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赵匡胤去世后,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赵匡胤去世后,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而不是儿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4/1/13 9:09:06

赵匡胤,即宋太祖,小名香孩儿,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古以来,皇位的继承,一直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不过,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却并没有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

赵匡胤去世之前,并非没有儿子,而且长子赵德芳,已经26岁,完全有即位的能力,但赵匡胤最终依然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对于赵匡胤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千百年来,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公元976年,五十岁的赵匡胤,刚刚灭掉了南唐。此时的赵匡胤,已经在位十六年之久。在这十六年当中,赵匡胤先是清理掉宋朝内部的多位节度使,通过杯酒释兵权这种手段,收回了将领们手中的兵权,强化中央集权。然后赵匡胤又先后灭掉了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一统中原之势,已经势不可挡。

然而有趣的是,此时已经在位十六年之久的赵匡胤,却始终没有立太子。

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夭,但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都已经长大。这一年,赵德昭已经26岁,而赵德芳也已经18岁了。

有成年的儿子却不立太子,这种情况,怎么看都好像不太正常。但是,如果我们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发现,赵匡胤的这个选择,其实情有可原。

北宋上接五代十国时期。自朱温篡唐开始算起,一直到赵匡胤这会儿,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原大地长期乱战不休。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出了十几个皇帝。在这段时间里,某个皇帝死后传位给幼子,然后幼子能力不足,被人灭国或是篡位的事情,发生的不是一次两次。包括赵匡胤自己,也是这么得来的皇位。

所以,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里,先立太子,然后自己去世后,留下一个孱弱的太子,被外人欺凌,其实并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匡胤才会选择暂时不立太子,同时扶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做开封府尹。

开封府是当时北宋的都城,身为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在赵匡胤的扶持之下,成了北宋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赵光义都十分出色。如此一来,赵匡胤若是出了问题的话,赵光义可以迅速补位,不至于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

另外,若是赵匡胤活得时间够长的话,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锻炼自己的儿子。假以时日,赵德昭和赵德芳经过历练之后,资历和能力都足够的时候,还可以再立他们为太子。

不管怎么看,这都已经是当时赵匡胤最好的一个选择了。

但是,就在赵匡胤刚刚灭掉南唐一年之后,赵匡胤却离奇地去世了。

公元976年十一月十四日,赵匡胤召弟弟赵光义进宫议事。赵光义进宫之后,身边的人早已经被赵匡胤屏退下去。这一夜,兄弟二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但有人透过窗户,看到烛影之中,赵光义时而离席座做出谦逊之状,后来又听到斧子重重掷到地上的声音。

这一夜之后,赵匡胤离奇暴毙。赵光义随后即位,史称宋太宗。

对于赵匡胤的死,一直也是一个很大的谜团。那一夜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对兄弟之间,到底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而在赵匡胤暴毙的时候,身边并无他人,只有赵光义一人。所以,后世很多人都怀疑,其实是赵光义杀了赵匡胤。

当然,也有人说,那一夜,其实是赵匡胤病重,将赵光义叫来交代后事。至于真相如何,恐怕就只有兄弟二人自己知道了。

在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作为当时北宋的二号人物,再加上赵匡胤事先并没有立下太子,自然顺利即位。而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自然也就因此错过了皇位。

不过,赵光义这样的登基方式,自然为人所诟病。在赵光义登基六年之后,宰相赵普献上了一样东西,彻底确立了赵光义的即位合法性。

赵普献上的这样东西,就是当年赵匡胤和赵光义的母亲,杜太后临终之前的遗言。

宋朝虽然是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篡位得来的。但是在赵匡胤登基的时候,他母亲杜氏还活着。赵匡胤登基以后,封杜氏为太后。按照赵普所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的时候,曾经将赵匡胤叫到身边,问赵匡胤:你知道你是怎么样才得到的天下吗?

赵匡胤回答:我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全是托祖先以及母亲的福。

杜太后又道: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将皇位传给了幼子柴宗训,柴宗训统治天下,才因此得到皇位的。要是如果当时后周的统治者,不是年幼的孩子,而是成年人统治的话,天下还能够是你赵匡胤的吗?

对于杜太后的这个说法,赵匡胤并没有否认,只是沉默。

杜太后随即又说道:所以,你应该将弟弟赵光义立为继承人,在你死后让他做皇帝,国家有年长的人做皇帝,这才是国家的福气。赵光义死了,再传位给老三赵廷美。等老三死了以后,你儿子赵德昭应该也堪当大任了。到那个时候再传位给他,不是更好吗?

对于杜太后的这番话,没人知道当时赵匡胤在想什么。不过,赵匡胤是个很孝顺的人,肯定不可能在母亲临死之前,反驳母亲,所以就只能沉默。偏偏杜太后还不依不饶,坚持让赵匡胤答应自己。然后还把宰相赵普叫了进来,让赵普把自己和赵匡胤的话都记录下来。藏在金匮当中,妥善保存。

这份遗言,后世史称金匮之盟,广为后世所熟知。

有了这份遗书,赵光义做皇帝自然就做得更加名正言顺了。自此之后,再无人质疑他的皇位合法性。不过,赵光义后来却没有遵从这份金匮之盟,没有将皇位再传给弟弟,也没有传给哥哥的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不过,金匮之盟虽然被世人所熟知,但实际上,赵普其实并没有拿出真的遗言原本,只是凭自己随口一说,然后宫中的其他记载,确实都对得上号。也就是说,所谓的金匮之盟,其实只有赵普这一个证人,并没有明确的证据。

如此一来,金匮之盟到底是否真的存在?是否是由赵普伪造的?亦或者说是否只是赵匡胤在母亲临终之前的善意之举,其实并没有留下什么明确的遗书?这一点,后世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在赵光义登基之后,金匮之盟中所涉及的其他几人的结局,却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赵匡胤的三弟,赵廷美,按照金匮之盟,本该是在赵光义死后,继承赵光义的皇位,然后再将皇位传给赵德昭。但结果,在赵光义即位后,赵廷美因为得罪了宰相赵普,后来被诬陷图谋不轨,然后被流放,最终病死于房州。

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同样英年早逝。老二赵德昭,于赵光义登基四年之后,因为被赵光义训斥,自杀而死。老四赵德芳,亦于赵光义登基六年后病逝。对于赵德芳的死,史书上仅仅给出了“寝疾薨”三个字的记载,并没有更详细的死因记载。

就这样,等到赵光义去世的时候,当年金匮之盟上所记载的另外几人,都已经提前离世。如此一来,赵光义自然也就只能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了。

总之,赵匡胤去世后,之所以会由弟弟赵光义即位,其实并不是因为赵匡胤主动传位,而是因为赵匡胤之前没有立太子。加上之前早有兄终弟及的传统,而赵光义当时又是宋朝内部实打实的二号人物,所以才顺利即位,成为宋朝的第二任皇帝。

标签: 赵匡胤北宋

更多文章

  • 乌台诗案涉及到哪些方面?苏轼为什么被贬外放?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乌台诗案,苏轼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

  • 宋夏战争持续了多久?探索五次宋夏战争的具体经过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夏战争,北宋

    宋夏战争指的是发生在北宋时期西夏和北宋之间的一系列战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北宋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

  • 永乐城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具体经过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乐城之战,北宋

    永乐城之战是北宋与西夏的重要战役之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西夏国王秉常听闻宋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又名银川砦,今陕西米脂县西)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宋军在此役之中的损失约在二万到三万战斗部队以及留在城内的

  • 陆逊跟孙尚香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有感情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陆逊,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东吴陆逊跟孙尚香之的故事。作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自要夺取天下之时,便得到多人帮助,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常胜将军赵云等等。而他的感情呢?历史记载,刘备有两个出名的老婆,一个叫做甘夫人,还有一个叫做孙夫人

  • 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是他太胆小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陆逊,三国

    石亭之战中,东吴用计,引诱曹休率大军南下,陆逊率部合围曹军,斩获万余,粮草辎重无数,曹魏也是在此战之后20余年没有发动对东吴的大规模征讨,那么其中陆逊为何不用朱桓之计?是他太胆小了吗?在石亭之战中,吴将朱桓曾建议陆逊,派兵断绝曹休的归路,意图全歼曹军,生擒曹休,在挟大胜之势进夺淮南之地,兵锋直至许昌

  • 南宋对金战争已经取得了很大优势,为什么赵构还要求和?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赵构,岳飞

    很多小伙伴疑惑不解,为什么南宋军队在对金国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赵构选择了杀掉岳飞,谋求与金国议和之路呢?其实啊,这要从赵构本人的性格说起。或许有人认为,赵国一定要杀掉岳飞是因为其“迎回二圣”的政治主张。但其实,岳飞也不是傻子,他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开战的口号而已,而且要救回二帝谈何容易,就算救

  • 嘉庆上位不久就弄死了和珅 嘉庆又是怎么对待纪晓岚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乾隆,嘉庆,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驾崩仅15天,嘉庆就立刻赐死和珅,他又是如何对待纪晓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很多人就算没有看过,一定听说过《铁齿铜牙纪晓岚》,在这里面,乾隆,和珅,纪晓岚三人之间互动不断,被观众戏称为铁三角。这种基于史实的戏说,使得大家对历史分外感兴趣,历史上乾

  • 秦国强大的之后 关东各国为何针对的是楚国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秦国,楚国

    对秦国强盛之后,关东各国却为什么纷纷针对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春秋时期,秦国的主要对手是晋国,而且是惨兮兮地被封锁在西边。楚国的主要对手也是晋国,后来被晋国扶持的吴国偷袭了一次,都城都丢了,而帮助楚国复国的就是秦国。应该说,在整个春秋时期,秦楚两国不但没啥矛盾

  • 五虎上将相继去世后,诸葛亮提拔了一个铁匠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华文明,深远持久,源远流长,在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之中,包含了太多的起起落落,坎坷不平,尤其是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 项羽过早对宋义下手,导致了什么后果?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刘邦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巨鹿之战的巨大成功,使项羽的个人威望达到顶峰。但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