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邦临终前下令处死樊哙,樊哙的家人后来结局如何?

刘邦临终前下令处死樊哙,樊哙的家人后来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6 14:40:39

樊哙乃是刘邦同乡,是最早跟随刘邦起兵的绝对嫡系,甚至还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然而当刘邦于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平定英布叛乱归来后,却在临终之际命令陈平和周勃杀掉樊哙。那么,刘邦为何要下令处死樊哙,而樊哙的最终命运又是如何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为确保刘盈能够坐稳皇位,刘邦晚年可谓费尽心思

刘盈作为刘邦的嫡长子,本是西汉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由于其性格太过仁弱,在西汉初年复杂的环境中,却很难坐稳皇位。为此,刘邦曾一度打算易储,但当易储计划失败之后,刘邦为了刘氏江山,只能想尽办法为刘盈铺平道路。

由于刘盈的性格问题,无论是面对朝中的开国功臣,还是面对外部诸多的异姓、同姓诸侯王,都极容易形成“主弱臣强”的局面,而无法坐稳皇位。在皇帝仁弱的情况下,想要确保皇位稳固,便必须确保朝廷势力平衡,因此吕后的重要性便体现了出来。

吕后在易储事件中,体现出了极强的政治手腕,而在之后处理异姓王之时,则又体现出了其心狠手辣的一面。作为刘盈的生母,颇有才智而又手段强硬的吕后,无疑可以成为刘盈的一大助力,完全可以帮助其稳固皇位,这也是刘邦明知吕后心狠手辣,不仅将其留下,而且还允许其参与朝政的重要原因。通过称帝后的一系列精心布局,刘邦最终实现了“朝中内廷、外廷相互牵制,外有刘氏诸王为屏障”的平衡局面。

不过,刘邦虽然希望吕雉帮助刘盈坐稳皇位,却又不愿意吕氏集团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刘氏江山。于是,刘邦虽然明知贯高刺杀自己与赵王张敖无关,但还是将其废为了宣平侯,原因便在于他的妻子是鲁元公主。解决了诸侯王问题后,刘邦还必须解除吕氏的军权。

刘邦为何要下令处死樊哙,只是源于樊哙的吕氏烙印

吕后虽是一介女流,但其家族在西汉初期的势力却不可小觑,吕雉家族大概率为原齐国贵族后裔,且在当地拥有极高的声望,否则不会在刘邦刚刚发动起义之后,吕雉的兄长便在山东单父发动了起义,并在之后协助刘邦推翻了秦王朝,并赢得了与项羽的战争。

由于长期征战,西汉功臣之中有不少都带有明显的吕氏烙印,仅被明确标识为吕泽部下的,便有阳都侯丁复、曲成侯蛊逢(《汉书》作虫达)、都昌侯朱轸、阳夏侯陈豨、东武侯郭蒙、信武侯靳歙、阳陵侯傅宽、阿陵顷侯郭亭、博成侯冯无择、成陶侯周信等人,其中丁复、蛊逢等更是位列十八功侯。

根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的记载,樊哙领兵出征之后,行军速度极为缓慢,面对这种反常的现象,当时便有人对刘邦说,“樊哙跟吕后串通,想要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可要加以提防啊!”正是由此,引起了刘邦对樊哙的猜忌。

樊哙虽然是最早跟随刘邦的嫡系,但他的妻子却是吕雉的亲妹妹吕嬃,身上带有明显的吕氏标签,一旦自己去世,谁也不敢保证樊哙是否会彻底倒向吕雉。作为一位帝王,刘邦临终之前最为重要之事,便是确保刘盈能够顺利继位,在此期间根本不允许出一点纰漏。

为了彻底杜绝吕氏在军方的势力,更为了彻底解决去世之后的隐患,刘邦在自知时日无多的情况下,他不敢赌、也不能赌樊哙的忠心,只能狠心将樊哙除去。

樊哙因陈平的私心逃过一劫,“诸吕之乱”后樊哙嫡子被杀

在开国帝王之中,刘邦的能力或许不是最为出众的,但其却颇有识人之明。“病榻问相”之时,刘邦对陈平和周勃的评语是“陈平智有馀,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也就是说,陈平虽然智谋出众,但却颇有私心,这便是其难以独当大任的原因,而周勃虽然忠心,却少有主见。

而在处死樊哙这件事上,事情的发展恰好印证了刘邦对陈平和周勃的评语。陈平和周勃虽然接了刘邦的诏令,但陈平却留了个心眼,途中便对周勃说道,“皇帝如今在气头上,可樊哙毕竟是皇亲国戚,如果我们真的杀了他,将来皇上后悔了又该怎么办?”而周勃很快便被陈平说服了。

为了给自己留下一丝回转的余地,陈平和周勃抵达军营之后,并未按照命令杀死樊哙,而是将樊哙绑缚之后交由陈平押回长安,而周勃则接管了军队,继续前往燕地平叛。而就在陈平压着樊哙返京途中,便收到了汉高祖刘邦驾崩的消息。

于是,陈平连忙赶回长安,跪倒在刘邦灵前,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这显然是在向吕后表功,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随即释放了樊哙,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而陈平也逃过一难。

虽然刘邦精心布局,但由于一系列的变故,朝廷平衡还是被迅速打破,吕雉得以掌握大权。在吕雉掌权期间,樊哙作为其亲妹夫,荣华富贵自然不受影响,直到孝惠帝六年(前189年)去世,终年53岁。

吕雉去世之后,“诸吕之乱”爆发,吕雉、吕嬃的亲属大量被杀,樊哙的妻子吕嬃和嫡子樊伉也因此被杀,但其庶子樊市人却并未受此影响,而且继承了舞阳侯的爵位。樊市人死后,其子樊他广继承爵位,但却于汉景帝时期因谗言而被废为庶人,国除。

不过,到了汉平帝时期,汉平帝又打算恢复樊哙后代的爵位,但当时樊哙的宗家已经绝嗣,汉平帝便封樊哙的玄孙之子樊章为舞阳侯,食邑千户。

标签: 刘邦汉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的反叛之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他为什么没有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曹魏

    说到司马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司马懿一直都被冠上了“谋权篡位”这样的名头,很多人形容他的时候,甚至用上老谋深算,熬死曹家三代人这样的形容,但是要知道,司马懿怎么可能知道自己能熬死曹家的三代人?尤其是曹叡的时期,他年纪渐长,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死了,他怎么可

  • 古人的姓、名、字各有什么含义呢?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姓氏

    中国姓氏相关的文化源远流长,姓、名、字都有各自的含义,今天趣历史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这几个称呼的来历。“姓”这个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当时的社会是母系氏族,“姓”代表一个部落的和首领部落的名称,原始社会中繁衍是第一要务,而能生育的女性自然地位会很高,中国上古有八大姓,分别为:姬、姚、妫、

  • 王莽的女儿是如何成为孝平皇后的?她最后的死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孝平皇后,新朝

    孝平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王莽我们都知道,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了。王莽篡汉,但是最终还是不敌刘秀重新建立起新的汉朝,但是王莽最出名的莫过于关于他到底是不是穿越人士的讨论了。而历史上,王莽的女儿成了汉朝一位皇帝的皇后,这个皇帝是谁呢?为什么王莽在历史上留下的

  • 古代皇帝下嫁女儿给大臣 他们为何会如此害怕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下嫁公主,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电视剧里经常会演,某某大臣立下了不世功勋,皇帝为了表示嘉奖把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功臣的儿子,双方结为亲家。大臣则乐得合不拢嘴,双方高高兴兴的把婚礼办了,从此大家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洞房花烛夜这!是!假!的!在真实的历史上,要是皇帝真的赐婚给哪位

  • 古代的纸最初只能皇室使用,后来是如何进入百姓家中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

    做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纸,最初属于皇家特供物品,老百姓是不能随便用的。纸的发明最初起源于养蚕织丝,古人取上等蚕茧抽丝织成丝绸,剩下的所谓恶茧、病茧通过漂絮法,在篾席上取残絮制成丝绵。漂絮次数增加,篾席上就会积累一层纤维状的薄片,晒干之后,就可以当做纸写字了,这种纸数量很少,造价高,因此很难大批量生产。当

  • 李自成的死法有多奇葩?他是怎么被村民杀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明末

    李自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李自成最后是怎么死的,在民间有一种说法是李自成因为兵败,大势已去,最终自杀了。这种说法在民间可以说是传播非常广泛的,很多人都表示深信不疑。其实自信想想的话也却是很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古至今,王者的结果无非就两种,赢了的为王,败了的

  • 陆游在仕途上经历过哪些坎坷?探索陆游仕途之路的五起五落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陆游,南宋

    说到陆游,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我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肯定都学过陆游的诗。陆游生于北宋灭亡前夕,因为年少深受爱国思想教育,所以陆游长大后一直想为国效力。但陆游的仕途之路却称不上顺利,期间更是一度五起五落,令人无何奈何。宋高宗时期,陆游

  • 司马昭也算有勇有谋,司马懿为什么没选择他?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昭,三国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性格比司马师要更沉静一点,更具有政治谋略一点,更像一个政治家。说起来,司马懿选择是司马昭而不司马师当接班人,似乎更恰当一点。那么,为什么司马懿最终选择了司马师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觉得司马懿最终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 宋万是梁山的开山元老,为何却非常没有存在感?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宋万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受到了很多读者的热爱,大伙对于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生活,好不羡慕,他们之所以能够抵抗住官军的数次围捕而逍遥自在,这和梁山好汉自身的本事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108人的职业,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将军,有医生,有道士,有猎户,有马贩子,有小偷,反倒号称农民起义的众人,

  • 康熙点名要见乾隆生母,背后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清朝

    在康熙晚年生活中,聪明伶俐的乾隆给康熙带去了许多欢乐,乾隆大胆、懂事,文武全才,给康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也成了雍正夺嫡路上最有力的法宝。弘历围猎险被大熊所伤,康熙点名要见乾隆生母康熙61年8月,康熙带队伍进行围猎,一枪击中大熊,大熊倒地后许久都没有起来,康熙就想让弘历去补上一箭,博得“初围获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