终的做法。毕竟,三百年的汉朝,就是终结在曹氏父子手中。而这个曹魏政权,名实相符也不过是存在了几十年时间,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也是并列存在着三个政权!接续者的司马氏,自己不会也不允许别人把它抬的太高。当然,由于司马氏的晋朝毕竟是和曹魏政权一脉相承的,再加上中国的史学家有着优秀的秉笔直书的书写传统,所以这《三国志》还能据史而书的。但不是每一个学者都能做到这点,比如说晋朝中期的那个孙盛,他在点评曹操父子时,几乎是每事必贬。三国时人称曹操为“汉贼”有其政治上的需要,后世大概分为两类,帝王为了统治的需要,而民间则是好恶的表现。

张辽既然是为了这个篡汉的曹魏政权尽忠的,无论是民间还是文人,还能再把他抬高吗?相反,由于他和关羽有那么一点点“私益”,后人没有把他刻画成酒囊饭袋将军已经是很不错了,难道他还真想和“关大帝”平起平坐吗?比如说那个周瑜,历史上是何等的“雄姿英发”!当时的人说和他交往,好比是饮醇酒,不知不觉就醉了(程普语),后世说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语),这等评价有几人能够得到?!只因为他曾经有戒备刘备之心,所以就成了诸葛亮的对手。如果仅仅是智慧不如诸葛亮也就罢了,还成了嫉妒的典型。

如此一看,这张辽后世没有关羽的名气,也就不足为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秦琼体壮如牛,为什么史书记载天下一统后却“病了”?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若要论谁才是隋唐时期最强的将领,从评书中看,毋庸置疑是李元霸;但从正史中看,绝对是秦琼秦叔宝。据史书记载,秦琼出身将门世家,身强体壮,勇冠三军。他一生曾跟随多位领导,都曾得到高度的评价。来护儿说他一定能获取富贵。李密说他和程咬金带领8000人,足以抵挡百万大军。而李渊得到他之后,曾兴奋道:“如果你想

  • "汉承秦制"到底承袭了什么 继承这些制度有何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西汉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在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出现了内朝与外朝的划分,皇权也进一步集中.历史背景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其主要职官是丞相

  • 唐朝官制是如何的?唐朝官制划分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宰相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从名义上说,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唐太宗时,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政事”、“

  • 野狐岭之战的详细经过是如何?最后结果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自掘坟墓成吉思汗抓住时机,扫荡三州后,向野狐岭进兵。此时金机动兵团四十五万。完颜承裕让他们分据险要,严防死守。这个主意貌似不错,山地作战小兵力凭借地形就能抵挡大军,同时也让蒙古骑兵陷入无用的境地,但其实是犯了跟独吉思忠修300公里界壕同样愚昧的错误。山势地形虽然能加强军队防御能力,但同时也是分散自己

  • 史上梁武帝为什么竟然因信佛而被活活饿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中国古代,活过80岁的皇帝少的可怜,除了武则天、赵构和乾隆之外,梁武帝萧衍是另外一个。萧衍是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人,他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博学多才,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他在年轻的时候在萧子良门下做幕僚,后来,他夺取齐政权,建立了梁政权。萧衍一共在位四十八年,在皇帝任上,他前一段时期能够励精图治

  • 秦始皇陵4大恐怖的防盗机关 看完让人毛骨悚然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秦始皇的一生中,曾做过很多令人称赞的事情。他不光统一了六国,还统一了文字。除了举世皆知的万里长城,秦皇陵也是很多考古学家渴望发现的地方。秦皇陵修建的时间很长,直到秦始皇去世时,仍没有完全竣工。如此耗费精力修建出来的皇陵,自然是十分雄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也只是皇陵的部分陪葬

  • 真实的七擒孟获是什么样子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是三国演义中很精彩的一出,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是耳熟能详。那么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是否发生过呢?我们还得从刘备之死开始说起,话说刘备托孤诸葛亮之后,诸葛孔明就成了蜀汉真正的主人,实际掌权者。“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当时夷陵之战战败,之前的文章刘备虎将多早亡,后期仅存十良将!也说过,蜀

  • 新疆出土神秘女尸历经千年不腐 至今保存完好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地方都有保存尸体的传统。古人相信,只要死者的尸体能保存完好,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就能得到永生。在埃,人们用香料保存尸体,制成木乃伊。而在新疆,靠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有很多尸体无需特殊的处理,便能很好的被保存下来。2003年的一天,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女性干尸

  • 揭秘:北宋灭亡后 后宫众多美女的悲惨命运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约三千余人押送北方。这其中,妇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着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郑氏、宋钦宗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以及后来因为假冒之案而出名的柔福帝姬。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宋徽宗皇后郑氏。郑皇后为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

  • 武三思如何通吃大唐后宫宫女,武则天不管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武三思,武周宰相,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善于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差一点成了唐朝的太子。今天我们来说说武三思的故事。但是俗话说,伴君如虎,要在官场混哪能不挨刀,你看薛怀义以及二张不都落个被人宰的下场。但是武三思比他们高明的地方就是当小白脸当的特别没原则和机警。比如武则天在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