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战期间日本多次诱降蒋介石为何没有就范?

抗战期间日本多次诱降蒋介石为何没有就范?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3/12/18 18:18:22

抗战时期,在降日卖国问题上,蒋介石精卫有着根本区别,但面对日寇的诱降,蒋介石也曾勾勾搭搭,干下一些“同室操戈”的勾当。他为最终没有投入日寇的怀抱?

【阶段一】蒋介石不敢正式承认伪满

抗战爆发后,日本政府很快发现速战速决的算盘打错了,决定引诱蒋介石集团投降。

日本请了当时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1937年11月5日,陶德曼蒋介石递送了日本提出的“和平条件”,其纲要包括事实上承认满洲国,缔结日华防共协定,停止反日等。蒋认为尚可接受,原则上同意以此为“和平谈判”的基础。

但日军攻占南京后,其强硬派突然又追加了一系列苛刻条件,包括对伪满由“事实上承认”变为“正式承认”;扩大华北、内蒙古与华中的非武装地带等。国民党政府不敢贸然答复,日本政府很不满意,于1938年1月16日发表声明,明确宣布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决意另外扶植傀儡政权为其所用。

【阶段二】谈了十几个月没结果

1938年10月下旬,日军相继攻占广州、武汉,守备兵力增加,带来作战兵力的不足。为尽早结束战争,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国民党政府诱降。1939年春到1940年冬之间,日、蒋接触、会谈极为频繁,连蒋介石自己也承认:那时,日本“至少每月一次间接及非正式的表示求和之意,并日益提出较优惠的条件”。1939年底的所谓“桐工作”计划,日、蒋代表先后在香港、澳门举行了15次会谈,形成了“意见书”,其要点是:中国以承认满洲国为原则,日本对中国尊重主权独立及领土完整;中国立即放弃抗日容共政策;日本于恢复和平之同时,尽可能迅速撤兵等。

1940年6月8日,日方又提议举行由坂垣征四郎、蒋介石、汪精卫出席的最高级会谈,中方要求会谈地点定在长沙,日方则要中方写出书面保证,不得危害日、汪代表的安全。蒋介石“怕会谈如果不成功会被日军所暴露”,拒绝写书面件。日、汪代表则担心安全无保障,不敢前往。日、蒋历时十多个月的会谈,又一次只开花而未结果。

【阶段三】蒋介石同意不抗击日军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企图从中国战场抽调主力用于对美、英作战,再次对国民党政权加紧诱降。鉴于日军暂时获胜的情况,蒋介石不愿与日本断绝联系。他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一方面不断向美国施压,提出“中国对日作战牺牲重大,如再不援救,中国便单独媾和”;另一方面又收买汪伪政权的要人,通过他们与日本联系,暗中取得谅解。

1944年5月,日、蒋达成协议:只要重庆政府在其他地区不抗击日军,则日军保证蒋介石辖区“不受侵犯”。

【阶段四】中方条件遭日本强硬派反对

1944年下半年,日本已进入垂死挣扎阶段,其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决定通过汪伪政权对重庆政权再次诱降。日方条件是:“同意蒋介石返南京,建立统一政府”;废除日、汪签订的《日华同盟条约》;“满洲国不改变现状”,但“把香港让给中国”等。10月,汪伪政权的考试院长缪斌访问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自称受重庆政府委托,想努力于日华和平谈判。

一切准备就绪后缪斌飞往东京谈判。缪提出的条件是:日本要取消南京政府和建立留守政府,重庆政府还都南京,并要求日本停战撤兵等。但这些条件在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上遭到反对,谈判戛然而止。

标签: 抗战日本

更多文章

  • 揭秘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光绪皇帝无权 守旧官僚反对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

  • 凭什么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存在谎报战功?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起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长平之战白起将40万赵军降卒一举坑杀,前后杀敌45万。“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两千年来,无数史家文人绞尽脑汁要替司马迁圆这个事,只可惜总是捉襟见肘,不能圆满。何以如此?皆因这等说法太有悖常理,破绽太多。俗话说兼听则明。读史

  • “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戴笠为何留下遗言和遗书?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安事变,蒋介石

    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介石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实施“兵谏”,把蒋介石扣押在了西安。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内部一片哀鸣。尤其是军统的特务头子戴笠,更是日子不好过。作为负责情报的机构,居然在事先没有得到过半点消息,这算失职。很多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都把矛头指向了戴笠,声称:一旦“校长”遭遇不测,就把你

  • 八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到底俘虏了多少日本鬼子?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八年,抗战,共产党,领导

    自从有了人类,战争就伴随着人类历史一直走到现今,在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死亡和受伤,除了伤亡,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名词--俘虏,不管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战俘都是存在的,当然,战争中俘虏的命运是悲惨和不幸的,作为军人,成为战俘也是耻辱的。在西方人眼中,军人在弹尽粮绝或者身陷绝境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成

  • 到底是谁把红军逼上漫漫长征路?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红军

    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卧龙”的首席军师杨永泰(广东茂名人),如今已几乎无人提起。他才思敏捷,笔力雄健,助蒋铲除“诸侯”,逼迫红军长征,为国民党立下汗马功劳。若非喋血江畔,民国往事又该添多少传奇……说杨永泰是蒋介石的“诸葛亮”,一点都不过分——他初出茅庐,便献策蒋介石“三分天下”;一道“出师表”,就逼迫工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你知道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抗日战争,国民党

    张自忠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以身殉国,年仅49岁,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其夫人李敏慧悲痛绝食七日而死。抗日第一将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禹攻有扈氏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作战。禹在完成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舜攻三苗之战)后,实力更强,威势益增。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一说今浙江绍兴境)召集中原各族系部落首领聚会,以确立其最高领导地位。有不从者,如曹、魏、屈、骛等族,俱被禹以武力征服。此际,禹的

  • 揭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

    你一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觉得纳闷,到底谁赢了鸦片战争?肯定是英国人啊。没错,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告诉过我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没错,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是如果你去翻看当时清朝君臣之间的奏章往来,也许你就会产生怀疑了,他们非但没有损兵失地、丧权辱国的悲痛,反而沉浸在一片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启十五年,启的儿子武观在河西(河西”当时称“ 西河”今陕西以西,甘肃一带)发生叛乱,启命彭伯寿率领军队前去攻打河西,武观降伏(或被诛杀).第二年,帝启去世。启十一年,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楚语》曰:“启有五观”。韦注:“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十五年,武观及西河叛。彭伯寿率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十六年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当时,夏桀的政治暴虐,生活淫乱,而诸侯之一的昆吾氏又作乱。汤于是起兵统帅诸侯,伊尹誓死追随。商汤跃马奔驰,手中挥舞着兵器斧头攻打昆吾,接着又讨伐夏桀。汤满怀自信、豪情万丈地说:“大家都过来呀,靠拢些,你们都仔细听我说,不是晚辈我胆大妄为,举兵作乱,只因夏朝作恶多端,罪有应得啊!大家也都说夏朝有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