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长安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其改为西安?

长安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其改为西安?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22 更新时间:2024/1/17 11:36:58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西安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统一了全国后,建立了自秦朝以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随后,刘邦接受了张良娄敬等人的建议,将都城建立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的关中地区,并将都城命名为“长安”。

何谓“长安”?意思是“长治久安”。

长安这个名字,是很霸气的,寓意也非常好。使用长安这个名字的两个王朝,即汉朝和唐朝,不但国力雄厚,而且国运很长。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享国达406年之久,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里寿命最长的王朝。唐朝也有289年国运,超过了绝大多数大一统王朝的寿命。

汉朝和唐朝定都于长安时,长安不但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东方文明的中心,与古代罗马齐名。经过几代人的营建,长安的城市面积达到了84.1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布局规划整齐,东西严格对称,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气势宏大,结构严谨,在中国建筑史、城市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后来,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王朝在打造都城时,都参考和模仿了长安的结构布局。

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连年战乱之中。长安是唐朝都城,往往是叛军和外敌入侵的首选目标。从750年7月安禄山叛军第一次攻陷长安之后,叛军和外敌频繁攻入长安,让繁荣富庶的长安,一次又一次遭到浩劫。到904年,唐朝权臣朱温唐昭宗逼迁到洛阳后,对长安进行了彻底的拆除、捣毁。长安真的成了贾平凹文章里的“废都”。

于是,在唐朝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大一统王朝将都城建在长安。宋朝、元朝如此,明朝、清朝也是如此。长安变得寂寞、凋零下来——到后来,甚至连名字都改了。

在五代十国和宋朝期间,长安不再拥有都城的地位,“政治级别”也随之下降。宋朝时,长安隶属于京兆府。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将他的第三个儿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镇守在长安。忙哥剌在长安建立了安西王府。京兆府随之被改为安西路。忙哥剌很受忽必烈的宠爱,因此将王府修建的豪华壮丽。受忙哥剌的影响,长安逐步恢复了昔日的繁华和热闹。

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来到了长安。他在游记里提到了长安的繁华景象:“城(长安)甚壮丽,为京兆国之都会……此城工商繁盛,产丝多,居人以制种种金锦丝绢……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价值甚贱。”长安物产丰富,价格还很便宜。

忙哥剌死后,他的儿子阿难答袭封为安西王。后来,阿难答争夺皇位失败,发起叛乱被杀,安西国随即被撤。安西路被改为奉元路。

元朝末年,朱元璋发起农民起义,建立明朝,定都于南京,并通过北伐推翻了元朝统治。1369年3月,明朝大将军徐达进军长安,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并将长安改名为西安。此后,长安就变成了西安。一直到今天,再没改变过。

朱元璋为什么将长安改为西安呢?有两种说法。

一是汉朝长安城的南城墙靠西的位置有一座城门,叫西安门。西安门离皇宫很近,一般百姓不能通行。朱元璋将长安改为西安,意在追忆汉唐盛世。二是元朝曾经设置了安西路,将“安西”两个字颠倒一下,不就成了“西安”?这种取名的办法,还真是简单便捷。

标签: 西安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南明唯一敢御驾亲征的皇帝,朱以海最终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以海,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朱以海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明朝的都城北京被攻破以后,明朝正式灭亡。但是,逃过清军屠杀的明朝宗室与官员在南方,又重新建立起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南明主要势力有四系王,分别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鲁王监国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键与绍武帝

  • 中国古代的四大奸臣都留下了哪些成语典故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林甫

    作为忠臣的对立面:奸臣,是历史的蛀虫,不仅蚕食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也让历史一次次的改写。回望历史各时期的奸臣,人们无不痛恨,他们既有像和珅一样的贪赃枉法之辈,也有像李林甫一样引胡入关最终引发“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也正因有了这些前危后则,人们总喜欢把这些奸臣的所作所为编写成各种戒言以及成语,目的也是让

  • 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官员,俸禄

    还不知道:宋朝官员俸禄标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热播电视剧《清平乐》里有这样一幕:范仲淹被贬黜时,曾经与晏殊进行过一番谈话。谈话时,范仲淹主动提到自己的俸禄,说:“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禄却有三十万钱。一亩中等土质的田地,丰年可得一斛粟,卖三百钱,三十万钱便是千亩

  • 5岁封王9岁被赐死,刘子鸾死前一句话流传至今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子鸾,南北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子鸾。《诗经》里面盛有过这样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简单来说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皇帝的,有权利处置国内所有东西,包括大臣们的生死。所以皇帝的子嗣,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到远超常人的荣华富贵。不过,出生在皇宫里面,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只有得到皇位的

  • 明朝的太监真的都会武功吗 他们的存在感为什么比唐朝高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太监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太监。想要练习《葵花宝典》轻松跻身高手行列,但要付出断子绝孙的代价。书中更是强调,《葵花宝典》的作者是一位太监!有了这个先河,日后的武侠小说以及影视剧中,最后的幕后大BOSS经常是一位武功高深莫测的太监。比如《新龙门客栈》中的东厂太监曹少钦,《龙门飞甲》中的西厂

  • 古代把犯人发配到边疆充军,路上会有人逃跑吗?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发配充军,又叫流放,中国古代简称“流”,是五刑之一,其他四种是笞、杖、徒、死。而流放这种刑罚仅次于死刑,在中国古代是非常严重的刑罚。流放这一刑罚的本质其实就是给你放逐到文明社会之外,让你远离人群,远离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孤立,让你生不如死。至于逃亡的事,朝廷大可不必担心。因为在古代,安置流放犯的地方,

  •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相信有长生不老药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唐朝

    因为每一个人想要的东西都不一样。有人一出生就受苦挨饿,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多赚点钱,能吃饱穿暖,最好再有个房子住一下,就知足了。有的人不一样,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什么钱啊,房子啊,锦衣玉食啊,这些都不新鲜,他想当官,想获得更大的权力,能支配更多的人钱物,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结识更多上流社会的人。

  • 古代没有冰箱 古人又是如何储藏食物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冰箱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冰箱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引言三伏天,天气炎热,早上做的美食,中午不吃基本上就变味了,真是浪费。不过还好现代有冰箱,可以很好的保存食物。就算到了冬天,冰库里面也能拿出夏天的龙眼葡萄来品尝。冬天里的温室大棚,能生长出夏天的新鲜蔬菜,现摘现吃。就算没有温室大棚,高铁飞机

  • 元朝之后的蒙古为何再无辉煌 除了内部原因还有外部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蒙古

    对元朝之后的蒙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蒙古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他们当时是生活在我国边境的一个少数民族。同时期存在的另一个游牧民族还有匈奴,因为出现时期相同的两个游牧民族,他们经常被拿来比较。很多历史学家都感到疑惑,为什么他们的区别那么大,匈奴最后被中原打

  • 明朝的四大组织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它们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四大特务组织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四大特务组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提到明朝,人们就会情不自禁想起嘴上无毛,一副娘娘腔,心狠手辣的太监。虽然这里有文学作品妖化的成分,不过客观讲,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四大组织,在明朝政治生活中,确实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给大明帝国笼罩上一层灰黑色。那么,这四大组织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