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皇室多奇葩:有菩萨心的周宪王编写励志杂剧

明朝皇室多奇葩:有菩萨心的周宪王编写励志杂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4/1/15 2:21:05

有菩萨心的

先看朱有燉,他是朱元璋孙子,父亲周定王朱榡的长子,他生于1379年,亡于1439年,号诚斋,别号全阳子、老狂生等等。父亲逝世后,世袭周王爵位,谥号为“宪”,后人便称他为“周宪王”。这位朱家的皇孙,堂堂的藩王,最大的特点是多才多艺,精通音律,他一生写了31种杂剧,著有2部散曲集,以及较多的诗文。他有一颗菩萨心,对社会和生活有着特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他的藩王贵族把诗词曲赋当作消遣而已,而他则在自己的散曲创作里,投入了自己巨大的人文关怀。先看他的《戒漂荡》:

【南双调?柳摇金】戒漂荡

风情休话,

风流莫夸。

打鼓弄琵琶,

意薄似风中絮,

情空如眼内花。

都是些虚脾 烟月,

担阁了好生涯。

想汤瓶是纸,

如何煮茶?

煨他莫再,

再莫煨他;

再莫煨他,

休等叫街 时罢。

青年男子容易被美色诱惑,在500年前的明代,嫖妓宿夜比较普遍,特别是富家子弟,沉湎于花街柳巷,甚至把嫖宿的鱼水之欢,称之为至真至性。朱有燉在这首曲里,就劝告沉湎于鱼水欢场里的年轻人,戒漂荡,回归生活。别说什么风情无边,更不是什么风流倜傥,嫖宿之情就像风中的柳絮一样虚无缥缈,就如同眼睛瞳仁里的花一样不切实际。嫖客与娼妓的情分,都是些虚情假意,逢场作戏,年轻男子千万不要被迷惑,从而荒废了自己的青春。最后,朱有燉做了一个比喻,纸包的汤瓶根本不能用来煮茶,火一烧,纸焚,水洒。他用纸瓶来比喻娼妓与嫖客之间所谓的“你情我爱”,如果,真的信以为真,就像用火去煨烧纸做的汤瓶一样,越投入,就会越愚蠢;越痴情,就会越受伤!“休等叫街时罢”,此句说青年人沉溺于风月场所,花费自然极大,如果痴迷不悟,早晚会耗尽家财,沦落至沿街乞讨。所以,朱有燉劝他们早日醒悟,别等家财散尽、流落街头才悔悟,否则那时一切都晚了。

朱有燉不但劝诫风月场里的浪荡子,还抱着关爱的态度,劝诫风尘歌妓,劝她们尽快从良,开始正常的人生,品读起来让人感慨颇多——

【南吕?一枝花】代人劝歌者从良

夷山风月精 ,

艮岳烟花粉③。

中州新岁景,

梁苑旧时春④。

卖俏家门,

歌舞为营运,

诙谐是立身。

燕莺期甚日成果,

鸳鸯债何时证本?

开头第一段,作者劝说一位久经风月的名妓,一句“卖俏家门,歌舞为营运,诙谐是立身”揭开了她看似风光,实质上极其悲惨的境遇。她在家门前不顾羞耻地倚门招客,载歌载舞不过是为了挣钱糊口,逢场作戏、强颜欢笑是其安身立命之本。既然如此不堪,作者便劝告这个歌妓:歌舞风尘成不了什么人间正果,尽快从良摆脱低贱卑微的生活。

【梁州第七】

赶赛处 空熬了岁月,

酒席间枉费了精神。

便有那俊庞儿出落着多风韵,

也子索每日价 巡门绕户,

论年价撞疃沿村 。

唱的来唇干口燥,

舞的来眼晕头昏。

便赏与十文钱也子索欢欣,

便得的五斗麦也子索平分。

不觉地伴风尘憔悴了杏脸桃腮,

偎红翠消瘦了金莲玉笋 ,

乱玩涎 枯干了皓齿朱唇。

也索 自忖,

急回头又早三十尽。

你便有百般娇、十分俊,

眼见的白发新添镜里人;

早寻个叶落归根。

四处奔波的演出,陪酒陪笑的宴席,这位歌妓就这样慢慢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即使出现了才貌俱佳的美少年,可是,歌妓身处低贱,也只能望洋兴叹,还是要走街串巷,低三下四。一年到头,离了村,到了庄,辛辛苦苦演出,温饱还不能保证。在赶场的奔波中,在嫖客的蹂躏下,花容失色,美丽褪尽,油尽灯枯。她应该多为自己想想,马上就是三十多了,即便过去自己如何风华绝代,但很快自己就会人老珠黄,要赶紧叶落归根,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一段,朱有燉可谓是苦口婆心,谆谆善诱,把歌妓风尘之苦,描写得十分细致。

歌妓者,似乎遭万人唾弃,但是朱有燉则不同,他尊重歌妓的人格尊严,他没有嘲讽,也没有谩骂,而是“劝”,而且设身处地为她着想,帮助她分析现实。他以平等和亲切的态度,对待一个歌妓,这对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室藩王来说,是极其罕见的。

【尾声】

我欲待楚阳台乞半纸云雨常晴论 ,

你便索平康巷 化一个金蝉脱壳身。

稳拍拍的前程不须问,

趁着你蝶粉蜂黄 尚存。

若得这凤友鸾交做亲,

不愿从良你也算的多是个蠢!

作者对歌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规劝歌妓从良,有一个稳当当的前程,趁着自己年轻貌美,赶快找个情投意合的人,不然真是一个蠢蛋了!

朱有燉的《代人劝歌者从良》,最为独特的地方,就是对妓女的平等态度,还有对她们的现实和未来的关怀。他没有歧视她们,没有贬损她们,而是细心劝说,不厌其烦。朱有燉能够跨越巨大的身份鸿沟,能够克服不平等的社会偏见,他的这种对妓女的人文关怀的态度,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非常少见的。

朱有燉身为皇孙,根正苗红,又贵为藩王,坐拥荣华,但是,他对世间百态、人情冷暖,还是体察得极其深刻的。他的《戒漂荡》和《代人劝歌者从》都通俗好懂,而且劝谕的功能很大,所以在坊间广为传唱,家喻户晓。对于那些迷途男女,这些曲子的确能起到振聋发聩之作用。

标签: 明朝周宪王曲词

更多文章

  • 改变一个国家历史的一场音乐会:邹忌讽齐王纳谏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齐威王,邹忌,改革,

    战国初年,改革狂热就像传染病一样,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不过,齐威王却是冷眼旁观,不蹚这汪浑水。这是周安王二十三年的夏天,这时的齐威王刚刚称王。他要把齐国带进享乐至上的新时代。人生苦短,改革者大多没有好下场,齐威王打死也不做那种傻子。他狂热地爱上了美女、酒和音乐,并流连其间——直到九年之后,一

  • 从张绣张泉父子之死 看曹丕夺嫡之争的政治手段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三国

    张绣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先是跟从自己的叔叔张济一同效力董卓,在董卓死后,自己的叔叔引兵东归之际战死,于是在196年屯兵于宛城。由于缺乏自己独有的政治理想。公元197年,曹操南下之际,投降了曹操。后来因为曹操自身的原因:勾引其嫂嫂,拉拢其大将并伺机消灭张绣。出于恐惧,张绣先发制人,偷袭曹操。宛城一役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非诚勿扰”:唐朝流行抢进士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历史,进士

    导读:唐朝时,就在新科进士举行“同年”大会这天,城里权贵家的待嫁美女便倾城出动,涌向曲江寻找意中人。如果相中了,就告诉有权有钱的父母安排去提亲,而且大多是当即举行婚礼。提起古代婚姻,不少人认为,那时男女没自主权,一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

  • 为什么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崩溃了?晚清中国却没有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奥斯曼帝国,崩溃,清朝

    导读:中国和土耳其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从晚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好几次革命却没有崩溃,但是土耳其从奥斯曼帝国转型到土耳其共和国的过程当中崩溃了,丧失了绝大部分的领土,而中国只是丧失了一部分。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帝国和帝国当然是不一样的。奥斯曼帝国的主导民族是突厥人,但它并不是帝国里面占人口绝大多数

  • 古代帝王也爱养宠物 春秋皇帝竟带白鹤出征作战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宠物,卫懿公

    导读:外敌入侵时,军队和将士都不肯出征,愤愤不平地对皇帝说:“让你的鹤去打仗吧!”没想到,卫懿公真的带着他的鹤,亲自出城作战。现代人喜欢养宠物,把小猫小狗看得比儿女都亲,但和古代皇帝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各朝各代的皇帝们,利用手中的职权,把宠物养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春秋时期的卫国国君卫懿公喜欢养

  • 揭秘:小说《水浒传》中的五大未解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水浒传,小说,未解之谜

    1 孙立为何不进天罡?在《宣和遗事》和水浒的初版本中,孙立都是三十六天罡之列,为何到了水浒最后却没进天罡?即使具体到水浒传里面,孙立的能力也足以位列天罡,论武艺,他不在八彪骑之下,论地位,他是登州派系的老大,连解珍解宝都位列三十六天罡,而作为登州派系的头头,却仅仅位列第三十九位,施老对孙立为何如何不

  • 刘备托孤为何单独召见赵云是为交代什么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白帝城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

  • 刘邦的名言:关于汉高祖刘邦最经典的八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

    刘邦最经典的八句话!最含蓄的一句话:“啊,大丈夫就应当这个样子!”这是刘邦赞叹秦始皇的话。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一次,出差到咸阳,正碰见秦始皇出巡,其威仪盛势让这个热血青年赞叹不已。刘邦的赞叹尽管含而不露,但显然话里有话,表面看他是赞叹秦始皇,可实际上抒发的却是自己远大的抱负。看来,有城府的刘邦和直性

  • 揭秘:古代高考如何防作弊?考生考前要洗澡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高考,

    导读:历史上洗澡还曾是反考试作弊的重要方式。《金史》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之前,考生们都要由不识字的士兵搜身以防作弊。后来有人指出,“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遂向皇帝建议“使就沐浴,官置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并得到许可。通过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

  • 汉皇室为何都是姐姐打理弟弟的性事?荒唐至极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馆陶公主,汉武帝,平阳公主

    导读: 读汉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汉皇室中,姐姐通常都会积极地打理弟弟的性事。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同样,美女要靠她的姐姐平阳长公主来打理。到了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继位的时候,由于年幼,大将军霍光辅政,但是汉武帝在立这个儿子的时候,杀了这个儿子的母亲,所以年幼的昭帝在宫中没有依靠,过于孤单。读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