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晚唐八年安史之乱竟致老鼠卖高价:四千钱一只

晚唐八年安史之乱竟致老鼠卖高价:四千钱一只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4/2/16 10:17:48

在风云变幻的晚唐,一只老鼠的价格卖到四千钱,也许有人会认为是宠物鼠,岂不知价值四千钱的老鼠,只不过是普通的老鼠,只因战乱才成了贵重食物。老鼠都卖到如此高价,想吃到粮油米醋显然是奢望,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战争是多么残酷,将士及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凄惨。755年的安史之乱让唐朝受到重创,叛军攻进长安城,李隆基逃往蜀地。756年马嵬兵变,太子李亨与李隆基分兵。当年李亨登基,将年号改为至德元载,推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亨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平息叛乱,两京的收复极大地鼓舞了唐军的士气,也推动了各地抵抗叛军的运动。

郭子仪的大军收复长安后,乘胜追击,与叛军在潼关激战,接着占领华阴、弘农,叛军可以说是全线崩溃。也就在这个时候,安史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迫于唐军的锋利,放弃洛阳,北渡黄河,走河南安阳北。叛军史思明部顽固抵抗,欲卷土重来,郭子仪与李光弼合兵,在常山大败史思明叛军。

758年的唐朝,显露出了铁血刀锋的光芒。李亨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安庆绪,但却不设主帅,显然是担心兵权被大将掌控,重蹈叛乱的覆辙。而在所有参战的九节度使中,郭子仪、李光弼战功最多,威信也最高,李亨只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总揽全局。李亨的这个做法,无疑激起了各部奋起激战的决心,哪个大将不想夺头功啊,安庆绪部面临着摧坚获丑的时刻。

安庆绪在一路败逃的过程中,军中生活物资早已供应不上去,在坚守邺城的时期更是极度匮乏。而郭子仪等唐军偏偏围困邺城,并不急于攻打,引漳水灌城。安庆绪部不仅遭受水灾之苦,揪心的是城中粮食极缺,甚至连老鼠都成了贵重食物,一只老鼠可以卖四千钱。在晚唐的历史上,战争让粮食的价格高过了黄金,高过了生命,以人肉作为粮食的部队有之,以人肉作为宴请的亦有之。扑捉老鼠作为粮食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将老鼠卖到四千的价格,这却是鲜有的记载。

唐军各部将领虽想夺头功,可是苦于无人指挥,以至于坐失良机。安庆绪意图打开缺口,经常出城偷袭,史思明为了支援邺城,也趁机截劫唐军的粮草,声东击西地袭击唐军。759年的春天,唐军全面与史思明部展开激战,双方均遭到重大损失,郭子仪退向河阳,保卫东京。李亨并不是知人善用,他只是为了借重郭子仪的威名,郭子仪回京期间,李亨虽然给了郭子仪两道节度使,可只是徒有虚名,郭子仪并不能离开京师。762年将领王元镇发动兵变,李亨封郭子仪为汾阳王,郭子仪杀掉王元镇及同谋四十多人,稳定了军心,没有给叛军以可乘之机。后来史思明杀安庆绪,安庆绪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更加分裂,再也没有能力向唐朝进攻了。

安史之乱历经八年是有原因的,肃宗李亨并无经略天下的本事。唐朝自此一蹶不振,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史载米斗钱千五百。这是一个不堪忍睹的史实,老鼠的价格当然不会高于米价,是战争将老鼠的价格推到了极限,卖到了四千钱一只。

标签: 唐朝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只因梦见姜子牙?周文王就开创周朝八百年基业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子牙,封神榜,周文王,周朝

    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盍往归之,至于朝歌,道穷困,因自鼓刀而屠,遂西钓于渭滨。文王梦得圣人,于是出猎而遇之,遂载以归,用以为师,言:“吾先公望子久矣!”因号为太公望。——《离骚·经第一》入选理由:得到一个梦中贤人,开创了八百年的周朝。“马作的卢飞快”,几幡青龙旗卷过,一群威风凛凛的武士簇

  • 惊天秘密:明朝时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中国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西班牙,中国

    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建“无敌舰队”,使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海上强国。在亚洲,葡萄牙在印度建立了殖民据点,占领了马六甲,并征服了菲律宾群岛。这时的西班牙殖民者打算利用菲律宾为基地来征服中国。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王说:“如果陛下乐

  • “价格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革命,封建阶级

    产生了划时代的巨变,所谓的“价格革命”便是其影响之一。“价格革命”使“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66页)但是,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虽然有所发展,但封建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封建主阶级仍然是统治阶级,而且主

  •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能兴盛?宋朝为何能发展贸易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兴盛

    宋代海外贸易盛况空前,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黄金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就有《海外诸善地理图》、《诸蕃图》、《诸蕃志》、《岭外代答》等好几部,其中对非洲的记述比前代更为广博,如东非的层拨国(令桑给巴尔)、

  • 并非空穴来风:武则天无字碑崇拜男性的惊人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武则天墓

    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以北梁山上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为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夫妇两帝合葬墓,墓前东西立有两块高大雄浑的石碑,西面是一座“述圣记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显书写,主要是歌颂唐高宗的功绩。这座碑由七节组成,榫卯扣接,故又称为“七节碑”。而东面便是武则天为自己立的

  •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传奇侠客:排名第一的竟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侠客,古代名人

    “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在古老的社会中,游侠是一群跳出了纲纪法度的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立观念和原则,行为虽然常常出入于律法之间,然而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可以为了毫不相干的人赴汤蹈火,也可以为了国之存亡劳苦奔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惩奸除恶”,无论“

  • 汉朝史上如何进行洪灾救济:减免赋税移民就食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历史

    两汉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自然灾害的多发期,其中水灾尤其频繁发生。对于两汉时期的水灾次数的统计说法不一,邓云特在《中国救荒史》中统计的数字是76次,其他学者诸如陈业新先生的统计数字为105次,而杨振红先生的统计数字是78次,学者甄尽忠统计为92次,相互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两汉时期的洪涝灾害频发是一

  • 中国越是有作为的皇帝为何越担忧自己的“后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后事

    在皇权运作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体统,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顺利运行,要求皇权须遵循国家现行体制的规范,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皇权之所以能够受这种限制,正是自身的运行机制和保障皇权的目的所要求的。皇权在运作过程中,常用对“后事”的担忧而能自觉地接受来自国家体制中的制约。我们所谓的“后事”有两层意思。一是

  • 武王伐纣的内幕:七十万奴隶倒戈只因是战术得当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武王,商纣王,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史记》中记载,商纣王的军队七十万人临阵反戈,非常富于戏剧性。但是我们从考古学发现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解说。商纣王,在殷墟甲骨文中被称为“帝辛”。关于商纣王的无道,比如酒池肉林,比干剜心之类的演义,大家都非常熟悉。可是从甲骨文金文来看,纣王似乎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君主。郭沫若早就指

  • 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了殷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武王,商纣王,牧野之战,

    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武王还团结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起兵灭商.数年后,武王率军东进.但他没有公开打出灭商的旗号,相反却仍以商朝属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