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时期北京房价高吗?晚清百姓是怎么买房子的?

清朝时期北京房价高吗?晚清百姓是怎么买房子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57 更新时间:2024/2/20 21:48:28

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北京,那在清朝时期北京的房价会不会很高呢?其实古代人对于房子的问题还不用特别担心,因为他们的房子都比较大,而且几代人可能都住在同一个地方,也不会轻易搬家。但是一些官员的府邸会经常改动修建,但一般也都是一套房子,而且面积也受限制。当然如果你想买新房的话可能会比较麻烦,因为地不是你想用来盖房就能盖房的,可能还是租房比较的方便。

自古京城居大不易。虽说历朝历代都不易,但不同时期的痛苦指数是不一样的。京城的最大资源是权力,人人围着权力转。晚清的北京,还是那个北京,仍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租房一直是人们的主要选择。

晚清的北京人口数量并不是逐年增多的,据相关资料统计,在1882年,北京城人口达到顶峰,为108万人。但是在清廷灭亡的前夜,也就是1911年,北京城人口下降为76.7万人。这个数量基本等同于乾隆末年74万人的数量。

尽管人口有波动,但北京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作为帝国之都,那时的房租又是多少钱呢?先看看一个浙江绍兴人慈铭的租房经历。据《越缦堂日记》记载,1871年,李慈铭二次进京做官。刚到北京就与两个老乡开始找房,从正月找到五月,不断租房、不断搬家。我们梳理一下他们住的几个地方。一是前门打磨厂旅店,四间房,月租9000;二是南半截胡同的山会邑馆,月租6300文;三是菜市口铁门胡同,约十五间,月租36000文,押金10000文。

很多人对“文”这个货币单位没有概念,我们换算一下。大约2500文等于1两银子,而那时的1两银子基本等于20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12.5文=1元人民币。李慈铭在菜市口铁门胡同的十五间房,月租便是14.4.两银子,约合2880元人民币,每间房约为192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如果今天来看,感觉似乎很便宜,其实不是。

计算出了房租水平,还要看看当时的收入水平。当时李慈铭的年收入是168.56两,每月收入为14两银子。这收入是不是无法支付房租了呢?当然不是,他们是三人合租,租住的是十五间房,如果三人平摊房租的话,每人仅4.8两,合人民币960元。不要认为这个价格低,如果是普通百姓也是租不起的,那时的普通百姓收入每月能赚个五六两银子已经很不错了。李慈铭每个月分摊的房租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百姓的月收入。同样,在今天的北京菜市口,一个最小单元的住房,同样已经相当于普通人的月收入。

李慈铭这人属于爱摆阔的类型。当时他的官职也就是个候补户部郎中,属于中低级别官员。他是捐纳出身,没有任何正式收入。收入主要来源于养廉银与印结银。即使这两项收入,也很不稳定。比如养廉银,少则年收入8两8钱,多则43两7钱。印结银少则每年180两,多则386两。但李慈铭自小家庭条件优越,所以在北京也不差钱。

1874年,他曾租住原闽浙总督季文昌的故居,“有屋二十余楹,有轩有圃、广植花木、气派宏阔”。这套宅院年租金72两。那年,当时李慈铭还买了两个小妾,其中一个就花了180两银子。

再看看曾国藩的租房经历。道光十八年,1838年,27岁的曾国藩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由此,他开始了在北京十三年的租房生活。根据《曾国藩日记》的记载,曾国藩第一个租房地点也是在菜市口附近,南横街千佛庵,四间房,每月租金4000文,全年租金为33.47两。此时1两银约等于1434文,约等于300元人民币。曾国藩全年的租金就是1万元人民币。而此时曾国藩的全年工资只有129.95两,房租基本就占到了1/3。

几年后,曾国藩的老婆、孩子,包括弟弟全部跟随进京。曾国藩再次租房,在骡马市大街棉花六条胡同租住,每月房租8000文,全年则需66.95两。一家子的房租够曾国藩受的,当时的曾国藩的年工资收入还不到150两银子。

这地方的房子没住多久,朋友继贤来拜访,说房子风水很不好,让他当月赶紧搬家。曾国藩坐卧不安,又开始四处找房子。

曾国藩在北京工作13年,一共搬了8次家。从菜市口南横街、到果子巷南头贾家胡同、骡马市大街棉花六条,再到绳匠胡同,前门内碾儿胡同。房租不断上涨。有些地方反复住,等再搬回去的时候,发现房租早已涨了一两倍。

其中最折腾的是1840年,这一年就搬了5次家。租房要不少钱,搬家、装修同样花费不菲。据统计,1821年,曾国藩3次搬家,这一年下来,房租加搬家、装修费用,一共花了97.87两银子。其中,仅八月份,租住绳匠胡同,有房18间,订金提前交了1500文,每月房租10000文,搬家1500文,雇人打扫3000文,裱匠工钱6000文,泥水匠砌花山2500文,油刷匠1500文。京官租房与普通人不同,必须得讲究。作为朝廷命官,该有的气派不能含糊,一定要符合官制威仪。

在《北京商业契书集》一书中,有一份1905年的租折,也就是租赁合同。合同显示,在东安门外的一套房,每月租金50两,但在正式入住前,还要付各种“扫找、房钱、茶钱”,总计150两。

1844年,曾国藩官升翰林院侍讲。此时,家丁兴旺,费用开支也越来越大。“寓中用度浩繁,共二十口吃饭”。曾国藩一大家子再次搬家,租住在内城的前门碾儿胡同,28间房屋,月租30000文,全年的租金就需要251.04两。平均每月21两银子,已经是普通百姓收入的六七倍。此时的租房收入,已经超出了他的工资收入。如果今天在北京的前门地区,租一个可以供20人生活的房子,每月租金同样是普通人月收入的数倍以上。

曾国藩一生都没有在北京买房,虽然位极人臣,最高达到一等毅勇侯、武英殿大学士的高度,但一直在北京租房。首先是租房比买房划算。由于京官流动性比较大,随时可能会被调往全国各地,因此买房不如租房。另外,曾国藩为官也比较清廉,京城做官,开销巨大,他常常因此借债度日。即使在镇压太平天国成功后,曾国藩还在被人催债。

李慈铭与曾国藩都是京官,虽然不是普通人,但通过他们的租房经历,大致也可以知道晚清时期京城的房屋租赁行情。不是所有京官都像李慈铭、曾国藩一样可住高宅大院,很多京官普遍都比较贫困,甚至不如普通百姓。如被杀害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

1888年至1898年,刘光第做了10年的京官。他也是捐纳出身,在京城长期任候补主事,也就是排队等上任。此时的刘光第全家在北京南西门外租了几间茅草屋。《刘光第集》中载,“君恶京师尘嚣,与南西门外僦废圃,有茅屋数间,篱落坏焉,躬耕课子。二三友人过访,则沽白酒,煮芋麦饷客”。那时,刘光第的年收入只有50两银子。这个收入水平,在当时的北京,基本就属于中低收入人群。

由此也可以看出,从古至今,京城的房租一直都比较贵。政府要做的是,让居者有其屋。而普通人要做的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不要为房东打工。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匈奴人一般父死娶母兄死娶嫂,冒顿单于为什么又没取后母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匈奴人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的民族的,他们非常的强大而且韧性十足,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说说这个人匈奴人另外一面,话说匈奴人好像有个习俗,那就是父亲死了你做儿子的就得娶母亲,兄弟死了你就得娶嫂子,看到这有的人已经惊叹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有历史渊源

  • 话说刘邦书都不读的人,为什么成就却这么高呢?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刘邦吧其实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他的成就也很高,前后经历多少年,总算是把汉朝给建立起来了,但是我们今天不说这些我们说一些刘邦的其他的事情,话说刘邦好像不怎么读书,也就是关于他读书的资料没有,也就是说他一介文盲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刘邦可没有不读书,《史记

  • 为什么要9月1日开学?古代人开学会做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正值开学之际,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9月1日开学时候被没有写完的作业支配的恐惧,尽管没有人提醒,这一天到来之前,也一定是疯狂补作业的情景。不过,你是否想过,为什么9月1日成为开学日?为何不是其他的时间?如果放在古代,学校开学的时候,古代的学生们都要做些什么,他们要准备些什么?看见熊孩纸们背着小书包,有没

  • 车千秋本是一位守墓侍卫,他对皇帝到底说了什么就做了丞相?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汉朝事情的“车千秋”应该大家听说过这位啊,他做得最高的权位的时候其实就是丞相了,说以说这个人其实还挺有才华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必须要告诉大家,那就是这个人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一位守墓侍卫,但是他只对皇帝说了一句话之后,就被皇帝调任为宰相了,那么他到底说了什么呢?下面我

  • 古代人是怎么买房的?古代买房限购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买房已经成了现代人不可回避的话题,房价高也是每位年轻人的痛点。那在古代的时候,当时人们是怎么买房的呢?其实古代人的房子面积是要比现代大很多的,而且一般不会选择轻易搬家,可能世世代代都住在同一个地方,不过具体的房价也是要看地段的,都城的房子肯定就会贵一些。限购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例如汉朝的时候刘邦就限

  • 在中国古代信息交流不发达,如何防止官员冒名顶替?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在中国的古代其实有的人做官之后吧是要走马上任的,但是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时候如果距离自己做官的地方比较的遥远的话,那么当时的交通信息都不发达,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提前跑到这个人要去当官的地方冒名顶替怎么办呢?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很有趣味的啊,那么这样的问题到底怎么避免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

  • 古代下毒为什么都是在酒里而不在茶里下毒?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在古代,人们很早便有了喝茶的习惯,跟饮酒都算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休闲方式。但为什么每次看到要下毒的时候都选择酒而不是茶呢?实际上在酒里下毒的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古人酿酒的纯度不会很高,所以酒精会非常的重,混入其他的味道也分辨不出来。而茶主要就是看色品味,如果有一点不对劲就会被发现,所以酒里下毒也

  • 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会疯掉?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也许有很多人曾经听说过“范进中举”这个词或者这个故事,对于其中的主人公范进考中举人之后高兴得简直疯掉的样子表示很不理解,中个举人而已,为什么就这么高兴?这是一个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出自清朝的《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这本书是一本讽刺文学作品,范进的故事自然也带有讽刺意

  • 故宫养心殿需要多久修好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故宫的修缮问题其实也还是挺复杂的,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搞得清楚的,最近啊故宫养心殿也要开始修缮了,那么这到底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话说故宫养心殿修缮非常的复杂,几天的情况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经过两年零八个月的静休,故宫养心殿将在下周正式动工修缮,工程预计持续一年时间。所有参与工程的六作官

  • 刘贺被废黜帝位后,汉宣帝为什么要封他为海昏侯?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西汉时期的刘贺啊其实也是一位非常悲剧的帝王级别的人物了,话说这个人也非常的搞笑和有意思的,他被废黜帝位之后呢,汉宣帝竟然还封他为海昏侯,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话说是为了羞辱刘贺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废帝刘贺被封为“海昏侯”是因为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