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我国历史有1500年“空白期”,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47 更新时间:2024/1/20 4:49:37

众所周知,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但是历史上却有1500年的“空白期”,无任何资料记载,这让华夏文明更加神秘,这1500年间到底发生了哪些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在上初中的时候,都学过朝代歌,知道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朝代,但我国的历史,比夏朝还要早。

夏朝之前的炎黄时代,我国就有了一定的记录,后来更是用文字来记录历史,但炎黄时期太过虚幻,所以大家都认为夏王朝才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殊不知夏朝之前的炎黄时代,就是消失的1500年。

上古时代,三皇治世,五帝相传,这个说法是大家公认

,但三皇和五帝都有谁,却充满了争议。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皇中“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频繁出现;五帝中“黄帝”、“颛顼”出现次数最多。这些人的故事,我们也都耳熟能详,就不在一一赘述,就简单介绍一下大家不怎么熟悉的“颛顼”。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被封在高阳。后来他打败共工氏,成为共主。传说颛顼担任共主的时候,绝地天通,断绝人间与天庭,地府之间的联系。

但以上的说法都是传说,没有得到证实,所以夏朝之前的时代被称为半信史时代,就是说这1500年记载的历史,不可盲目相信,又没有足够的证据推翻。这1500年也被称为神话传说时代。

夏之前的神话传说时代,在《史记》中有《五帝本纪》可以查询到,但比《史记》更早记载神话传说时代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我国古代唯一未被秦始皇焚毁的通史,记载了从皇帝到战国时魏襄王二十年这几千年的历史。但《竹书纪年》在秦汉之际曾经逸散,后来才又被人们收集整理成册,所以《竹书纪年》的可信度和史料价值并不是很高。

没有信史记载,神话传说时代的历史就理不清,专家也只能靠零星记载推测。但我国典籍繁杂,说法众多,流传的时候又会出错,这就让神话传说时代更加神秘,你从这里说起,他从那里说起,谁也说不清。

笔者认为在华夏文明发展之初,广大劳动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因为没有具体的史料记载,所以在传说中,华夏文明的起源是神话传说时代的八位共主,即三皇五帝。

传说第一位人皇,教会了人们用火,这样人们就可以用火做饭,吃到熟食,脱离了茹毛饮血的日子。熟食的出现,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人的身体逐渐强壮,也更少生病。因此这位人皇被称为“燧人氏”,也被称为天皇或者泰皇。

燧人氏之后,又出现了一位共主,叫“伏羲氏”,他观察天文地理,演化八卦,教人们结绳捕鱼。从此人们能够观测天气,根据天气来制定一天的计划;结绳捕鱼又让人们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

伏羲氏之后,人们因为有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变得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光靠捕鱼就不够人们吃了。这时,神农氏教人们种植五谷,让人们有更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生病了,没有药治病,又是神农氏亲尝百草,找到了中药。

三皇之后的五帝,也都是天下共主,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三皇五帝时期,是公天下,天子继位是禅让制。儒家也一直标榜三皇五帝是上古圣王,是明君贤臣,上古时代是仁政的时代。

根据儒家的经典记载,老年的时候,发现舜有仁德,不仅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还把共主的位子禅让给舜,舜在位的时候,天下发洪水,是禹治理水,天下才安定,所以舜年老的时候把共主的位子禅让给禹。但在《竹书纪年》中,记载的却是尧被舜囚禁,舜被禹流放。

这段真实的历史之所以没有记录,笔者认为真实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古代人均寿命低。当时的卫生条件极其恶劣,人们即使是普通的感冒,也没有医治的办法。当时的医疗水平极其低,得病后只能听天由命,死亡率非常高。所以如果当时的统治者不设置接任的史官,根本无法记录历史。在有记载的历史中,汉朝人活到三十就可以自称老夫了。

第二是神话传说时代的人没有记录历史的意识。神话传说时代,人们还处在蒙昧的状态,一切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吃饱饭,穿暖衣,而不是记录历史。当时的人们野性大于理性,不受明约束,所以统治者和个人都没有记录历史的意识。

第三是面对天灾人祸,人们只能顺应自流。当时的人们根本没有预案来面对自然灾害,也就不会有保存东西的预案。就算之前记录了历史,一场自然灾害后,记录的历史自然也遗失了。后来者要记录之前的历史,也只能四处打听根据别人的回忆来记录了。

这样一来,神话传说时代的历史自然混乱不清。

标签: 中国历史上古时期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六出祁山”了吗?三国演义中为何着重写了这段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六出祁山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被后人所熟知,但实际上,所谓的“六出祁山”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历史上诸葛亮的北伐只有五次,率军出祁山仅两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趣历史小编一起看看吧。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曹魏是该书后期特别着重描写的大事件,从第九十一回《伐中原武侯上表》到第一百

  • 北周的军事制度是怎么样的?详解北周的军事制度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周,军事制度

    北周的军事制度是怎么样的?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颁行新制西魏立国后,形势极为险峻,其时,天下三分,东有高欢大军压境,南有萧梁不时构衅。尤其是高欢,视西魏为

  • 明朝都已经出现火器了 清朝为什么又使用冷兵器作战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冷兵器

    还不知道:清朝冷兵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时期的火器那么先进,清朝为什么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明朝在建国时,朱元璋就特别注重水军和火器的发展,并大力建造舰船。在陆军的121万军队中,有12一18万人在使用火器。明王朝永乐年间,国力充实,朱棣得神机炮特置“神机营”

  •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是被拥立起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元朝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韩林儿是被拥立起来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韩林儿是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的儿子。要说起来,韩林儿之所以能够被拥立,其实主要功劳在于他的父亲韩山童。韩山童早年传播白莲教,宣传“明王出世”。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等人聚集在一起,宣誓造反,其部众纷纷用红

  • 优势巨大的袁绍,为何最终却失败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绍,三国

    优势巨大的袁绍,为何最终却失败了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交战的双方是袁绍军与曹操军,两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战略决战,结果本不占优势的曹操军一举获胜,他也由此奠定了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 为什么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信,汉朝

    为什么韩信北伐一次就成功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韩信北伐一次成功,诸葛亮为何五次都失败?一张图说明原因在历史的过程中,四川作为富饶的盆地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汉中作为这个盆地的北大门,纵观整个历史,能够通过汉中发兵顺利的入主关中平原的,唯有“兵仙”韩信一人,而后世三国时期,诸葛亮

  • 揭秘:空城计是诸葛亮发明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

    空城计是诸葛亮发明的吗?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所创,只不过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演绎出来的,真正运用过此计的人,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但却鲜有人知,那么此人是谁呢?其实真正用过“空城计”的人,便是赵云。赵云生平虽然没有过多的战绩可以炫耀,也没有

  • 导致唐朝衰败是因为藩镇吗 皇帝为什么没有削藩或者整顿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藩镇

    还不了解:唐代藩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代衰败是因为藩镇问题吗?为何皇帝对此不愿意做出整顿?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皇帝是有机会削藩并且整改当时制度的,可是为什么当时的皇帝却任由着朝政越来越混乱,最终却走向衰败呢?在古代,皇室子弟和功臣们的权利和地位都是以世

  • 古代宦官到底有什么优势 宦官长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宦官

    对古代王朝和宦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宦官做到数千年来,长久不衰,宦官一职究竟有什么好处?提起“宦官当政”,人们总会想起东汉时期的宦官与外戚争权事件,而又总是把宦官与太监相提并论,其实两者之间有联系但要差别开来的。历史上 “宦官泛滥时期”尤其是东汉、唐代与明代,在这

  • 古代圣旨传递会用加急 从京城传到广州要多少天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圣旨

    还不了解:古代圣旨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时皇帝的圣旨从京城传到广州,一般需要多少天时间?圣旨作为古代皇帝最高的指令,其意义不言而喻。而传递圣旨自然就是件很重要的事,一般如果圣旨传递的距离较远,都会用到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之类的方式。那么以这样的速度把圣旨从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