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美援朝志愿军唯一的女战俘

抗美援朝志愿军唯一的女战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76 更新时间:2023/12/17 15:00:51

在朝鲜战争双方签定停战协议后,美军交出来的战俘名单中,实际统计情况如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实际被俘人员21374人。

其中:

中朝两国愿意并被遣返的战俘统计

国籍1952年7月小批交换伤病员1953年8月—9月交换全部战俘总计

中国1030人5640人(含1名女俘)6670人

北朝鲜5640含(446平民,3名女俘)70183(含473名女俘,23名儿童)75823

这场战争中,我们志愿军只有一名女战俘。

只有一名女战俘?完全不象有些书中那样,大肆渲染和炒做的说集中营里有很多志愿军的女战俘,多么英勇,受了多少屈辱,如被轮奸,又如何赤身裸体地抢过敌人的枪,美国人扫射,以至遭到美军机枪的毁灭??可能吗?

当然,在朝鲜战争中究竟有多少志愿军女兵失踪和牺牲,至今无法统计,可能有些女兵被俘时就被杀害,而真正有记载的,被送进美军战俘营的,的确只有一名志愿军女俘。

这个唯一的女战俘叫玉华,当时只有16岁,四川人,是180师绷带所(师卫生队)的一名护士。

180师绷带所(师卫生队)共有29名女护士。她们绝大部分在敌包围圈尚未封口时,由师后勤部医政股股长史锦昌带领,随180师司政后机关组成的第二梯队撤过北汉江,冲出包围圈,其中个别人在途中被敌机的轰炸而牺牲。

女护士当中只有小杨没随二梯队出去,因为小杨在几天前抢救伤员时把自己的炒面全给了伤员和担架员,而自己则挖野菜充饥,结果中毒,上吐下泻,无法行动。5月26日半昏迷状态的小杨也被强制上担架随几十个伤员的担架队后撤,路遇敌人炮击,十几个伤员和担架员牺牲,担架队躲进一个废弃的铁路隧洞,但敌机向隧洞里发射了多枚火箭弹,担架队员和隧洞口附近的伤员全部牺牲,只剩下担架比较靠里面一点的五名不能动的伤病员,小杨也在其中。

5月27日上午五名不能动的伤病员被美军搜索队发现,全部送往美军的野战医院。小杨当时穿的男装,头发很短,满身泥水和污垢,美军没发现她是女同志。

到达敌医院,小杨得到治疗,很快病愈,遂主动参加对其他志愿军伤病员的护理工作,直到七月中旬美军才发现她是女同志,立即将她送往釜山女俘收容所。

据当时在战俘营任翻译的泽石同志证明,整个战俘营只有小杨一个女志愿军战俘。

后来还是由张泽石陪她到的朝鲜女战俘营。由于朝鲜女战俘营里的战俘干部有很多都是原四野部队朝鲜师的,整个女战俘营又只有小杨一个志愿军,所以全体朝鲜女俘都对小杨很关照。

对小杨在战俘营的情况,各种回忆录均有不同记载,比如一次朝鲜女俘集体绝食,一名美军女少尉专门端着饭菜给小杨,以为她是中国人不会参加绝食。被小杨一把把饭菜打翻,虽受到美军的毒打,但却受到全体朝鲜女俘的尊重和敬仰。

1953年8月8日下午,被关押了两年多的小杨随473名朝鲜女俘一起被美军从釜山押上火车,每个车厢塞了很多人,女俘们大声唱歌,美军往每个车箱里丢了三颗催泪弹,杨玉华奋不顾身的用身体掩护朝鲜女俘和她们的孩子,三颗催泪弹都在她身上燃烧,把她烧伤了。9日车到板门店,小杨着自己做的解放帽,举着自制的五星红旗见到了亲人,结束了战俘的生活。

回国后,小杨也被送到昌图战俘归来管理所,经过审查,她回到故乡,几十年如一日的在一个山村小学教书。

作为一个女军人,被俘是她最大的不幸,但历史记住了她,人民记住了她,她永远是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对遣返回来的杨玉华说:“你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里了,祖国象母亲一样关怀着你,希望你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标签: 抗美援朝志愿军

更多文章

  • 抗日战争中也出现了一个女扮男装的花木兰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日战争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三年,也就是1939年3月21日,一位叫唐桂林的士兵出名了。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唐桂林作战多神勇,也不是因为出身多显赫,而是因为性别--她是一名女性。从这一天开始,报刊媒体不间断的采访报道使她隐瞒性别、从军杀敌的事迹广为人知,她也因此被誉为“现代花木兰”。时至今日,唐桂林的故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封信救了一万人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4年,德国陆军上将德克斯特接到希特勒要他带领一万人去驻守比利时前线蒙塔费利尔要塞的命令。为了防止德克斯特叛离或指挥不利,狡猾的希特勒将他的妻子罗伊斯扣下来做人质。德克斯特带领一万人马到达要塞后,很快就遭到盟军的围攻,他看大势已去,作为帝国军人,不成功便成仁,更何况妻子还在希特勒的手里,他别无选

  • 二战时日本有一支“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二战,日本

    在很多人印象中,二战中的日本军队个个都是亡命徒。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当时的日军中有一支以战斗力差而闻名的另类部队,它就是号称“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的大阪第四师团。日本历史学家关幸辅在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中,曾详细描述了第四师团的各种轶事。有意思的是,这支著名的“弱旅”在战后竟保留了自己的番号,

  • 抗美援朝首战揭秘:黄草岭阻击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美援朝,黄草岭

    黄草岭又称“德洞关”,位于长白山脉南麓的长津湖地区,是朝鲜东北部的军事要冲。黄草岭、赴战岭为狼林山脉的主峰,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大小山峰纵横绵亘,到处是悬崖峭壁,丛林密布,山峦交错,公路由峡谷中蜿蜒通往黄草岭,上面是壁立千仞,下面是万丈深渊,是敌我在东线战场的必争之地。当时,东线之敌李伪

  • 抗美援朝被俘的美军“王牌将领”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美援朝,美军

    1950年7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将美军的精锐部队——第24师调至朝鲜大田前线。该师师长威廉·迪安少将,曾荣获美国国会颁发的最高梅花勋章,被美国总统杜鲁门称为“所向无敌”的“王牌将军”。可是,第24师入朝18天后,就在大青山地区遭到重创,迪安也成了俘虏。此事非同小可!美国政府先是守口如

  • 冒牌将军巧计打硬仗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冒牌将军,打硬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曾有一支专门从事冒名顶替的部队——美国的第23特别大队。这支部队由82名军官和1023名士兵组成,并没有装备真枪实弹,却打了很多“硬仗”。这支部队的装备很特殊,有充气橡皮坦克、大炮、汽车、闪光弹、音响器材、伪装网等等。每个人还有各种不同部队的肩章。靠着这些高级“化妆品”

  • 天空中的三个太阳平息了一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天空,太阳

    1551年4月,德国境内的一座小城马哥德堡被罗马帝国的军队围困。该城军民浴血奋战、英勇抗敌,誓与城池共存亡。但数日后,城内已接近弹尽粮绝,危在旦夕。罗马军队也许是发觉了城内出现的困境,于是士气更是大振,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就在城池马上要被攻破的紧要关头,奇迹发生了:城市的上空突然出现了3个太阳,还

  • 莫斯科保卫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

    1941 年8 月,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命令德国各报:10 月12 日这一天留下头版的位置,以便登载“特别重要的消息”。原来,希特勒已经制定了一个代号叫“台风”的作战计划,要在10 月12 日一举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来取得苏德战争的胜利! 德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共53 个步兵师、14 个坦克师

  • 张鼓峰的“地震”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鼓峰,地震

    1938 年7 月,地处中国、苏联、朝鲜三国交 界处的哈桑湖、张鼓峰一带, 局势越来越紧张。占据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不断向驻守张鼓峰的苏联边防军进行挑畔,要求苏联军队退出哈桑湖和张鼓峰地区。苏联守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到7 月下旬,集结在哈桑湖地带中国一侧的日军已超过了4000 人,并且配备了六个炮

  • 明灭元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灭元之战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明朝灭元的战争。此次战争是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一次决战。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占中原各地,孤立大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四年后即位吴王,设置百官。建立政权后,明太祖先后夺取了湖广、江西、江浙等地,为北上灭元扫平障碍。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