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成都医院挖出唐代摩诃池 杜甫曾在池中泛舟

成都医院挖出唐代摩诃池 杜甫曾在池中泛舟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363 更新时间:2024/1/25 10:10:04

早在1000多年前,摩诃池就让诗圣杜甫等众多豪泛舟池中,“沉醉不知归路”。摩诃池为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广大有龙”的意思,2014年,池子的一隅在成都体育中心被发现,结合史实,专家推断这个池子至少上千亩。

近日,随着成都市青龙街附近工地考古发掘的结束,考古专家在这里意外发现了摩诃池的西北角,并且发现了一段80多米长的城墙遗址。这次发掘,对古代成都的城市坐标——摩诃池可以进一步还原其位置、范围、面貌,同时复原成都的历史面貌。

出土大量堆积物 专家推测园林边界

随着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综合楼工地施工,成都市文物考古队进入工地进行调查,并于4月13日在工地展开考古调查。近日,发掘工作落下帷幕,虽然发掘面积不大,却收获颇丰。除了五代至北时期的一段城墙,明代摩诃池的西北角也基本可以确定了。

据史料记载,摩诃池在唐代发挥着公园的性质,最开始隋朝蜀秀修筑成都子城时,从子城的南面和西面取土形成,面积达500亩,到唐代,随着郫江水和解玉溪水引入摩诃池,并经后蜀扩建,水域面积一度达到1000亩左右,不过,在元末明初和明代,摩诃池逐步衰落,并被回填。明洪武十八年,蜀王朱椿将大半个摩诃池填平,于后蜀宫殿旧址修建蜀王府,这也就是明代版摩诃池,完全成了一个私家园林。

“这次发现了很多回填堆积,和当年东华门那边发现的类似。”据成都市文物考古队易立介绍,明代修建蜀王府,填平了一部分摩诃池,在这些堆积物里,有明代的瓦砾、青花瓷等东西,结合历史文献和发掘的文物可以判断,成都市三医院这个地方,基本可以断定为摩诃池的西北角。

易立表示,虽然摩诃池被填平了大部分,但池体还积蓄了不少水源,而这次发现的只是一个边缘。不过,这次挖到了一角至少说明,在明代,如果不算蜀王府的话,摩诃池至少还是有上千亩的面积,“所以根据考古发掘,可以推测摩诃池在明代修王府前面积还是超过一千亩的,而在唐朝时应该更大。”

继续考古发掘

复原成都历史面貌

成都著名水利专家陈渭忠在《摩诃池的兴与废》一书中称,摩诃池修成之初,面积达500亩,随着唐代将郫江水和解玉溪水引入摩诃池,摩诃池的水量变得十分充足,经过后蜀扩建,水域面积达到1000亩左右。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成都市文物考古队专家表示,摩诃池的南界应该在今天府广场西侧,成都博物馆新址一带,据判断,成都博物馆新址工地内堆积的形成年代应不晚于明代早期,坑内堆积有大量卵石夹杂沙粒板结和少量瓷片、砖瓦碎片,与东华门遗址考古发现情况较吻合。

摩诃池的东南界应该不超过四川大剧院工地,因为在四川大剧院工地2012年进行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与摩诃池遗址相吻合的遗物;摩诃池的北界大约在今羊市街、西玉龙街一线,因为这条控制线以北的街道走与唐宋时期成都城市的方向(北偏东30度左右)基本保持一致。摩诃池的西界,大约在今东城根街一线,定位理由与北界相同。

易立说,摩诃池范围最大的时候应该有上千亩面积,具体位置和功能分区还有待进一步发掘。这次发掘,对于古代成都的城市坐标摩诃池可以进一步还原其位置、范围、面貌,同时复原成都的历史面貌,比如前后蜀宫苑的建设情况等。

出土城墙遗址

或为战争临时修筑防御工事

除了园林边界,三医院还出土了一段80米长的残存城墙,考古专家初步断定是五代到北宋时期修筑的。

成都市文物考古队邱艳认为,这可能是子城的城墙,现在来看做得比较粗糙。根据发掘现场情况来看,这段城墙遗址连基槽都没有,应该是临时修筑的城墙,到了北宋时期基本上就废弃了。墙的东边破坏严重,弯弯窄窄的,现在残破,一米高左右。对于城墙的具体性质,考古专家还在进一步研究。

不过,根据五代到北宋时期,蜀地征伐不断,蜀地两个割据政权都先后被灭,因此专家初步断定,这段城墙很有可能是战争临时修筑的防御工事,因此和其他规整的城墙不一样,有仓促的痕迹。

据史书记载,北宋乾德二年十一月宋太祖发兵攻蜀,后蜀政权覆灭,这段城墙很可能见证了当时的刀光剑影。

标签: 考古发现唐代

更多文章

  • 看看皇帝怎么夸下属:东京大学网上展出明代圣旨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下属,东京大学,明代

    明中期圣旨存世稀少,日本东京大学在网上共享的明弘治十八年(1505)圣旨《明孝宗皇帝弘治敕命》近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件圣旨为封赠南京广西道监察御使王钦父母的敕令。看看皇帝是怎么夸自己的臣子的。奉天承运皇帝?曰,旌奖贤劳,乃朝廷之著典;显扬亲德,亦人子之至情。顾惟风纪之臣,具有严慈之庆肆推褒宠,实倍

  • 姜子牙第五代后人为何会被周天子扔进大锅烹杀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子牙,后人,周天子

    大约在公元前870年,也算是比较有成就、稳定了一时政局的周天子姬辟方驾崩,在史书上,他的谥号是“孝王”,不错啦,也算是告慰先父之灵,他是做得可以了啦!继承王位的人,便是周夷王。那位孝王,虽然政绩还尚可,可偏偏没有留下可以继承王位的后裔。结果他的王位只能交还给前任周懿王的那个衰儿子姬燮,这就出问题了。

  • 古代皇帝如何被群臣“忽悠”:蝗虫摄于皇威集体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皇帝,群臣,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内忧外患,民族矛盾越加严重,阶级矛盾也日益激化。清政府国力日益不足,形成了西强东弱的客观形势。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政治体制竟一波三折,引发一系列错误,更使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紧张,多重矛盾交织,形成了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处置不当,咸丰皇帝被迫跑到承德避暑山

  • 石敬瑭为何称他为儿皇帝:割让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回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石敬瑭,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天下大动乱,”乱慌慌你方唱罢我登场“,君王就如走马灯似的走过,无法带给台下观众丝毫印象,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仅仅是换得比旁人稍稍多一点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但是,五代中却有一个人,他的名气比和平时代的治世之君还要有名,他就是石敬瑭。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

  • 唐宋两代面貌如此迥然?源于宋朝对武器的深深恐惧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历史,皇帝,赵匡胤

    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唐宋两代的面貌如此迥然不同?这一切源于宋代统治者对武器的深深恐惧。也难怪,从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二百二十年间,中国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先是生灵涂炭的安史之乱,然后是动荡不安的藩镇割据,后来又是乱成一团麻的五代十国。篡弑和兵变是五代十国的主旋律,每个政治人物的辉煌都不过是昙花一

  • 晚清官场的“耳目”:坐探背后的隐秘政治文化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晚清,官场,暗探,

    镇守一方的地方官以“坐探”作为搜集情报的“耳目”,则让我们看到一种层级化、隐秘性的政治文化。这种“耳目文化”所指向的一个核心问题就在于确保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性及其准确性,以利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900年,受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举荐,试用县丞李景枚入职上海文报局,参与该局日常事务。供职期间,他的

  • 张全义和朱温是什么关系?如何评价张全义的功绩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五代十国,朱温,张全义

    关于张全义简介,张全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出生于852年,去世于926年,享年74岁。张全义字国维,是濮州临濮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人。其实他最初的名字叫张言,而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唐昭宗后来赐予他的。张全义简介介绍他本来是一位种田的农民,后来在机缘下参与了黄巢起义,在这次农民起义中张全义被任命

  • 鸿门宴是怎样发生的呢?经典故事鸿门宴概述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鸿门宴,汉朝

    刘邦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并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

  • 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的灭亡?与秦始皇有何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秦朝

    1,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第一,史记陈胜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延误了戍期,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遂反。但是大雨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免责或减责事由,但是陈胜吴广却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

  • 南北朝剩男剩女要受严惩 家里人要跟着坐牢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剩男剩女,

    近年来,单身婚龄男女的婚姻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实,在古代,有一个节日与适龄男女交往有关,是青年男女最自由、最欢乐的节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日”,又称“女儿节”。这一天,是男女相会,表达爱意的好时机……相较于民间的自由“恋爱”,对于“剩男剩女”这种社会现象,有的朝代提前女性的婚配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