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西晋文学家陆机写的《猛虎行》表达了什么心情?

西晋文学家陆机写的《猛虎行》表达了什么心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1/18 7:45:09

古代人墨客在经历了仕途坎坷之后,他们总是喜欢在诗词中抒发自己的慨叹,进而表明心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比如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曾受谗言的影响而被流放在外,他在忧愁之际,写下了传唱千古的不朽名篇《离骚》,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小人为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有这样一首诗,在开头就以两个常见的故事表现了志士往往行事慎重,爱惜身名。可惜后来却进退两难,被迫从命。

这首诗就是西晋陆机所写的《猛虎行》,作于西晋政治大变乱时期,表达了其在官场浮沉之中起伏的思绪和复杂的心情。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与其弟陆云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与潘岳同为西晋诗坛的代表,形成“太康诗风”,世有“潘江陆海”之称。陆机亦善书法,其《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猛虎行》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本诗的开头两句“盗泉”、“恶木”指口渴也不喝不盗泉中的水,热得难受也不在恶木下乘凉,操守清峻的人是不愿随便沾染牵涉的。古辞《猛虎行》中就说:“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下面四句陆机反用其意,写自己为时势所迫,饥不择食,寒不择栖。却不曾想,时光飞逝,功业一事无成,不但陷于彷徨苦闷之中,还深负平生之志。

崇云临岸而兴起,枝条随风而悲鸣。诗人触景伤情,虽是徘徊于山谷之间,有时低吟,有时长啸,还是幽怀难抒、自感进退维谷。形象具体的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苦闷和矛盾,政治处境的困顿和志士遭逢变乱的不幸。

诗的结尾进一步表明自己的心志,乐器上绷紧了的弦是发不出怯弱的声音。所以,高风亮节的人,所抒发的也一定是慷慨刚正之辞,不同于流俗。而一般的统治者不爱听直言忠告,所以“亮节”反而“难以为音”,谗言反而易于得逞。

作者最后四句对自己的遭遇、生平抱负作出反思与小结。人生几多苦难,遭逢乱世的志士,更是难以敞开胸襟,倾吐积郁。

自己虽然操守正直,行动上却受到外力的牵绊,所以俯仰古今,眷顾身世,难免有愧负之情。

全诗以深沉的调子抒发了自己耿介正直的怀抱以及有志不得骋的感慨。“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后用来形容高洁正直之士要自爱自重,不要被污秽邪恶的东西玷污了自己高尚的品格。

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有高风亮节之士在经受仕途跌宕起伏后,仍能固守自己,不委曲求全。因此也流传下来不少佳作供后人学习借鉴。

南朝江淹在《效谷》中写道“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此句与《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相近,说的是一个人要像松竹一样,坚持自己高洁的品质。

南宋郑思肖在《画菊》中写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此来表明自己坚决不与元朝统治者同流合污,誓死不降元的爱国民族气节。

明朝于谦在《咏石灰》中写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虽是咏物诗,却表明自己大公无私,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标签: 陆机西晋

更多文章

  • 刘邦逃跑的时候真的舍弃过自己的妻儿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刘邦

    彭城之战的发动及其迅速,从刘邦在洛阳发兵到后来占领彭城,再到后来项羽绕道闪电突袭彭城,整个时间发生的时间不过短短一个月。也就是这一个月创造了很多的奇迹,比如军事奇迹项羽的三万破五十六万诸侯军,刘邦的千里大奔袭抢先占领彭城等等。但就在彭城战败之后,又发生了一件非常有争议的事情,而这件事也成为了刘邦人生

  • 揭秘:唐朝平民百姓之间是怎么称呼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唐朝

    我们汉语言从远古时期到冷兵器时代乃至到当代,一直在变化着、进步着,由少至多、由繁至简。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语言。那么,在大唐王朝时期,平民百姓之间的语言是怎样称呼的呢?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第一、对母亲与父亲的称呼唐朝的儿女当面称呼母亲时,是以“娘”的衍生称呼“阿娘”、“娘娘”等为主。如果是有身份

  • 王观身为曹魏六朝元老,为何站在了司马懿这边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三国,王观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对于司马懿来说,终于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驻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

  • 南宋和南朝诸侯差不多 史学家们为何还把南宋列为正统王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西晋

    很多人都不了解南宋历史,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喝茶品历史,喝的是茶,品的是味。南宋,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辉煌与羸弱的时代,说他辉煌,因为他拥有无比灿烂的文化与雄厚的经济,说他羸弱,自立国之初在军事上就一直饱受诟病,按理说南宋的国土面积和南朝时期的诸国差不多,可为何史学家、文学家要将他列为正

  • 明末清初文学家:揭秘历史上真实的金圣叹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圣叹,清朝

    金圣叹(1608年-1661年),苏州吴县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最大的成就还是文学批判,也就是给其他人的文学专门挑刺儿。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金圣叹曾点评《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等“六才子书”。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时,他判定《水浒传》后5

  • 明朝公主嫁平民是怎么回事 她们是怎么选择驸马的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公主

    俗话说公主贵为金枝玉叶,皇家对公主的婚姻应该是非常看重才对,一般情况下,有良好的家庭背景都会成为驸马的关键,而明朝对驸马的选择为何是一变再变,甚至是只能嫁给平民百姓。皇室有规定,但凡公主的婚配,多选择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而被选中的驸马,其近亲也不能再出仕为官,即使已经为

  • 明朝灭亡的首要原因是因为穷 崇祯为何不下旨让大臣捐钱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明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求捐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后期内忧外患,天灾人祸轮番到来。不过最终使大明王朝轰然倒塌的首要原因还得归结于一个字:穷。当时的朝廷究竟穷到什么程度呢?一份资料上写下了这样的描述:“1644年初,军饷欠款已经达数百万两,而从南方来的税款只有几万两。国家的粮仓现

  • 宋宁宗没有儿子,那他最后把皇位传给谁了?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宋朝

    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赵眘,其实并不是宋高宗赵构的亲生儿子。当初,高宗在躲避金军追击、四处逃亡的时侯,因意外而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时,他唯一的儿子赵旉也在三岁时不幸夭折,而高宗在世的父兄叔伯侄子们几乎都被金军一网打尽,除了他之外,根本没有第二个活着到达江南的宗室近支男性,所以,高宗之后的南宋皇室有绝

  • 清朝的制台、抚台、臬台等分别是什么官职?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清朝

    清朝的各部门一把手之称呼基本上都是在职务后增加一个“台”字,例如制台、抚台、潘台、臬台、学台、府台、道台、府台等。“台”即为尊号,并非官方正式命名。但能够以“台”为尊的各级官员都是实权人物,能对各自管辖区内事务说了算。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之地方官员,在衙门内办公时,一把手的办公位

  • 大禹为什么要禅位给伯益?为何会引起巨大风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伯益,夏朝

    伯益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四千余年前,大禹秉承尧舜禅让政治传统,向上天推荐皋陶,授予治政大权,将皋陶立为“储帝”。一旦大禹去世,皋陶将接任帝位。可惜,皋陶英年早逝。相传,皋陶执掌刑法,犹如今天的大法官,死于帝禹二年,享年106岁,这种说法显然不太可信,大禹找接班人,不太可能找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