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匈奴人一般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冒顿单于为什么又没取后母呢?

匈奴人一般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冒顿单于为什么又没取后母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4/7 18:03:36

说到匈奴人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的民族的,他们非常的强大而且韧性十足,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说说这个人匈奴人另外一面,话说匈奴人好像有个习俗,那就是父亲死了你做儿子的就得娶母亲,兄弟死了你就得娶嫂子,看到这有的人已经惊叹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有历史渊源的,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人却不这样做,那就是冒顿单于他反而没有娶自己的后母,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分析看看吧!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的一开篇,就介绍了匈奴人的来源和习俗。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匈奴人是「夏的苗裔」。

众所周知,夏是中华历史上家天下开始的时代,夏禹的儿子夏打败了夏禹指定的继承人后,继承了华夏的最高权力,并从比结束禅让制,开启了父传子的家天下时代。

苗裔就是后裔的意思,所以,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其实匈奴人的夏禹、夏启的后代,他们是夏王室的后裔,后来因生活所迫,迁居到漠北的草原生活去了。

草原生活艰苦,屋子困乏,所以匈奴人也发展出和中原人不大一样的习俗,比如「收继婚」这种在中原只是小范围存在的婚俗,在匈奴人那里却很流行,几乎是婚姻的标配。

匈奴人的收继婚是怎样的呢?具体来说,就是父亲去世以后,儿子把父亲的妻子收为妻子,当然,抛出他的亲妈;兄长或弟弟去世后,活着的兄弟则把死去的兄弟的妻子娶过来做妻子。司马迁的原话是:「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为什么这种收继婚在匈奴人中无比流行呢?

我在别的文章中试图分析过,匈奴人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医疗、科技水平都很落后,对抗大自然和其他部落的最好办法便是多生,只有生更多的儿子,才能有更多的儿子活下来,只有更多的儿子活下来,自己的家族和部落才能得以壮大。

但是生儿子这事,不能只靠男人自己啊,还得有女人的配合才是。

于是,女人,尤其是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便是匈奴人最重要的资源,任何一个男人,只要身强力壮并有一定的财产,总是会想办法得到更多的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

这种情况下,纵使一个正处于生育巅峰期的女人有着贞洁观念,幻想着从一而终,也是不现实的,她们必然会被其他的男人争夺去,就算她们寻死觅活,最终也只不过像祥林嫂那样,脑袋磕出个洞,用香灰敷一下,在迷迷糊糊中就被男人给那个了。

既然有生育能力的女人早晚得再嫁,为什么不继续嫁给夫家的其他男丁呢?一方面原本就熟,多少有些感情在,另一方面,夫家的男丁也能养育自己和死去的丈夫生的孩子。

但是,虽然这种继婚制在匈奴人很流行,匈奴的一代雄主冒顿单于却没有按照这种婚俗把自己的后母娶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冒顿的选择太多,不屑于自己的后母吗?不应该啊,后世嫁到匈奴的王昭君,也在丈夫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嫁给了呼韩邪的儿子。

是冒顿嫌弃自己的后母吗?似乎也不应该啊,冒顿的父亲头曼单于,就算再没眼光,娶到家中的媳妇,也差不到哪去啊。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啊,冒顿这个后母,是头曼单于的最爱,她为头曼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头曼单于很喜欢,头曼单于还想着,等自己百年之后,把单于的位子传给这个小儿子呢。

要知道,冒顿是头曼单于的太子,是法理上的继承人,但头曼竟然想把单于的位子传给小儿子,冒顿能不记恨吗?所以呀,冒顿杀掉父亲头曼单于后,就把这个后母也给杀掉了。

或许他的这个后母曾经幻想过,可以按照匈奴人的婚俗,再嫁给冒顿,用自己的生育能力,换回一条命,不过可惜得很,冒顿没给她这个机会。

参考资料:《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话说刘邦书都不读的人,为什么成就却这么高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刘邦吧其实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他的成就也很高,前后经历多少年,总算是把汉朝给建立起来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说这些我们说一些刘邦的其他的事情,话说刘邦好像不怎么读书,也就是关于他读书的资料没有,也就是说他一介文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刘邦可没有不读书,《史记

  • 为什么要9月1日开学?古代人开学会做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正值开学之际,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9月1日开学时候被没有写完的作业支配的恐惧,尽管没有人提醒,这一天到来之前,也一定是疯狂补作业的情景。不过,你是否想过,为什么9月1日成为开学日?为何不是其他的时间?如果放在古代,学校开学的时候,古代的学生们都要做些什么,他们要准备些什么?看见熊孩纸们背着小书包,有没

  • 车千秋本是一位守墓侍卫,他对皇帝到底说了什么就做了丞相?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汉朝事情的“车千秋”应该大家听说过这位啊,他做得最高的权位的时候其实就是丞相了,说以说这个人其实还挺有才华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必须要告诉大家,那就是这个人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一位守墓侍卫,但是他只对皇帝说了一句话之后,就被皇帝调任为宰相了,那么他到底说了什么呢?下面我

  • 古代人是怎么买房的?古代买房限购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买房已经成了现代人不可回避的话题,房价高也是每位年轻人的痛点。那在古代的时候,当时人们是怎么买房的呢?其实古代人的房子面积是要比现代大很多的,而且一般不会选择轻易搬家,可能世世代代都住在同一个地方,不过具体的房价也是要看地段的,都城的房子肯定就会贵一些。限购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例如汉朝的时候刘邦就限

  • 在中国古代信息交流不发达,如何防止官员冒名顶替?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在中国的古代其实有的人做官之后吧是要走马上任的,但是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时候如果距离自己做官的地方比较的遥远的话,那么当时的交通信息都不发达,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提前跑到这个人要去当官的地方冒名顶替怎么办呢?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很有趣味的啊,那么这样的问题到底怎么避免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 古代下毒为什么都是在酒里而不在茶里下毒?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在古代,人们很早便有了喝茶的习惯,跟饮酒都算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休闲方式。但为什么每次看到要下毒的时候都选择酒而不是茶呢?实际上在酒里下毒的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古人酿酒的纯度不会很高,所以酒精会非常的重,混入其他的味道也分辨不出来。而茶主要就是看色品味,如果有一点不对劲就会被发现,所以酒里下毒也

  • 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会疯掉?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也许有很多人曾经听说过“范进中举”这个词或者这个故事,对于其中的主人公范进考中举人之后高兴得简直疯掉的样子表示很不理解,中个举人而已,为什么就这么高兴?这是一个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出自清朝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这本书是一本讽刺文学作品,范进的故事自然也带有讽刺意

  • 故宫养心殿需要多久修好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故宫的修缮问题其实也还是挺复杂的,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搞得清楚的,最近啊故宫养心殿也要开始修缮了,那么这到底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话说故宫养心殿修缮非常的复杂,几天的情况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静休,故宫养心殿将在下周正式动工修缮,工程预计持续一年时间。所有参与工程的六作官

  • 刘贺被废黜帝位后,汉宣帝为什么要封他为海昏侯?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西汉时期的刘贺啊其实也是一位非常悲剧的帝王级别的人物了,话说这个人也非常的搞笑和有意思的,他被废黜帝位之后呢,汉宣帝竟然还封他为海昏侯,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话说是为了羞辱刘贺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废帝刘贺被封为“海昏侯”是因为他的

  • 清朝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清朝冷知识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清宫剧又火了起来,但电视剧毕竟做出了很多美化,那你想知道真实清朝到底是怎样的么?这次就为大家讲几个清朝的冷知识。其实清朝人的生活和明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当时很多西方的东西已经传入中国。所以生活上的娱乐项目也多了起来,但是到了清朝末年,好日子也就不多了,到处都是殖民地还要遭受列强的欺压,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