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司马昭也算有勇有谋,司马懿为什么没选择他?

司马昭也算有勇有谋,司马懿为什么没选择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35 更新时间:2024/1/8 15:14:55

司马师司马昭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性格比司马师要更沉静一点,更具有政治谋略一点,更像一个政治家。说起来,司马懿选择是司马昭而不司马师当接班人,似乎更恰当一点。那么,为什么司马懿最终选择了司马师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我觉得司马懿最终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有以下一些考虑。

一、避免内部纷争。

司马懿虽然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权力,后来又打击了以王凌为首的反对者,还把曹魏皇室大都监控起来。但整个曹魏依然很不太平。反对司马家族,想把司马家族搞下来的人,依然非常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司马家族内部再出现纷争,肯定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司马家族的人,只有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保住权位不倒。

传位给司马师,显然是加强内部团结的重要措施。一来,司马师是嫡长子。嫡长子是天经地义的接班人,传位给嫡长子,其他儿子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若传位给次子司马昭,司马师肯定不服。只要儿子们有人不服,内部就会闹分裂。

还有一点,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懿传位给司马师,司马师去世后,最终肯定是司马昭接班。也就是说,司马昭其实并不着急。不着急,他就绝对不会起来反对司马师,而且还会一心一意地帮助司马师打江山。因为他这样做,其实就在为自己打江山,只不过先储存在那里而已。

二,延续发展策略。

司马懿夺取曹魏江山,可以说下的是一盘大棋。下急了和下缓了都不行。他知道江山不是在他那一代能够夺得的。甚至在他儿子那一代,也不一定能够夺得。所以这棋路绝对不能乱。

司马懿已经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保卫政权。要想保卫司马家族的政权,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严厉打击,第二步是拉拢服帖。

司马懿夺政权的办法,和曹操是不一样的。曹操当年在当了丞相以后,没有人和他争位。那些人才,大都是他选拔起来归附于他的。也就是说,他在曹魏国内是没有什么敌人的,敌人都是外部的诸侯。曹操在国内不需要进行严厉打击。

司马懿不一样,司马懿的政权一开始都是夺过来的。要是不进行严厉打压,刚夺取不久的政权,肯定很容易就被政敌给推翻。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性格刚强,敢作敢为的司马师,肯定比司马昭更恰当一点。

等到司马师严厉打压,把政敌都打压下去以后,司马家族可以再进行第二步,实施仁政,拉拢更多的人。而这个工作,司马昭会更恰当。

(后来,晋朝建立以后,司马家族因为封赏了不少人,造成了权力分散,最后造成全国性动乱,这显然是把二步棋下过了的缘故。)

三、功劳决定地位。

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位的过程中,司马师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

当年司马懿父子是分工合作,完成这一场大戏的。司马懿负责装病,把病装得越重越好。而司马师就负责“蓄养死士”,拉拢其他愿意跟着司马家族干的大臣。拉拢大臣这件事,司马昭也可以干,但是“蓄养死士”这件事,就只是司马师一个人干的,最后也是司马师组织起来的,所以说司马师的功劳最大。

同时,司马师在征战过程中,所立的功劳也最多。他在朝廷中所任的官职,也比司马昭大。

既然司马师功劳大,职位高,他接司马懿的班,司马家族里的人没有意见,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参考资料:《晋书》《三国志》)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性格比司马师要更沉静一点,更具有政治谋略一点,更像一个政治家。说起来,司马懿选择是司马昭而不司马师当接班人,似乎更恰当一点。那么,为什么司马懿最终选择了司马师呢?

我觉得司马懿最终选择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有以下一些考虑。

一、避免内部纷争。

司马懿虽然通过高平陵政变夺取了权力,后来又打击了以王凌为首的反对者,还把曹魏皇室大都监控起来。但整个曹魏依然很不太平。反对司马家族,想把司马家族搞下来的人,依然非常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司马家族内部再出现纷争,肯定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司马家族的人,只有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才能保住权位不倒。

传位给司马师,显然是加强内部团结的重要措施。一来,司马师是嫡长子。嫡长子是天经地义的接班人,传位给嫡长子,其他儿子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若传位给次子司马昭,司马师肯定不服。只要儿子们有人不服,内部就会闹分裂。

还有一点,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懿传位给司马师,司马师去世后,最终肯定是司马昭接班。也就是说,司马昭其实并不着急。不着急,他就绝对不会起来反对司马师,而且还会一心一意地帮助司马师打江山。因为他这样做,其实就在为自己打江山,只不过先储存在那里而已。

二,延续发展策略。

司马懿夺取曹魏江山,可以说下的是一盘大棋。下急了和下缓了都不行。他知道江山不是在他那一代能够夺得的。甚至在他儿子那一代,也不一定能够夺得。所以这棋路绝对不能乱。

司马懿已经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保卫政权。要想保卫司马家族的政权,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严厉打击,第二步是拉拢服帖。

司马懿夺政权的办法,和曹操是不一样的。曹操当年在当了丞相以后,没有人和他争位。那些人才,大都是他选拔起来归附于他的。也就是说,他在曹魏国内是没有什么敌人的,敌人都是外部的诸侯。曹操在国内不需要进行严厉打击。

司马懿不一样,司马懿的政权一开始都是夺过来的。要是不进行严厉打压,刚夺取不久的政权,肯定很容易就被政敌给推翻。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性格刚强,敢作敢为的司马师,肯定比司马昭更恰当一点。

等到司马师严厉打压,把政敌都打压下去以后,司马家族可以再进行第二步,实施仁政,拉拢更多的人。而这个工作,司马昭会更恰当。

(后来,晋朝建立以后,司马家族因为封赏了不少人,造成了权力分散,最后造成全国性动乱,这显然是把二步棋下过了的缘故。)

三、功劳决定地位。

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位的过程中,司马师的功劳无疑是最大的。

当年司马懿父子是分工合作,完成这一场大戏的。司马懿负责装病,把病装得越重越好。而司马师就负责“蓄养死士”,拉拢其他愿意跟着司马家族干的大臣。拉拢大臣这件事,司马昭也可以干,但是“蓄养死士”这件事,就只是司马师一个人干的,最后也是司马师组织起来的,所以说司马师的功劳最大。

同时,司马师在征战过程中,所立的功劳也最多。他在朝廷中所任的官职,也比司马昭大。

既然司马师功劳大,职位高,他接司马懿的班,司马家族里的人没有意见,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标签: 司马昭三国

更多文章

  • 宋万是梁山的开山元老,为何却非常没有存在感?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宋万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受到了很多读者的热爱,大伙对于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生活,好不羡慕,他们之所以能够抵抗住官军的数次围捕而逍遥自在,这和梁山好汉自身的本事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108人的职业,可谓是五花八门,有将军,有医生,有道士,有猎户,有马贩子,有小偷,反倒号称农民起义的众人,

  • 康熙点名要见乾隆生母,背后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清朝

    在康熙晚年生活中,聪明伶俐的乾隆给康熙带去了许多欢乐,乾隆大胆、懂事,文武全才,给康熙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也成了雍正夺嫡路上最有力的法宝。弘历围猎险被大熊所伤,康熙点名要见乾隆生母康熙61年8月,康熙带队伍进行围猎,一枪击中大熊,大熊倒地后许久都没有起来,康熙就想让弘历去补上一箭,博得“初围获熊”的

  • 如何评价朱高熙?他最后的结局有多悲惨?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朱高煦,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高煦的故事。说到朱高煦其实这个人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很有故事的,传说啊,传说这个人最后竟然被明宣宗做成了“瓦罐焖鸡”,我的天啊,这也太惨了吧,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在历史上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真正的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此

  •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他对于契丹是怎样的态度?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李存勖,后唐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存勖的故事。李存勖是后唐开国皇帝,唐末著名军事家。李存勖一生骁勇善战,深谋远虑,在担任晋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梁,还有北方契丹。当时契丹人的战力十分强悍,但李存勖却能从中胜绩连连,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虽然李存

  • 当过囚犯做过皇帝,朱祁镇的一生有多戏剧性?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祁镇,明朝

    明英宗朱祁镇是朱瞻基的长子,是明代历史上第一个有两个年号的皇帝,其一生跌宕起伏。第一次称帝时,年幼的朱祁镇只有九岁,年号正统。由于年纪过为幼小,先皇早亡,朝政大事由多由张皇后把持,即当时的太皇太后。后发生土木堡之变,他的弟弟朱祁钰称帝。在经历多重变故后,朱祁镇又回到了朝廷中,但是当时的皇帝怎么可能愿

  • 古代没有羽绒服怎么保暖呢?你低估了古人的智慧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宋朝

    每当快进入腊月的时候,现代人都会窝在空调房中不出门,人们可能会想没有空调该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寒冬?可是在古代,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棉花也直到元朝才传入中国,甚至还没有全球变暖,那古人是如何度过这漫长的冬天,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超智慧了。在春秋时期就有一种燎炉被用于保暖。宋代孟元老所作的《东京梦华

  • 孙权的开明程度是三国之最吗?晚年时的他依旧如此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东吴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孙权的故事。东吴一直都是被称为“人和”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孙权处事比较大度开明,使得东吴上下长期以来人心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大家始终还是能团结到一起。以至于曹操也非常欣赏孙权的性格,虽然刘备也

  • 工作狂雍正皇帝,他有哪些私人的小爱好?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雍正的故事。康熙、雍正、乾隆应该算是清朝最出名的三位皇帝了,其实这三位皇帝也挺有个性了。今天就先为大家讲讲雍正皇帝有哪些兴趣爱好,我们都知道乾隆喜欢在各种名画上签名,虽然他自己也写了很多诗,只是都不怎么

  • 清朝小伙的辫子有多脏?他们多久洗一次?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清朝

    韩菼是清朝官员,他曾在《江阴城守纪》中写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清朝,不按规定剃发就会被处死,俗称“剃发令”。1645年,清顺治皇帝发布了剃头令,规定任何人都必须剃发,不得以任何借口来躲避剃发,拒不剃发的只有死路一条。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在入关前,都是游牧民族,在草原上随时迁徙,没有固定

  • 揭秘辽朝组建的两支奇葩军队:“怨军”与“瘦军”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辽朝

    辽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由于他是位亡国之君,自然要享受传统史学家们给亡国之君的准备好的一套评价,于是天祚帝在后世的史书之中必须并且只能是以残暴不仁、昏庸无能的形象出现,当然,是否属实已经很难得到验证了。不过,从天祚帝在辽朝被女真攻灭之前组建的两支奇葩军队来看,这位皇帝最起码颇有些天马行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