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西晋灭亡到底是谁的过错 得国太容易了导致后来的内乱

西晋灭亡到底是谁的过错 得国太容易了导致后来的内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512 更新时间:2024/1/13 1:12:3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晋内乱亡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作为承接三国的一个大一统王朝,却历来被后人所诟病。其原因就是因为司马家族不仅得国不正,还让整个中原的百姓蒙受了重大的灾祸——五胡乱华。

而西晋更是在五胡乱华以后,就灭亡了。那么,晋朝灭亡,究竟是谁的过错呢?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掌控曹魏政权,为西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司马家族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大概就是司马懿之时发动的高平陵事变了。本来,历史上权臣掌控权势,逼迫幼帝禅位的事情并不少见。隋文帝杨坚就是其中一位。

然而,同样是禅位称帝,同样是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同样是存在短暂,但是却没有人质疑过隋文帝的功绩,就是因为司马家族获得权势的手段太无耻。

魏国魏明帝英年早逝,留下了幼主曹芳,无奈之下,只好立下了两位托孤重臣,司马懿和曹爽

随后,曹爽利用自己的宗室之便,开始嚣张跋扈,打击异己,排挤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假装隐忍,将权力全部让给曹爽,开始了“养老的生活”。

不过,司马懿的“养老生活”只是一种掩饰,他暗地里却在培养死士,积极联络那些对曹爽不满的大臣,为之后的起事作准备。

终于,机会来了。

司马懿多年的退让,让曹爽放松了警惕,于是他便在正月和曹芳一起出城祭拜魏明帝了。而司马懿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发动了政变,控制了京都,并指责曹爽的罪过。

至此为止,司马懿的行为虽然称得上是阴险,但还在众人的理解范围之内。可司马懿接下来的行为才是令司马家族一直为人所唾弃的地方。

司马懿一边一直派人劝说曹爽投降,并保证只是要曹爽免官,其他的不会追究,一边又在曹爽投降以后,灭其三族。

后面就是耳熟能详的事情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接受了曹魏帝的禅位,建立了西晋。

西晋建立,朝廷腐朽,皇室贪婪,终致五胡乱华

一般来说,作为开国皇帝,都是眼见心胸十分宽广的人,所以一个大一统王朝在一开始都会呈现出盛世。别看隋朝二世而亡,但是隋朝在隋文帝在位之时是呈现出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西晋则不同。也许是司马家族得来的天下太容易的缘故,司马炎建立西晋以后,只有在一开始尝试性地做了些改革,并且反对奢侈之风,但是很快,司马炎就沉醉在权力的欲望中无法自拔,开始公开奢侈。

例如大臣傅咸曾经对司马炎说道:“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谁曾想,这个曾经公开提出反对奢侈之风的皇帝,不仅对这条建议无动于衷,甚至还公开资助自己的舅舅和别人争富。

不仅如此,司马炎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江山,还分封了大量的宗室子弟位为诸侯王,可偏偏,他定下的下一任太子还是个智力有障碍的人。

于是,结局已经注定。司马炎死后,晋惠帝即位。晋惠帝本身智力就存在问题,哪里压制得住如此多的诸侯王。要知道西汉之时,贤明如文、景两帝,也只能稍微压制各路诸侯王,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结局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

晋惠帝不足以服众,而其皇后贾南风又公然干涉朝政,于是,以司马伦公然称帝为内乱的开端,本就不富裕的西晋再次陷入了动荡之中,甚至比三国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在中原内乱之际,那些早年间迁入中原的游牧民族则开始韬光养晦,企图在西晋最虚弱的时候露出自己的爪牙,其行为颇有当年司马懿的影子。

最终,西晋内乱不断,国力下降严重,以匈奴为首的少数民族开始叛乱,也就是著名的“五胡乱华”。

而西晋的皇族被迫南迁,建立东晋,随后便是南北朝时期。

结束语

司马家族得国太容易,导致西晋在建立不久后就陷入内乱,最终灭亡

标签: 西晋司马懿

更多文章

  • 萧朝贵主政期间,为控制杨秀清都采取了哪些手段?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萧朝贵

    很多人说太平天国的内斗是自从萧朝贵冯云山死后才注定的,其实即便萧朝贵冯云山在世也是一样,这件事怎么看出来的呢?其实从当年杨秀清金田起义之前的一次生病就可以看出。《天情道理书》记载:“追庚戌四月间,东王一旦忽又口哑耳聋,耳孔出浓(脓),眼内流水,苦楚殆甚;一则因代弟妹赎病之劳,二则乃天父默中使成。杨秀

  • 唐朝那么强盛,为何平定一次叛乱都那么困难?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安禄山

    安史之乱打破唐朝的繁盛局面。渔阳鼙鼓动地来,黄河南北为之变色。当燕人铁骑踏破了唐人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时,不仅仅是累世不识兵革的百姓为之惊惧,不知所措,连唐玄宗本人都不愿意相信:“犹以为恶禄山者诈为之”。在确认安禄山之叛后,玄宗基于朝廷已无可用之兵的现实,大开府库召募士兵,“遣特进毕思深诣东京,金

  • 后世政权都有使用战国七雄作国号 其中为什么没有人使用韩作国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七雄,韩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战国七雄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战国七雄,我们知道是秦、韩、赵、魏、楚、燕、齐、七国家。这七个国家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实力强大。经过几百年的斗争,秦国最后一统天下,其他诸侯国都灭亡了。当然,秦国没有过多久也灭亡了。虽然他们都灭亡后,但后世有很多政权建国的时候都还在

  • 关羽大意失荆州,与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大意失荆州,被当做是蜀汉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赤壁之战吴蜀联盟击败曹操大军,此后刘备率先占领荆州五郡,成为最大赢家。不过南郡是刘备此前向孙权借来的,等到归还之时刘备却把长沙和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虽然看似刘备还多还了一个郡,但在当时,长沙和桂阳加起来也没有一个南郡重要,所以此后孙权也是记恨于心。2

  • 李世民把齐王的妻妾纳入后宫,妻子为何不反抗?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唐朝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并不是世袭,而是他自己亲手争取来的皇位。人要狠才站滴稳,他傻子了自己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玄武门之变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牵扯到了很多的人。从那次变数过

  • 曹魏战略家刘晔猜准了刘备会讨伐东吴,后来结果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晔,曹魏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刘晔,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刘晔即猜准了刘备一定会讨伐东吴,又建议曹丕借机联蜀伐吴。可谓是真知灼见,不愧为曹魏战略家。可惜曹丕谋略要低太祖一头,未能采纳刘晔的建议,浪费了大好的机会。我之所以提刘晔,因为刘晔对题主这个问题作出了最好的回答:蜀虽狭弱,而备之谋

  • 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 古代王朝何为兴于府兵制亡于募兵制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兵制

    还不知道:古代王朝兵制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朝代的更迭离不开战争,而战争能够成功,依靠的是军队的实力。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一个朝代的强与弱,和皇帝的在效统治是分不开的,政策决定经济,而经济决定军队实力。然而,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可以像想象中发展的那样。

  • 太平天国大改各地省名都取了什么名字 为何一个都没有保留下来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太平天国改省名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封建时期,农民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他们就像是机器中的齿轮,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他们同样也是受到了赋税徭役的剥削,哪怕是太平盛世,他们也不似如今这般无忧无虑,每年需要上缴的税务也是数额不小,最后所剩

  • 诸侯六国综合实力远超秦国 他们为何还被按在地上摩擦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战国

    你真的了解秦国崛起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商鞅变法后,秦国开始快速强大;从秦惠文王开始,大秦帝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入侵活动,首当其冲的魏国丢失了大片领土。一些有识之士,比方说苏秦,就意识到了秦国的可怕,将来必定会是中原诸侯的威胁,于是纷纷联合六国,开始伐秦。六国合纵伐秦,声势浩大,联合

  • 五国伐齐之战中 各个诸侯国都获得了哪些好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齐国

    对五国伐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和长平之战一样,都是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对于五国伐齐来说,也被称之为乐毅伐齐。燕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此战,五国联军和齐国主力在济西一带爆发了决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