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太祖生前为何没有立太子?赵光义为何能登基称帝?

宋太祖生前为何没有立太子?赵光义为何能登基称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74 更新时间:2024/1/23 14:41:45

赵光义,即宋太宗,本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1年。在位期间,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光义,原名赵匡义,为了避讳自己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姓名而改名。纵观中国封建帝王历史,凡是庙号太宗的皇帝,貌似都存在各种问题被人诟病,例如汉太宗就不是顺位继承,而是大臣发动政变,把他葱藩王封地拉上皇位的;

例如唐太宗是发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斩杀两位兄弟之后才获得的皇位继承权;又例如宋朝后面的明朝太宗朱棣还是一位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而今天所讲的主角赵光义也是一位太宗皇帝,不过因为他的身份与前面所讲的几位都不相同,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并不是儿子,因此宋太宗赵光义登上皇位就是带着神秘色彩的经典历史故事。

宋太祖生前为何没有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1,五代十国的历史传统

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王权更迭如同走马观花,当时的各个政权都没有明着立太子,而赵匡胤成立宋朝之时,五代十国的乱世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整个大环境依然被五代十国的政治影响实际笼罩,即使赵匡胤是一代传奇君王,也没有想着立马为这个做出不一样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宋朝初立之时,宋朝只能说是最大的割据势力,不能保证自己的王朝能统一并延续下去,所以不立太子反而更好。

2,政权不稳定

宋朝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基本平定南方,但是依然还存在残余势力和北汉、吴越,同时还有外部的辽国契丹族虎视眈眈,这些都是影响宋朝稳定的关键因素,而赵匡胤的儿子当时还未成年,如此情形之下,不立太子是正确的选择。

加上五代十国乱象之下各种至亲相残的黑幕,宋太祖对立太子这件事情应该存在担忧。

赵光义为什么能登基为帝

1,因为赵匡胤生前没有立太子

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是最为重要的继承方式,但是这个制度在王权面前其实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要有实力,谁强谁说话算数,既然赵匡胤没有立太子,而赵光义作为当时最有实权的亲王,又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

而且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其实就是没有从法律上立下太子,那么一切皆有可能,更何况在唐朝时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因为无法掌控局势,被太监集团扶持他的亲叔叔成为下一任皇帝,庙号唐宣宗-李忱。

虽然这个唐宣宗是非正常继位,但是宦官集团敢这样操作,就说明从当时法理上是完全行得通,既然如此,赵光义作为皇帝亲弟弟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也一样拥有继承权。

2,赵匡胤重用赵光义的政治信号

虽然赵匡胤在生前没有说过任何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的话,但是赵匡胤对赵光义的重用,让身边大臣们有着一种认为赵匡胤要传位给赵光义的信号。

赵匡胤赐封赵光义这位晋王作为开封府府尹,这个不就是一个官职吗,有什么信号传递?如果放在其他朝代也许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很多掌权者不愿意明着册立储君,但是会隐晦的决定继承人,其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立亲王作为首都的行政一把手;

例如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此后唐朝的尚书令一职成为高高在上的摆设,自李世民之后,只有唐德宗李适在成为皇帝之前担任过此职位,而且当时他还没有被立为太子,由此可见当时是唐代宗决定他为接班人所以才这样做的。同理,宋朝当时的开封府府尹也是具有这样的政治含义。

赵匡胤生前一直倚重赵光义,对赵光义的重用远超于一般古代帝王对自己亲弟弟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表现给麾下众大臣信号就是认为赵匡胤非常信任赵光义,既然是先帝如此信任的弟弟,又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完全应该支持赵光义成为新的君主;

而另一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虽然拥有一个仅次于封王的官职,但实际上作为一个26岁的皇帝长子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因为赵匡胤从未真正重用过自己的这个继承人,只是不断地给加封官职。

如此一来,赵德昭在大臣心中没有威信,这样的情况平时也许没有什么,但是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就会成为掉链子的关键。因此,赵光义能继承皇位,与赵匡胤生前对赵光义的信任度是分不开的。

3,赵光义自身的硬实力

首先,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亲弟弟,能够一直受到皇帝哥哥的重用,说明赵光义非常有能力和实力,因为赵匡胤用人是特别注重能力的,不可能重用一个废物。

其次,在赵匡胤去世之时,五代十国的乱象还未结束,而当时乱象之下,大家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强者为王”,这样的态度在宋朝当时依然备受大臣们的认可,不然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也不能那么顺利。

因此赵光义作为赵匡胤去世之后,大宋王朝最具影响力的亲王,很自然地得到诸多大臣的支持,从而赵光义成为宋太宗。

其三,赵德昭因为没有什么实力体现,作为跟随赵匡胤打江山的大臣们当然愿意跟随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强势君王,而不愿意去侍奉一个不知道怎么样的年轻主子。

毕竟大臣们也是与赵光义有着过命的革命友谊,对赵光义的实力非常清楚,他们更希望通过赵光义的领导实现更为宏大的目标。

4,历史上所记载的“金匮之盟”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赵匡胤和宋朝前期的重臣赵普召至病榻前,杜太后首先是问赵匡胤,问他对于自己获得天下的原因是怎么认为的,而赵匡胤看着病恹恹的母亲,想着要宽慰杜太后,就说是父母亲的恩养和教育才有他的今天。

但是杜太后完全不接受自己儿子的安慰之言,而是非常直接地说了一句,是因为柴家是孤儿寡母没有什么威信,所以被你钻了空子,因此你不能让自己也重蹈覆辙,应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然后再由弟弟传给你的儿子。

当时赵匡胤竟然答应了下来,赵普作为见证人,把这个约定记录在册放在一个金匮之中保存,因而称之为金匮之盟。后来赵光义在继位好几年之后发生继位的非法性谣言,于是赵普站了出来,把金匮中的约定宣告天下,所以才平息这个闹剧。

(经常关注宋朝历史的朋友应该还知道有一个野史的说法,即烛影斧声,但是这个完全是野史逸闻,所以就不在此赘述)

赵匡胤儿子的下场

赵匡胤一生共有四个儿子,不过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很早就身亡了,只有二子赵德昭与四子赵德芳长大成人,而自己父亲的皇位被叔叔继承,这两位对皇位有着法理性威胁的侄子是怎样的结局?

赵德昭的下场,赵光义在稳定王位之后,立马着手统一战略,很快征服吴越和漳泉政权,接着又消灭了北汉政权,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

于是赵光义决定一鼓作气向辽国发起进攻,希望收回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但是事与愿违,赵光义惨败,并且自己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而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直接计划拥护赵德昭即位。

在事情还在筹备当中之时,赵光义突然安全归来,并且对赵德昭说了一句:“反正你自己要做皇帝了,等你登基之后自己再做赏赐吧!”

因为当时宋军大败,又听闻皇位不稳,赵光义完全没有要赏赐苦战的军队,但是心地善良的赵德昭提出应该犒劳三军,所以赵光义说出这句话,而赵德昭听后默默地回道家中自杀了!

第二,赵德芳的结局在历史上就记载几句话,说赵德芳在自己兄长去世的第二年也依然病逝,时年二十三岁。至此,宋太祖仅存的两个儿子也是英年早逝,留给后世之人无尽地传说。

综上所述,宋太宗赵光义能登上皇位,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和他自身的实力所决定的,至于野史上的各种说法,无法得到有效的查证,所以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标签: 赵光义北宋

更多文章

  • 马嵬之变中,李亨完全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嵬之变,李亨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或“马嵬之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旧唐书》记载,在安禄山起兵造反初期,李隆基就曾经准备让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并“监抚军国事”。但当时“国忠大惧

  •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为什么要带上大龄妇女?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郑和下西洋,明朝

    据历史记载,郑和的船队规模极大,遮天蔽日,仅士兵就有上万人。郑和出发前会准备大量的物资,并且还会带上大龄妇女,这是为何呢?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大龄妇女各方面经验丰富。那是个男耕女织的时代,男人出力、打仗是好手,但若说让男人缝缝补补,怕是太难为人了。郑和船队人数众

  • 历史上真实的官渡之战是什么样的?过程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官渡之战,汉朝

    官渡之战,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冷兵器时代,一场大战往往都是旷日持久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一阵冲啊杀啊就结束了。比如三国时期著名的官渡之战,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一直到十月,共历时9个月,这还不包括前期准备时间。袁进曹退

  • 宁夏之役有哪些特点,能入选万历三大征?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万历三大征,宁夏之役

    宁夏之役有哪些特点,能入选万历三大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万历三大征的第一役宁夏之役,持续时间大约半年之久,耗费银两几乎二百万两纹银。宁夏之役的起因于党馨与哱拜的个人矛盾,被哱承恩等人挑拨引起。这场战争与其后的抗倭援朝鲜战役和播州之战

  • 古代妃子在侍寝皇帝时 妃子需要遵守哪些规则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妃子,侍寝

    还不知道:古代妃子侍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妃子在伺候皇帝时除了不能发声,还要忍受3点,其3最残忍。古代的女子身份地位是比较低的,所以女子从出生的时候起,一辈子都需要依附他人,待字闺中的时候,事事听从父母的安排,出嫁之后听从丈夫和公布婆婆的教导。甚至丈夫死了之后还

  • 诸葛瑾和诸葛亮兄弟俩有来往吗?他们有很好的士族门风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诸葛瑾,诸葛亮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先秦时期到汉、魏晋,封建统治的根基

  • 汉献帝曾经两次谋杀曹操 曹操为何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献帝,曹操

    对汉献帝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献帝不堪凌辱,两次谋杀曹操,曹操为何不反杀?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下对汉朝中央政权的

  • 蜀汉灭亡时是什么场景 刘禅的子女又是什么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蜀汉,刘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蜀汉灭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灭亡时有多惨烈?刘禅的7个儿子和2个女儿,最后结局如何?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禅被司马昭抓到魏国以后,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的名言。从此以后,不少人都认为这个亡国之君胸无大志,只懂得贪图享受。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

  • 上官小妹: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一生被困深宫中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上官小妹,西汉

    上官小妹,即孝昭上官皇后(前88年-前37年),汉昭帝刘弗陵皇后,上官安与霍氏之女,外祖父是大将军霍光。年仅十五岁,就尊为太皇太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皇太后。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汉朝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汉朝时期有个人,虽不是皇帝,却有很多皇帝

  • 关羽和张辽都有着辉煌的战绩 张辽为何没有关羽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羽,张辽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关羽和张辽都是万人敌,都有辉煌战绩,为什么张辽没有关羽出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 罗贯中同志浓墨重彩、巧装打妆了关云长。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不仅是刘备的义弟,还是蜀汉五虎上将的首位。他形象威武:骑赤兔马,用青龙偃月刀。十八路诸侯聚义,他力斩华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