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最有心计的太监,差点让大明王朝覆灭

明朝最有心计的太监,差点让大明王朝覆灭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1 更新时间:2024/1/8 1:47:43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振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按照明朝祖制,太监不得干政,可后来太监干政却变成了大明朝解不开的魔咒。洪武和永乐皇帝在位时太监是绝无机会把握权柄的,自成祖设立东缉事厂以来,虽然重用太监,却绝没到权势滔天的地步。

情况到了英宗一朝才变得不一样,因为王振出现了,他是明朝最早专权的太监。

王振并非自幼入宫,而是先读书,后有了正当职业,却不想通过仕途坎坷利官近贵。当教书先生时的王振就有一颗进步的心,但他并没把握考取功名,便挥刀自宫来到了紫禁城,如果不是狠人,谁干得出这事。

不过,一个会读书识字的太监实在太招人喜欢了,有了一技之长,王振不用端茶倒水,而是被安排在东宫服侍太子。

那时还是宣宗皇帝当政时期,后宫的宠监叫金英,王振初入宫闱也只能仰人鼻息,但是他可以等待机会。

宣德十年,明宣宗生病去世,英宗成为了帝国的继承者,那时他仅是9岁的孩童,也只得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王振已经变成了英宗的好朋友,时时侍奉在侧,对其言听计从,于是一步步爬上了司礼太监的位置。

在紫禁城里,宦官分属于不同的衙门,总共有24个之多。司礼监则位高权重,也是所有宦官部门中最显赫的,不仅可以掌管朝廷机密奏章,还提督东厂,只有陛下的心腹才能够担当

王振虽然起步晚,但是进步快,没几年时间就爬上了令人眼红的位置。起初他也有自知之明,毕竟宦官不得干政,朝廷有一群辅政大臣,轮不到他王振越俎代庖,他一方面和太皇太后搞好关系,一方面小心的侍奉自己的主子。

英宗是一个性格非常好的皇帝,他体恤下人,从不轻易责罚,也正因为较好的性格让王振找到了弱点,投其所好。王振做戏做全套,当时辅政大臣当中以三杨为尊,分别是杨傅,杨荣杨士奇,那时英宗尚年幼,王振经常在几位辅政大臣面前小心提醒主子,不要贪玩,不要荒废学业,如此一来也让三杨非常放心。

英宗在渐渐长大,身边也需要王振这样的心腹可以倾吐一些生活的不快。而王振则利用任何机会煽风点火,为自己抓权柄,他怂恿英宗的发展武备,并且阅兵,借此机会炫耀武力。

王振虽然做得小心,可太皇太后见过大风大浪,宫里的一切自然逃不过眼线。她越发觉得王振别有企图,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因为宦官干政而亡国,而此时英宗尚未长成,王振的影响太大也让太皇太后很不放心,某天在后宫,她当着几位大臣的面令兵士拿下了王振,并斥责他怂恿英宗企图干政。

王振被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瑟瑟发抖,几位大臣虽然对王振的作为有所耳闻,但也觉得罪不至死,便纷纷跪下来求情。

英宗听说后也赶来劝说太皇太后不要做得太绝,而此时王振早已经像筛糠一样浑身发抖。太皇太后说,“皇帝年幼,岂知此等宦官自古祸人家国,我看在你们的面上,饶了王振,但是此后不许他干预国政,如有违犯,定斩不饶!”,有了这次敲山震虎,他真消停了一段时间,老实本分起来。

这一苦熬就是好几年,到了正统七年,王振惧怕的太皇太后病逝,而三个位辅政大臣当中的杨荣也在两年前去世,杨士奇因为某些缘由辞去了职务,只剩下杨傅一人却已经老迈,王振大权独揽的时机已到。

遭到了多年的镇压,王振必须好好犒赏自己,他一方面在宫外大兴土木开始修建官邸。另一方面将太祖设在后宫中的铁牌摘下,他开始干涉朝廷用人,凡送来银子阿谀奉承的立即得到高升,自己看不顺眼的则遭到打压。

那几年时间,朝堂的风气大变,王振党羽遍布,而英宗则高坐龙椅对他言听计从非常信任,毕竟满朝文武都说王振的好话,皇帝足不出户又怎么知道他权倾朝野呢?

到了正统十四年,蒙古的瓦剌部落向明朝贡献了马匹,可是王振从中作梗,削减马的价格,结果对方大怒,立即开始劫掠边关,一时间九边告急。

其实王振和瓦剌那几年眉来眼去,双方还做着走私生意,所谓上行下效,王振如此,他手下的宦官也偷偷卖国,例如被派遣前往大同镇守的宦官郭敬命人造了大量武器偷偷地卖给瓦剌,如今真变成了养寇自重。

面对汹涌来袭,王振则是过分的自信军事实力,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虽然朝臣海奏规劝,可英宗只信王振,礼部尚书在疏奏中说,“如今秋暑末退,天气炎热,旱气末回,青草不丰,水泉犹塞,士马之用不甚充足。况且车驾既行,四方若有急奏,哪能尽快抵达。其他不测之祸,难保必无。万望皇帝取消亲征之令,另行选将前往征讨。”,英宗驳回。

后来的事史书不绝,几乎人人皆知。那便是大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一下子损失了20万大军,连英宗也被俘了。不过王振的下场并没好到哪去,当英宗被团团围困时,早对这厮看不顺眼的护卫将军樊忠干脆豁出去了,用铁锤将王振击杀,听说脑浆碎了一地。他死后朝廷诛灭其族,余党也纷纷被株连。

标签: 王振明朝

更多文章

  • 孔子一生就说过两句脏话,为何还流传至今?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春秋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孔子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孔丘,字仲尼,现在的人都称他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天下文官祖,万代帝王师。关于孔子的称誉赞语有许多: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春秋社会最博学者之一、圣人等。孔子开创私人讲学风气,相传三千弟子,贤人七十二。孔子对中国两千多年的

  • 作为汉人正统的大明 “辽人”为什么会倒向异族统治下的大清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辽东

    还不知道:明朝辽东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末的辽东战场上,“辽人”是后金(清)与明中央政府争夺的核心所在。作为东北地区的汉族区域群体,“辽人”因长期的边塞生活而具有了特殊的社会性格,也使得他们在明清之间不断游走投机。历史的结果证实,“辽人”与“辽军”这一汉人群体

  • 白莲教组织到底有多可怕 说是“起义专业户”都毫不为过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莲教,元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莲教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民间教派最牛,最厉害,最具杀伤力,毫无疑问肯定白莲教。为什么?因为从元朝到清朝,白莲教都在不断的起义,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历史上的白莲教。白莲教的前身最早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是一种秘

  • 夏侯惇的俸禄不少,为何还经常向公家借银子?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惇,三国

    说到夏侯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范蠡帮助勾践复国后功成身退,以陶朱公之名通过经商成为巨富。此后19年间,他三次用千金之富接济周围的穷苦百姓与困难兄弟,难怪司马迁称赞他是“富好行其德”的人。刘秀的外祖父樊重乐善好施,凡是有穷人向其求助,他都有求必应。临终之前

  • 陈胜能起义成功,是因为得到六国旧贵族势力的帮助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胜,秦朝

    说到陈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陈胜出身贫农,干过长工,是典型的草根。“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与其说是豪迈宣言,更像是无奈的自嘲。后来大雨误期,死刑的压力使他和民兵们不得不选择反抗。此时作为屯长的陈胜不可能想到推翻强秦,他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将

  • 长安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将其改为西安?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安,明朝,朱元璋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西安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点来看看吧。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统一了全国后,建立了自秦朝以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随后,刘邦接受了张良、娄敬等人的建议,将都城建立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集中的关中地区,并将都城命名为“长安”。何谓“长安”?意思是“长治久安”。长安这

  • 南明唯一敢御驾亲征的皇帝,朱以海最终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以海,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朱以海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明朝的都城北京被攻破以后,明朝正式灭亡。但是,逃过清军屠杀的明朝宗室与官员在南方,又重新建立起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南明主要势力有四系王,分别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鲁王监国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键与绍武帝

  • 中国古代的四大奸臣都留下了哪些成语典故呢?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林甫

    作为忠臣的对立面:奸臣,是历史的蛀虫,不仅蚕食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也让历史一次次的改写。回望历史各时期的奸臣,人们无不痛恨,他们既有像和珅一样的贪赃枉法之辈,也有像李林甫一样引胡入关最终引发“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也正因有了这些前危后则,人们总喜欢把这些奸臣的所作所为编写成各种戒言以及成语,目的也是让

  • 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朝官员的俸禄标准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官员,俸禄

    还不知道:宋朝官员俸禄标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热播电视剧《清平乐》里有这样一幕:范仲淹被贬黜时,曾经与晏殊进行过一番谈话。谈话时,范仲淹主动提到自己的俸禄,说:“我官位不高,一年的俸禄却有三十万钱。一亩中等土质的田地,丰年可得一斛粟,卖三百钱,三十万钱便是千亩

  • 5岁封王9岁被赐死,刘子鸾死前一句话流传至今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子鸾,南北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子鸾。《诗经》里面盛有过这样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简单来说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皇帝的,有权利处置国内所有东西,包括大臣们的生死。所以皇帝的子嗣,从出生开始就可以享受到远超常人的荣华富贵。不过,出生在皇宫里面,并不一定就是好事。只有得到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