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国军退伍老兵爆料:在东北没放过一个日本妇女

国军退伍老兵爆料:在东北没放过一个日本妇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623 更新时间:2023/12/21 11:35:11

1946年,东北日侨在葫芦岛等待被遣返。

国军官兵针对日本妇女的较大规模的侮辱行为,为只发生于东北地区?

各方“权势”日侨管理所的中国干部要女人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遣返了数百万日俘日侨。大致而言,中方对这些曾经的侵略者做到了“以德报怨”。但在东北地区,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国军官兵针对日本妇女的玷污风潮。

此次风潮,据亲历东北接收之国军宪兵鼎钧先生回忆:

那时她们……为丈夫乞命,为子女乞命,为自己乞命,既而发现中国男人所要的不过如此。她们也弄不清楚眼前这个中国人谁有多大权限、谁能发挥多少影响力, 她们完全顺从‘中介人’的摆布。

所谓中介人,主要的是日侨管理所的中国干部,各方‘权势’向他们要女人,他们晚间把年轻女子送到指定的地方。

沈阳外围某市的市长,每夜换一个日本女子侍寝,他向人夸耀,他打算一年睡三百六十五个日本女子,自称民族英雄。

“‘淫媒’之类的人物也应运而生。我有一位本族的长辈,……他若不来沈阳,房子就由他军中的密友们自由使用。管理房屋的副官告诉我,许多上校、少将级的人 物轮流在那幢房子里宿夜,年老的日本妇女晚上送年轻的日本女子来,那些军官喝酒的节目也省了,有时一个人睡人家两个,有时两个人睡人家一个。”

“后来我到台湾,结识了一位剧作家,他当年在军中做政工,他的部队第一批出关,进占沈阳。他的官阶虽然低,却也有一段醇酒妇人的日子,他说,他们当时的口头禅是‘以个人幸福庆祝抗战胜利’。

我从他那里知道,日本的少妇和少女,装束有别,他们找来的都是少妇,上了床才发现是少女。他们纳闷:向来只见少妇 冒充少女,何曾听说‘反串’?后来明白了,日本少女认为贞操神圣,妇人就没那么严重,她以少妇装扮保留自尊心,同时她也表示大割大合,没有什么‘过渡’。”

“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有美色,正如并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有权势,双方都有自知之明,不得已而求其次,连我们的几个班长都没留空白,他们总是白天外出,匆匆赶回来参加晚点名,一脸酒色财气,连长训话,要求大家‘节制’。”

孙立人曾亲眼目睹过国军高官对日本妇女的强奸

另据新一军参谋潘德辉披露,孙立人甚至亲眼目睹过一场国军高官针对日本妇女的玷污案:

“1946年……军部和新三十师驻海城。某日午间,我骑马至海城四周察看地形,至一大宅院旁,听到院内有凄惨的哭叫声和皮鞭抽打夹杂日语巴格野郎之骂声。 我因好奇而下马爬上院边之大柳树窥看究竟,简直让我惊讶的几乎滚下树来。因为院内正进行一场威胁日本女孩接受玩弄的丑剧,除二名日语译员正在鞭打日女外, 全是我军师团级干部。”

“见此情形我立即飞奔回部报告仲公,适在午睡,侍从副官钟长富叫我不要吵醒仲公。但仲公已被吵醒,问我有何急事,我又不好明说,只请求他老人家能即刻同我去阻止一场正在上演见不得人的丑剧。他不加思索立即命我开吉普车到该大宅院并撞开大门,一见那种情形,确让仲公愤怒已极,不由分说,手持马鞭,口中不断骂‘畜牲’、‘不是人’,逢人便抽打,打得那批不顾体面的人东逃西窜而散走,使这幕丑剧落幕。”

就目前所见资料,国军接收官兵针对日本妇女的较大规模的侮辱行为,只发生于东北地区。个中原因,至少有二:

其一,东北地区之日军战俘,“几乎全部被苏军运走了”;关内则大不同,据日本防卫厅统计,由国民政府负责之受降区,有日本现役军人118万人。这一强大武装力量的存在,本身即是对国军的一种约束;何况因国军主力滞留大后方,而中共部队与日占区犬牙交错,国民政府在接收地盘问题上,还需倚仗日军之“合作”——按蒋介石的要求,在国军抵达前,日军不得放弃武装,必须坚守阵地。

其二,东北地区之日本妇女,在苏军占领期间,已不幸遭遇过狂飙般的污辱。苏军在东北,“看到日本女人就要捉,……到了下午四、五点时,街上都看不到一个日本女人,……将她们用大卡车载到俄罗斯军的司令部去,再分配到各个军营去。”

“日本女人都被苏联军污辱,很乱来”……此类回忆资料不胜枚举。

这或许能够解释,何以苏军撤走后,东北地区之日本妇女,对国军之性索求,并未表现出激烈之抗拒。

标签: 国军退伍老兵爆料

更多文章

  • 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及时间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起因及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七七,卢沟桥事变,简介

    卢沟桥事变简介及时间在75年前的今天,1937年7月7日(丁丑年五月廿九),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向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卢沟桥位于北京

  • 二二八事件的六个最基本史实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的当事人、二七部队突击队长陈明忠先生说过一个故事,他在美国参加座谈时,曾以自己的现场经验论及二二八死伤者应该是1000人上下。当场就有一个“台独”支持者站起来反驳说:“乱讲,高雄就死了30万人。”陈明忠说:“当时高雄人口只有15万人,就算都杀光,你要哪里去找15万人来杀?”那人恼羞成怒,就骂他

  • 日军战败剖腹前最担心的一件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日军,战败,剖腹

    1939年夏,在当时的伪“满洲国”和蒙古国边境,爆发了苏日诺门罕之战。从8月20日苏军发起进攻到30日停火,10天时间内,关东军阵亡了1.8万人,日本陆军遭遇到了自成军以来最惨重的败仗。但在此情况下,日军仍在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对苏攻击。对此,原关东军老兵、日本作家五味川纯平在其所著《诺门罕》一书中有解

  • 林迈可:在中国抗战的英国贵族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林迈可,抗战

    二排从右至左:江一真、傅莱、殷希彭、张文奇;一排:林迈可夫妇(1942年)77年前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中国人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知道,与白求恩同乘一条船从英国来到中国的林迈可。“在抗日战争期间,林迈可先生对中国的贡献很特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吕彤邻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 侵华日本战犯自供追记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侵华,日本,战犯

    历史坚硬如铁,沉重如铁。2014年“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中国中央档案馆开始每天公布一份日本战犯自供,连续45天。1956年,中国政府在沈阳、太原组织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对被关押的日本战犯进行审判。这也是继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之后,中国对日本战犯进行的又一次集中调查与审判。此前,上千名日本战犯的罪

  • 民国臭名昭著的土匪军镇嵩军:8年抗战7年在前线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民国,臭名昭著

    本文摘自:《哀将》,作者:胡博,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说起第15军,读者一定会想起那支臭名昭著的土匪军队——镇嵩军。可土匪也有血性啊,八年抗战,第15军和日军从山西打到河南,竟有七年是一直在前线的。这最后一年之所以不在了,还是因为前一年在洛阳被打残的缘故,您说这部队在抗战时期的表现值得敬佩不?内战时

  • 三国三大战役中荆州为什么会发生两次?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战役

    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不仅耗时长,参战的人员多,而对三国发展的走势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儿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后两次战役都发生在荆州地区呢?除了这两次大的战役,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中小规模的战斗也是连续不断,可以说,从三国早期的刘表开始到蜀汉国灭亡,这儿的战事

  • 中国古代官府对冷兵器的管制有多严格?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古代,官府

    中国自秦朝以后,至民国建立,基本上可算“家天下”,整个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之私产,因此,这种产权属性,必然导致如黄宗羲所言:“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那么,面对众多对其江山觊觎的匹夫,皇家是

  • 盘点三国中最黑暗的五大奇葩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盘点,三国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尖锐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翻阅《三国演义》,看到黑暗之事不计其数,盘点一下,其中最黑暗

  • 八路军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的五大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八路军,侵华,日军

    八路军,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