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秦始皇看好扶苏吗?他为何一直没有确立扶苏继承人的位置?

秦始皇看好扶苏吗?他为何一直没有确立扶苏继承人的位置?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3/12/9 11:06:35

扶苏真是秦始皇属意的嗣君人选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朝二世而亡,绝大部分喜欢“情义故事”的历史爱好者都会将罪责归到赵高这个阉人身上。

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这一场骇人听闻的沙丘政变让他成为了大秦帝国灭亡的始作俑者。

这个从《史记》中得来的说法虽然看似十分合理,但是却存在一个巨大的缺陷:如果秦始皇真心准备将大业托付给扶苏,那么为何迟迟没有确立他的继承人位置,反倒给了奸人篡改诏书的机会呢?实际上,秦始皇未必那么看好扶苏。

01 犹豫的始皇帝

事实上,秦始皇帝在病危之际才确定嗣君,不符合战国中后期秦室早定储位的政治习惯。秦献公以前,“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经此教训,秦对嗣君问题不再含糊。早作预立,悉心培养。故“献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岁矣”。

又如,后来的秦庄襄王安国君本人尚且身为昭王太子时,吕不韦就为异人谋取嗣位,并刻符为约,“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適嗣”。从中可见历代秦王对嗣君的重视以及早定储位的政治习惯。秦始皇对于嗣君之位迟迟没有决定,定然不存在一开始就看好扶苏的说法。

02 出土文献的实证

出土文献方面,北大汉简《赵正书》中有与史记完全不同的记载。其曰:“‘今道远而诏期宭(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这一出土史料的存在虽然不能完全推翻史记中关于秦二世胡亥得位不正的记载,却也有理由质疑所谓“矫诏”说,是一次“历史书写”。这种具有情节的历史可能源于秦末倒秦力量的史实遮蔽与政治宣传,与汉中期主流的秦史观契合,从而得到了史家的肯定。在出土文献的迥异结论之下,秦始皇心中的属意人选便有点待商讨。

图/北大汉简《赵正书》

03 封建与郡县的零和博弈

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始皇帝就与守卫西周封建的传统文化精英在朝堂上爆发了两次封建与郡县之争,并且已由政治军事领域发展到意识形态领域,愈发深刻。

在博士淳于越在咸阳宫公然诋毁秦始皇一以贯之的郡县政策之后,始皇帝已经将之视为危害自己政策利益的眼中钉与肉中刺。他也最不希望自己的皇子在这场政治争斗中出现错误表态,因为只要皇子当中一部分人动了封建的念头,那么,就可能会有朝臣以他们为中心结成求封势力,从而汇聚成动摇秦帝国根基的危险力量。

此时的秦始皇最需要自己的臣子表明立场,对任何反郡县制的行为做到零容忍,但是偏偏扶苏在这个时候因为秦始皇惩罚儒生而发生争辩,无疑是对始皇帝历来措施的巨大否定,也会让秦始皇认为他认同东方文化精英的政治主张,这一点触及至尊逆鳞,必然会招致其父的巨大不满,这些都触碰到了始皇选择嗣君的原则与底线。

所以“扶苏以数谏故不得立,上使外将兵。”其实是秦始皇对扶苏的抛弃,而将深宫之中可塑性较强的胡亥带在东行的身边,其实已经是他对其继承人资格的肯定。

标签: 扶苏秦始皇胡亥

更多文章

  • 才华横溢的韩愈脾气有多大?一言不合就辞职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韩愈

    贞元十五年(799年),宣武军节度使去世,在其幕府工作的韩愈成了无业游民。正在他为养家糊口而发愁时,老相识张建封送来聘书,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韩愈满心热情地投入新工作,结果第二天就被浇了一盆冷水。工作章程繁多,越看越不对劲,等他看到自己的具体工作时间时彻底爆发了—每年九月到次年二月,每天一早就得上班

  • 历朝历代的彩礼都是怎样的呢?宋朝还需倒贴?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王莽

    周代早就确立了一套完整的婚礼制度,其中规定彩礼只需用币五两,天子及诸侯的彩礼也十分简朴,不过比平民多了一块玉而已。但到了西汉,国力大增,早期象征性的彩礼更注重经济价值。上层人士的彩礼高得吓人,比如王莽娶个媳妇需“黄金两万斤”。皇室的做法无疑带动了百姓对高额彩礼的追求,百姓娶妻也需用一万钱。而像东方朔

  • 金国的铁浮屠那么的厉害 后金为什么不敢使用他们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国,铁浮屠

    很多人都不了解金国铁浮屠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写在前面:“浮屠”是塔的意思,古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铁浮屠”的意思就是铁塔一样的骑兵,是一种“人马俱装”的重骑兵。两宋时期,铁甲重骑兵仿佛是一种“时尚”在这个历史时期中,重型护具在各族之中非常流行。辽国有“铁林军”,西夏有“铁鹞

  • 清朝时的赌神刘学询,他的一生都有哪些传奇经历?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刘学询

    “大清赌王”刘学询12岁时就在家中挂出“不扫一室”的条幅,“扫天下”的雄心壮志展露无遗。他还有个绰号叫“刘三国”,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一生叱咤风云,纵横白道、红道、黑道与官场、商场、战场,他的“投资”方式也相当另类。刘学询与张之洞、岑春煊、李鸿章等历届两广总督的关系都不错,其中关系最

  • 曹振镛是公认的庸才,为何却能久居高位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曹振镛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写下这首著名诗篇时,正值道光中期,官场出现严重的人才荒,新人是绣花枕头,旧人是饭桶,像龚自珍这样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在主流官员群外徘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当时道光树立了一个模范官员—曹振镛。这是件值得玩味的事,无论是当时

  • 古代悬赏通缉令为什么能抓住犯人 身份证明果然很重要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犯人

    对古代抓犯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古至今,当政府无法抓到犯罪人的时候,这个就会通国发布悬赏通缉令,依靠群众的力量抓捕罪犯。在现代,我们拥有很多通讯手段、监控手段等,抓捕到犯人。但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没有科技的帮助,想抓捕一个犯人,应该是非常难的吗?光凭一个悬赏通

  • 周王室为何会衰落?周朝哪一任皇帝导致了它的衰落?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朝,周王室

    还不知道:周王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

  • 本来就羸弱不堪的周王室,为何会频繁爆发王位争夺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朝,周王室

    还不知道:周王室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王室进入春秋以后,实力已经远远不如大的诸侯国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内部仍然爆发了多次王位争夺战,加速了周王室的灭亡,让本来可以苟延残喘的周王室,多次面临灭亡的危机。周庄王时期的王子克之乱,周惠王时期的王子颓之乱,周襄王

  • 范仲淹为何会屡次被贬?他到底触动了谁的利益才如此不受待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范仲淹,北宋

    范仲淹,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随着《清平乐》的热播,仁宗时期的名臣良相纷纷粉墨登场,也掀起了人们对这一时期历史人物人生经历的好奇心。翻开史料,总结一下仁宗时期文人墨客、名臣良相名单,其豪华程度简直让人咋舌。或许是因为人才多到用不完,仁宗不需要珍惜,所

  • 古代女子偷情为什么要自带枕头 这枕头是用来做什么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偷情

    还不知道:古代偷情带枕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偷情在古代而言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经常偷情,在古代,女人偷情为什么非得抱着枕头呢?古代小说诗词中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描写,女子与情郎偷情,却要带上自己的枕头。古代男女偷情的绯闻事件经常可见诸史料,但是人们仔细翻阅这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