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孔子为何在掌权后立刻就杀了少正卯呢?是因为嫉妒他吗?

孔子为何在掌权后立刻就杀了少正卯呢?是因为嫉妒他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4/1/14 3:09:0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孔子和少正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关于孔子的故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儒教的代表人物和祖师,他和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概念,也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素来提倡“仁义”的孔子,在生平当中,也有着一些颇受人争议的举动。

他名气比孔子大,学生比孔子多,孔子掌权后立刻杀他,孔子掌权后却立马杀了他,此人是谁呢?这就是少正卯。

说起这个名字,可能现代不少读者都会一脸懵:这人是谁?然而放到2400年前,他在鲁国,可以说是比孔子还要受欢迎的存在。

春秋时期,百家开始了激烈的交锋,而在早期,又以法家学说,提供了一套精准的治国理念,从而最受到国君的欢迎。少正卯的名字由来,是因为他在鲁国担任少正的官职,卯则是本来的名字。同时他也是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受到了鲁国国王的重用。

当时的各个流派,都要广泛的招生纳徒,才能形成传播和宣扬自己的学说,并且形成影响力,因此少正卯和控制,都在鲁国的国内,开班授课,在受教的学生当中,包括了平民百姓,也包括了王侯贵族。

此时的孔子,虽然有着一腔报国之志,但是并不算太出名,他对于四处传播的法家之言失望至极,认为“五色令人盲,五声致人聋。”因此单独宣传自己的学说。

但是当时的少正卯,明显更加有名气,他的门生不但高过孔子,而每次上课,一听闻少正卯也在传授经验,结果孔子的学生轰然跑掉了一大半,只有颜回留在了孔子的课堂,对此孔子也是无可奈何。“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若干年后,孔子周游列国,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此时的孔子已经周游列国,学成归来,受到重用,担任鲁国的大司寇(主管刑事案件的官员),并且代理宰相的职务。

不曾想孔子掌权,却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就立刻把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这件事情,被记录在了《孔子家语·始诛第二》中:“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而《史记·孔子世家》同样有此记载:“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如果说孔子有黑历史的话,那么诛杀少正卯,显然是最大的一件,历史上关于孔子做法是否为正义,始终是争论不堪,学术界为此还诞生了一个词,叫做“少正卯之诛”。

诛杀少正卯后,子贡等弟子,并不了解孔子的做法,跑去问老师,孔子是这么回答的。他列出了少正卯的5大罪状,第一条是“心达而险”(通晓古今之变,敢于革命);“行辟而坚”(违背周“礼”,坚持革新道路);第三条是“记丑而博”,第四条是“顺非而泽”(顺着非正统甚至违背道德来传播谣言),第五条是“言伪而辩”(语言明明是错误站不住立场,还要强行辩解)。因此少正卯必须铲除。

从如今来看,这条条罪状,多少有些牵强,就算少正卯有过失,也是因言获罪, 罪不至死

,不由得让人有些怀疑,孔子是否为刻意报复,但是在汉宋以来,儒家学界作为主流的朝代,凭借着“圣人治奸”的说法,认为孔子此举是“君子之诛”。宋朝大儒朱熹,就被人参奏“请加少正卯之诛,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戒。”随着时代不断前进,关于这件事情,又多了很多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孔子此举也足以证明,他在关键时刻,也是一名杀伐果决的大夫,而并非善弱之人。

标签: 少正卯春秋孔子

更多文章

  • 秦朝当初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铜人 这十二铜人最后又去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十二金人

    对秦朝十二金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言: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华夏的皇帝,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让人惊叹的壮举,也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至今难以解开的谜团,十二金人的铸造和消失便是其中之一。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王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将那些民间的武器收集

  • 古代皇帝的房间为什么那么小 俗话说小而聚气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皇帝.房间

    还不知道:皇帝的房间小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时候苍天之下谁最大呢?当然就是古时候的皇帝了,他们拥有着天下,拥有着上百上千公里的土地。他们的皇宫建造更是金碧辉煌,奢华大气。皇宫中的游园、花园等更是美丽,仿佛只有大才才能显示出皇宫的气魄。可是你知道皇帝有一样东西很

  • 张裔对蜀汉有多忠诚?宁愿流放隐居也不归顺东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裔,三国

    张裔这个名字却很少被人知道,甚至在很多书籍中不一定是真的 历史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说到蜀汉的忠臣,大家最想想到的就是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因为他们不仅对刘备忠心耿耿,而且还在刘备创业时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蜀汉中,除了这些闻名天下的名将外,还有一个名气并不大的将领,忠心程度丝毫不弱于他们。比如

  • 跟着曹操出生入死的许诸,为何死后没能进入曹家太庙?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许褚,曹魏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许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国历经无数的朝代,每一位伟大的君王也都并非吝啬之人,他们深知成功得来不易,所以不仅将助自己夺得天下的功臣封侯拜相,死后更是让他们陪葬皇陵,这在古代的封建朝代来说,算是表达对其重视的同时,也给予了对方无上的荣耀。在三国这个朝代中,曹操是

  • 为什么李渊最信任的人不是他的儿子也不是唐宗室,而是裴寂?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裴寂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裴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要说武德年间李渊最信任的人是谁,不是李建成、李世民等儿子,也不是李孝恭、李神通等李唐宗室,而是李渊昔日的同事裴寂。相信很多人对裴寂这个人都比较熟悉,毕竟他就是那个让刘文静嫉恨的人。裴寂虽然出自于河东裴氏,但是他的前半生实在是平平无奇,等

  • 指鹿为马故事的真相是什么?胡亥到底是怎么想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亥,秦朝

    你真的了解秦二世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题记(一)李斯赵高拥立秦二世秦王嬴政出巡死在路上,公子扶苏是不知道的,加了火印的

  • 子路性格较为独异,为何却是孔子门下的十哲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子路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子路(仲由)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

  • 三国时期通讯并不发达,诸葛亮是如何做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蜀汉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熟悉三国的都知道,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隐居于隆中茅庐,然而却能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并对天下走势做出了极准确的预判,在刘备求教时,诸葛亮给他绘出一幅三足鼎立、甚至一统天下的蓝图。而那个时候通讯并不发达,诸葛亮究竟是如何做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的呢?要

  •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何会容忍卫国继续存在呢?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秦朝

    大家好,说起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动了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在短短的十年间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相继被秦国所灭。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此时的秦国境内已经不可能出现其他的政权了,但是在历史的细节中却透露出一个被忽略的事实,那就是当时还存在一个

  • 古代太监手里为什么要拿着拂尘 这东西有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监,拂尘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监拿拂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国封建社会是个非常神奇的社会,在当时总是会出现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例如太监,就是当时产生的,不过他们的出现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皇帝,只不过是身份比较特殊,吃的穿的和普通人也不一样。让我们最好奇的就是他们手中拿的东西,每个太监基本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