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孙策去世后,周瑜为什么没有把握机会自立为王?

孙策去世后,周瑜为什么没有把握机会自立为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056 更新时间:2024/1/27 14:08:19

说到周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庐江舒县人。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不仅长相非常帅气,而且才智也很过人。在他21岁的时候就起兵跟随着江东“小霸王”孙策奔赴疆场,短短几年时间,江东六郡就被他所平定,成为了江东的创业功臣,也为后来的东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就在江东正在步入鼎盛之时,江东主公孙策遭到刺客暗杀,临终前将江东大业交给了弟弟孙权,她对孙权说过一句话:“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而与此同时还将老臣张昭叫到身边说了一番话:“如若仲谋不能任其事,君可取而代之!”

而孙权面对这次哥哥将江东大业交给自己的时候心有余悸,因为孙权觉得周瑜在江东的影响力仅次于哥哥孙策,自己没有为江东出过一分力,没有半点功劳可言,也不会有人甘愿听从他的命令。恰巧相反,如果要是让周瑜上位,他是江东的首要功臣之一,又是收服江东六郡的代表。他若做江东的“掌门人”回比自己更合适。

但是周瑜的做法却让人意想不到,他听说前任主公薨逝,马上赶回去奔丧,并且还甘愿留在新任主公孙权的身边辅佐,更是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说到这里,大家肯定觉得很奇怪,也会有有疑问,为什么周瑜不趁机自立门户呢?难道他的野心不够吗?其实并非如此,周瑜其实有想要自立的想法,可江东有三人他无法搞定,而且还有点害怕。

第一位:托孤重臣张昭

张昭字子布,他是徐州人,早年间因战乱逃往扬州避难。后来被孙策招募,孙策在江东创业之时,发现了张昭的才华,便任命他为长史,总览军中文武之事。张昭也不负所托,只要事情是经过他的手处理,都会办得很漂亮。因此,江东基业很大一部分都是张昭的贡献。所以,孙策当年被暗杀时,才会将江东的内政交给他处理。

虽然张昭只是负责内政,但是他在军队中的威望不亚于周瑜。为什么说张昭一个文臣的威望能跟一个武将差不多呢?只因为孙权当时托孤时的一句话,那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孙仲谋不能胜任江东之主,那么还请子布取代他,保住江东基业。可见这句话的意思,如果张昭没有武力的支持,那么他跟孙权没什么两样,所以,这句话就能看出来张昭不仅是文官,他同时还是一位在将士心中的武官。如果周瑜要是动歪脑筋,张昭也不会容忍他!

第二位:三朝元老程普

程普字德谋,天下大乱的时候投奔孙坚,跟随孙坚平黄巾败董卓,立过无数功勋。论其功勋,江东无人能比,更在周瑜之上。自孙坚死后,他又跟孙孙策平定江东之乱,成为了江东立功最多的名将。虽然孙策临终前告诉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但是要论军中影响,周瑜远远比不上程普。

就拿当时的赤壁之战来说,周瑜沙场点兵,作为副将的程普不服周瑜,点兵的时候不到场,然而周瑜一点办法没有,不仅不敢处置他,反而还要亲自去拜访。如果周瑜当时处置程普,必定会引起军中不满,为了避免军中大乱,周瑜只好委曲求全亲自拜会以收买人心。可见,程普在军中的威望要比周瑜高出很多。如果周瑜想要自立,第一个反对的也会是程普。因为程普本就不服周瑜,周瑜想要自立,就必须要过程普这一关。

第三位:江东“掌门人”孙权

孙权字仲谋,从小的时候他就有“神童”的称号,而且机智过人。在孙坚被刘表手下的黄祖埋伏射杀之后,尸体被刘表所得。当时的孙权仅仅只有9岁,他就敢只身前往刘表刘表营中索要父亲的尸体,而且尸体被他完好无损的带了回去。可见孙权的胆子和谋略不是一般人能够所想到的。后来,孙权常伴哥哥孙策左右,经常孙策的内部决策都会有孙权的参与,孙策渐渐觉得自己不如孙权。而当孙策遇刺临终前曾经对孙权说过:自己带兵打仗比你厉害,要是管理江东,自己却不如你。由此可以看出孙权的才能都让孙策自叹不如,更何况身为孙策连襟的周瑜,他有怎能不知道孙权的能力。所以,孙策死后,十八岁的孙权上位,周瑜没把握能够战胜这个十八岁的少年,也就不会自立门户了!

标签: 周瑜东吴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这个职位?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禅,蜀汉

    说到刘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在后人眼里,刘禅始终给人一种弱智无能的感觉,因此千年来把“扶不起来的阿斗”来比喻一个人无能。而诸葛亮却成了三国时智慧的化身,智斗司马懿,七擒孟获,甚至还研制了木牛流马,妙计接连不断。诸葛亮简真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而这些印象都大

  • 公孙衍:被秦国排挤后,入魏为官一生抗秦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公孙衍,战国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历天下,企图依靠自己的才学,获得君王认可,建功立业从而名扬天下的士子众多。这众多的士子学者,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法家、兵家和部分纵横家为代表的一统派,他们效忠一国,通过自己的才学希望帮助国家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这类士子基本选择了秦国和齐国这两个当时的一流大国,另一类是儒家

  • 吴国政权奠定者之一的孙策,他的正妻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策,东吴

    孙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很多人可能对三国时期的大乔和小乔感到好奇,然而史书上对她们的记载非常至少,仅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毕竟在那个年代,她们可以说并不属于重要人物,能够在书中出现已经是荣幸了。很多人知道大乔嫁给了孙策,而小乔嫁给了周瑜,但是对于孙策的正室却并不熟悉,很

  • 三国时期,诸葛三兄弟是如何掌控三国局势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三兄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三国时代,虽然是三分天下的局势但是能改变整个国家命运的人也就那么几个,古代能被称为世家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而草根出身的人才就少之又少了。不过三国里还是有草根出身的家族却改变了一个国家的事例,那就是诸葛家了。诸葛亮、诸葛瑾和诸葛

  • 袁术到底有什么底气和本事在当时称帝?为何他很快就落幕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术,东汉

    袁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时期的袁术是袁绍的弟弟,虽然不同的书中记载的他们是不同的兄弟关系,这些暂且不管,总之他们二人是兄弟。这个袁术不同于袁绍,是正经的嫡子,在袁氏家族中的身份地位比袁绍高了很多个档次。公元197年,袁术也曾建国称帝,但是没过多久就被灭掉了。

  • 郭嘉在曹操的心中是怎样的地位?曹操为什么一直没有提拔他?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郭嘉,曹魏

    郭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时期的郭嘉,是曹操手下非常信任且非常重要的一位谋士,曹操甚至想过要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郭嘉,可见曹操对他的重视与信任,尽管郭嘉英年早逝,也依然没有动摇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但是这样一个人物,跟随曹操十多年,曹操却没怎么给他升职,郭嘉也没有

  • 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真的是钓鱼执法吗 朱元璋既然发了金牌为何还要杀他们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免死金牌

    还不知道:朱元璋的免死金牌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丹书铁券,也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免死金牌”,是古代帝王们赐给大臣的最高荣誉。大臣一旦得到它,其本人、家族乃至后裔便等于有了免死的护身符,即便是将来有朝一日王法临头,也可让刑罚不沾其身。这种功能,是黄金万两都难以相提并

  • 清朝的后妃制度是怎样的?皇帝为什么要定期选秀?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后妃制度,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皇帝有很多妃嫔,最为人熟悉的就是那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皇帝选这么多配偶,一是因为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幼儿夭折率高,皇帝为了保证后继有人,只有多生子女才能保证子嗣延续。要想多生子就得先多配偶。这是一个现实的考虑。另外,后妃多也是皇帝权威的

  • 在魏晋文坛上,建安七子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作品?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魏,建安七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建安七子,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建安七子”这个称呼是魏文帝曹丕提出来的,在曹丕著名的文学批评名作《典论》中提到了当时文坛上七位著名的作家,他们是鲁国人孔融、广陵人陈琳、山阳人王粲、北海人徐干、陈留人阮瑀、汝南人应玚、东平人刘桢。在魏晋文坛上,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并驾齐驱,难分高

  • 诸葛亮临终前劝谏刘禅,为何刘禅却没有听从呢?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刘禅

    诸葛亮去世前悄悄说了6个字,可保江山永固,无奈刘禅记反了!终于自食恶果。刘禅自古就被视为昏君的代表,虽然也有不少人为其辩白,不过都是博人眼球,并没有充分的论点,昏庸则被说成是大智若愚,着实可笑。要想看清刘禅的真实面目,其实并不难,毕竟他在位三十多年,究竟是怎么治理蜀汉的也是一清二楚,从其中一点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