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立储方式的退化:雍正传位真相与圆明园密旨

清朝立储方式的退化:雍正传位真相与圆明园密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19 更新时间:2024/1/5 23:50:33

雍正帝生前曾写有两份关于嗣皇人选的谕旨。其中一份为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当众宣布立储后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后的谕旨。此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以备不。后来,雍正帝病逝时住居圆明园,就首先用了随身的这份密旨,即“圆明园密旨”,回紫禁城后再次宣读了乾清宫内缄藏的谕旨,所谓“复取出内收缄盒密记”。可见,有关圆明园宣读传位密旨的这一记载应该是真实的。

此外,《清高宗实录》中关于雍正帝崩逝后的一系列记载也能说明弘历在圆明园时嗣皇身份已经确定。“是日子刻,世宗崩。上趋诣御榻前,捧足大恸,号哭仆地。王大臣近侍咸举哀,寻请恭备黄舆奉大行皇帝还宫,一遵圣祖仁皇帝大事礼仪,请上前导以行。于是谕内大臣海望持合符开门进城,同多罗履郡王允裪入乾清宫豫备。公讷亲、内大臣常明为后护。果亲王允礼、 亲王允祕、和亲王弘昼、大学士张廷玉随进宫。公丰盛额、乾清门侍卫等随大行皇帝黄舆进宫。庄亲王允禄随皇太后及宫眷进城……,大行皇帝黄舆进宫时,上在乾清门内迎接。谕曰:若在乾清门内迎接,心实不忍,王大臣等不必固请,俾得稍尽此心。”

按照惯例,先皇帝驾崩后,确立嗣皇帝的人选是当务之急。如不及时确立嗣皇帝,不仅会使权力出现真空,导致诸皇子为获取皇位继承权产生纷争,以致兵戎相见,而且也会延误先皇帝丧事的办理。因为嗣皇帝在先皇帝治丧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尤其是先皇帝崩逝于紫禁城之外,在奉其遗体还宫前,嗣皇帝要对相关程序作出详尽的安排。特别是按照礼制,嗣皇帝要先行作为前导,在城门或宫门前跪迎大行皇帝。

因此,只有弘历嗣皇帝身份被确立后,才能着手办理奉雍正帝遗体回宫等各项治丧事宜。否则,嗣皇帝身份未定,决不能贸然护送大行皇帝还宫。按《清高宗实录》所载,弘历在奉雍正帝遗体回宫过程中,事实上已确实履行了嗣皇帝的职责。还宫前弘历对诸王大臣进行了任务分工,其本人则按照康熙帝驾崩时嗣皇雍正帝所行的礼仪前导以行。大臣们对雍正帝遗体进宫时迎接地点的奏请,则更加明确了其嗣皇帝的身份。因此,圆明园宣读传位密旨的情节应该是真实的,否则弘历断不敢也无权指挥办理雍正帝的相关丧仪。还宫后,内侍将装有传位谕旨的封函捧至弘历前,则进一步证明了弘历嗣皇帝的身份。

回到乾清宫后,在庄亲王、果亲王及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的见证下,宣读正大光明后封函的传位谕旨,是嗣皇帝身份已定的弘历,为进一步明确其继位合法性所履行的一种形式。毕竟乾清宫的谕旨是雍正帝建储时当众告知群臣知晓的,较圆明园传位密旨更为神圣和正式 。所以,嘉庆帝君臣在纂修《清高宗实录》时,大概虑及于此,只记录了乾清宫宣谕传位诏书的事情。

标签: 立储康熙圆明园密旨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历史上义和团是怎样诞生运动崛起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义和团,运动

    秘密结社是中国民间社会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其功能是在政治高压社会网络中为孤立无援的个人提供咨询和帮助。据研究,晚清北方中国活跃的所谓义和拳只是中国民间秘密结社的一个分支,大多属于白莲教系统,其政治起因多是不满意于满洲“异族”统治,故而在清朝前期从事“反清复明”政治活动,基本上是以民

  • 上古贤君舜帝孝感天地:一场不得不做的政治作秀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舜帝,孝感天地,政治作秀,

    在我中华文明史中,有一个家喻户晓并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民间传说,它就是“孝感动天”。这个故事,讲了我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一位帝王:舜。他能够成为帝王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业绩,就是:孝行。据史料记载:舜二十岁时,他的孝行,已传闻各地。三十岁时,尧访求天下有才德可任用的人才,四方群臣,都推荐舜。于是尧帝先将两个女

  • 谜团最多的英雄:武圣关羽身上有多少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三国

    关羽——谜团最多的英雄:关公脸上,油彩多多;关羽身上,谜团不少。《三国志》中,没有关羽长辈和妻室的记载,其实他的父亲、爷爷及他的三个儿子,在《关氏家谱》中都有名号;《三国演义》中,关羽之死被写得很迷信、很宿命,其实他的死与刘备的战略失误有关。还有关公首级葬地问题,都是此篇解读内容。关羽的身世之谜关羽

  • 魏忠贤真是使明朝衰退的大奸臣?如何评价魏忠贤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明朝大臣,奸臣

    魏忠贤真是使明朝衰退的大奸臣?他掌权时,明朝政府抵御辽东后金的入侵还是比较给力的,可以说一扫万历末年辽东战场的颓势,大有光复辽东之势。前期能够认识到辽东与京师唇齿相依的关系,否定龟缩山海关的决议,积极支持孙承宗的推进战略;后期任由袁崇焕督师辽东,不敢说他多器重袁崇焕,但从来往信件看,袁与魏的关系至少

  • 在战争中比二:一代霸主阖闾死于一场娱乐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阖闾,吴王,霸主,

    战争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但这么严肃的事情,竟然也有娱乐的一面,尤其是在比较远古的时候,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故事现在看起来,怎么都有点跟笑话似的,不过人家当年,可都是很正经地去做的。比如吴越交战的时候,有一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越国国王,著名的勾践,采用了一个出奇制胜

  • 成吉思汗时期遗留的蒙汉之争:元朝衰败的根源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元朝,蒙汉,

    公元1189年,当28岁的铁木真被21个部族尊为“可汗”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事业会做到多大,一不留神,就打下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帝国世界,然后给后代留下一个永久性的难题:一个由游牧民族统治的、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蒙元帝国,如何长治久安?这个难题相当致命。因为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搭帐篷,一个盖

  • 真正的元朝是啥样?对元朝历史认识的七大误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历史,认知,

    先说七个误区:1、关于流传最广的“人分四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王东平博士在文章中指出,元朝并没有把民族明确分为四等的专门法令,但是在诸多政策法令法规中,蒙古人色目人享有特权,这恐怕是人分四等这一说法的来源.。2、至于“九儒十丐“,也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实际上元朝儒士的地位并不低.这种等级是不存在的.

  • 中国秘史:太平天国有多少美女惨遭“点天灯”!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平天国

    点天灯:在古代点天灯也叫倒点人油蜡,是一种极残酷的刑罚,把犯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再放进油缸里浸泡,入夜后,将他头下脚上拴在一根挺高的木杆上,从脚上点燃。说起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极“左”时代最爱渲染的就是《天朝田亩制度》中所规定的男女一样可以均分土地,还从演义传说中“钩沉”出“洪宣娇”、“苏三

  • 贬岳飞风潮形成的原因:康熙时期对岳飞的批判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康熙,岳飞,秦桧,

    清康熙帝《御制文集》第三集卷十九有《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今将其文字摘引如下:金兵破辽之后,兵已满万,人强将猛,非宋之所敌,明矣。备责不能卧薪尝胆,以雪父兄母后之仇,则高宗何辞?若论李纲之忠言不听,岳飞之丹诚不用,设使谏行言听,则必胜金兵于朱仙,生还二帝于汴京,朕实不信也。何也?根本已久不固,

  • 晋国元帅先轸“自杀”:春秋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春秋,先轸,元帅,

    先轸春秋时期晋国人,是继郤谷之后的三军元帅,在城濮打败楚国令尹成得臣,成子玉被楚王逼,自杀,(后来楚王后悔,可惜晚去了一个钟头)晋国称霸,还让小子重儿说了那句著名的“我不喜楚之败,而喜得臣死。”40多年后指挥了晋齐鞍之战取得大捷的晋元帅郤克说:“真的,我郤克和以前的先轸大夫比,还不配做他的仆役后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