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李贤为什么能当上太子?最后为何被生母逼死?

李贤为什么能当上太子?最后为何被生母逼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53 更新时间:2024/1/26 3:40:23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这首黄台瓜词,是由唐朝一位名叫李贤的太子所作,后世被人广为引用,而且延伸出‘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这样一句话。

对于这首诗和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对这首诗当时所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李贤的人生经历,很多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

实际上,这个叫李贤的唐朝太子,他的故事,远比这首诗要传奇得多。

公元655年,李贤生于长安。李贤的父亲,就是唐朝的唐高宗李治;而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

李贤是李治和武则天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李贤出生的时候,武则天还没有被立为皇后,所以李贤当时其实是以一个庶子的身份出生的。不过,就在李贤出生几个月后,他的父亲李治,就废掉了自己的原皇后王氏,改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李贤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嫡子。

不过,虽然是嫡子,但既然李贤只是老二,前面还有一个哥哥,自然也就轮不到他来做太子。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李治立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太子。至于身为老二的李贤,则是被封为璐王,后来又被先后改封为沛王和雍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贤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做太子。因为他大哥李弘做太子做得极为优秀,不但得到了李治和武则天夫妇的认可,甚至还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认可。几乎所有人都坚定认为,李弘将来一定能够顺利接班,成为下一任唐朝皇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二李贤的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也就过得十分平静,基本上没什么值得说的。

在李贤的少年时代,只有一件事值得一提:李贤十二岁的时候,曾公开招募王府修撰,也就是他自己的伴读。最后,著名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同志,光荣地拿到了这份工作。王勃就是那位曾写下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猛人,在当时就很出名。进入王府之后,今后的仕途自然也就一帆风顺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有一次,李贤和自己的亲三弟李显斗鸡。在斗鸡的过程当中,王勃竟然大笔一挥,帮李贤写了一篇《檄英王鸡》,写得那叫一个文采飞扬,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但问题是,这篇文章的笔锋实在是太过犀利,已经不像是一对亲兄弟斗鸡时应该用的文字了,更像是两军交战的时候,才会用到的正式檄文。

李治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后,则是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将王勃驱逐赶走。此后的王勃,人生开始逐渐走向低谷,最后英年早逝了。

王勃的遭遇,无疑让后世为之扼腕叹息。如果王薄没有被赶出王府的话,多半可以活得更长,也就能写下更多流传千古的名句。不过,对于当时的李贤来说,这只是他少年时代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当时的李贤,也只是觉得自己府内,少了一个优秀的伴读,仅此而已。

然而到了公元675年的时候,这一年,李贤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最大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李贤的大哥,太子李弘,忽然因病暴毙。李弘死后,身为老二的李贤,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了。

虽然是仓促之下成为太子,但李贤成为太子之后,却很快适应了这个身份,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储君。李贤做太子的时候,同样是有口皆碑,行事公允,颇受朝野赞誉。此后的几年里,李贤更是曾三次监国,帮助父亲李治处理朝政,期间也从未出过任何问题。

这样的李贤,显然是一名合格的储君。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几年之后,李贤却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和自己的母亲武则天走上了陌路,最后甚至成为了政敌。

据说在某一天,李贤闲来无事在宫内闲逛,偶然听下人们议论,说他其实根本不是武则天的儿子,而是武则天姐姐的儿子!

这其实是当年的一桩秘闻,据说当年武则天入宫之后,她的姐姐也经常入宫看望她。在这期间,便和李治有了私情,最后有了身孕。照理来说,古代的时候,姐妹二人同时嫁给一个男人,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而问题在于,武则天的姐姐当时已经结婚了,而且丈夫还在世。这样一来的话,这件事就成了一桩丑闻。

所以最后,武则天的姐姐怀孕之后,对外只能假称是武则天怀孕了。等到分娩之后,这个孩子直接过继到武则天膝下,算作武则天和李治的孩子。至于武则天的姐姐,后来被武则天给毒杀了。

李贤在听说这件事之后,自然不愿相信,但很多证据表明,这件事极有可能是真的。不光李贤是这个态度,后世很多史学家其实同样对此也无法下定论。因为按照时间推论,武则天在两年之内,先后生下了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以及一个夭折的安定公主。两年生三个孩子,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不过除此之外,史学家们也找不到其他的证据来证明此事了。

这件事的真相,估计只有李治和武则天等少数几个当事人才知道了。就算是李贤本人,其实也未必知道真相。

不过,在知道这件事之后,李贤便开始越发相信这件事了。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李贤真的是武则天的姐姐所生,而武则天的姐姐,最后被武则天毒杀了。那么也就是说,武则天等于是李贤的杀母仇人!

至于当时武则天和李贤这对母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显然,这件事发生了之后,母子二人便开始心生间隙。而且,因为当时武则天是以皇后的身份,插手朝政,而李贤则是以太子的身份处理朝政,母子二人就难免产生权力冲突。

就这样,母子二人,最后成为了政敌。

再之后的事情,就更加扑朔迷离了。公元680年,武则天忽然向李治举报,说太子李贤要谋反。结果搜查之后,竟然真的在太子府内搜出了数百具盔甲。在古代,私藏盔甲是大罪,就算是太子也不行。而且,查出了数百具盔甲,几乎就可以坐实了李贤谋反的事情了。

这件事虽然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但是这件事背后的很多细节,却始终困扰着后世的史学家。比如说,李贤当时是否真的有谋反的打算?亦或者说这是武则天布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为了陷害李贤,然后从李贤手里夺权?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知道,在这次搜查之后,最终,李贤被废去了太子之位,被囚禁了起来。三年之后,流放巴州。据说离开京城的时候,李贤一家人极为凄惨,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最终还是昔日那个和李贤一起斗鸡的老三李显,替他求情,李贤才得到了一些衣物。

而被废黜太子之位后,李贤便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黄台瓜辞》。至于其中的深意,大家可以自己品。

就在李贤被流放到巴州一年之后,李治驾崩,老三李显登基。然而李显刚刚即位五十多天以后,就被武则天再次废黜,然后换上老四李旦做皇帝,成为武则天手里的傀儡。武则天掌权不久之后,便派手下丘神勣前往巴州,以防备谋反隐患的名义,搜查李贤的住宅。最后,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丘神勣直接将李贤囚禁起来,逼其自尽了。

而在李贤去世之后,武则天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同时将丘神勣贬黜。但不久之后,就再次用了丘神勣,而且反倒是更加重用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答案:丘神勣逼死李贤的背后,其实是武则天在指使的。

李贤的一生,虽然只有29年,但他的一生,则一直广为后世所悼念。不管真相到底如何,李贤悲剧的背后,都是一家人之间,为了权力而相互争夺的你死我活的闹剧。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上千年的历史当中,实在是发生过太多次了。

标签: 李贤唐朝

更多文章

  • 李弘有何特殊之处?他的皇位是由父亲追封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弘,唐朝

    李弘(652~675年),陇西成纪人,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则天长子,唐朝第一位死后追封皇帝的太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皇帝,叫做追封皇帝。所谓追封皇帝,就是指生前没有当过皇帝,但是死后被他人尊为皇帝的人。比如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曹操,就属于

  • 皇太极和孝庄皇后的感情如何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孝庄皇后

    古代女子虽然地位卑微,但依旧有很多女强人流传至今,比如说武则天,再比如说孝庄,但是有一个问题,孝庄漂亮又能干,为何皇太极却不喜欢她?只因她有一致命点。皇太极在位期间,朝政还不算稳定,所以他开始大肆联姻,孝庄便是以这样的方式入宫。其实早在她入宫之前,她的姑姑哲哲已经成为皇后,可惜哲哲没能为皇帝丈夫生下

  • 李自成为何要诛杀了吴三桂全家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李自成

    崇祯十六年春,外戚田宏在苏州巡游,听说歌妓陈沅、顾寿的美名,就重金买下顾寿。陈沅更是靓丽绝世,有一个有求于田家,就以800金的价格买下陈沅送给他。回到北京后不久田宏病死了。吴襄入京时,吴三桂让人以千金的价格买下陈沅。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刘宗敏占据田宏府第,听说陈顾二人的美貌就向田府索要,顾寿潜逃,被乱

  • 赵匡胤去世后,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匡胤,北宋

    赵匡胤,即宋太祖,小名香孩儿,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古以来,皇位的继承,一直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不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却并没有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匡

  • 乌台诗案涉及到哪些方面?苏轼为什么被贬外放?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乌台诗案,苏轼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

  • 宋夏战争持续了多久?探索五次宋夏战争的具体经过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夏战争,北宋

    宋夏战争指的是发生在北宋时期西夏和北宋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北宋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

  • 永乐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乐城之战,北宋

    永乐城之战是北宋与西夏的重要战役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国王秉常听闻宋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又名银川砦,今陕西米脂县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

  • 陆逊跟孙尚香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有感情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陆逊,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东吴陆逊跟孙尚香之的故事。作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自要夺取天下之时,便得到多人帮助,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常胜将军赵云等等。而他的感情呢?历史记载,刘备有两个出名的老婆,一个叫做甘夫人,还有一个叫做孙夫人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是他太胆小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陆逊,三国

    石亭之战中,东吴用计,引诱曹休率大军南下,陆逊率部合围曹军,斩获万余,粮草辎重无数,曹魏也是在此战之后20余年没有发动对东吴的大规模征讨,那么其中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是他太胆小了吗?在石亭之战中,吴将朱桓曾建议陆逊,派兵断绝曹休的归路,意图全歼曹军,生擒曹休,在挟大胜之势进夺淮南之地,兵锋直至许昌

  • 南宋对金战争已经取得了很大优势,为什么赵构还要求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赵构,岳飞

    很多小伙伴疑惑不解,为什么南宋军队在对金国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赵构选择了杀掉岳飞,谋求与金国议和之路呢?其实啊,这要从赵构本人的性格说起。或许有人认为,赵国一定要杀掉岳飞是因为其“迎回二圣”的政治主张。但其实,岳飞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战的口号而已,而且要救回二帝谈何容易,就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