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包围歼灭惨坑杀

长平之战:包围歼灭惨坑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07 更新时间:2024/1/5 1:33:43

公元前260年,秦大将王龁率数十万兵马像滚滚乌云一样笼罩住韩国上党城(今山西省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城以东地区),城中一将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到赵国哀哀求救,赵王立刻派遣大将军廉颇率二十多万兵马前往解围。不料,赵秦两军在长平遭遇,廉颇将军在马上一声呐喊,只见战马兵车卷起漫漫黄尘,鼓声阵阵,热浪翻滚,两军混战一起,杀得天昏地暗。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廉颇见无法解救上党之围,为保存实力,只得鸣金收兵,兵退十里,筑起数十座营垒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秦军日日攻打赵军营垒,都被廉颇的弓箭手射了回去,一连打了4个月,还是攻不破。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急得秦将王龁坐在马上破口大骂。

王龁为什么这样急呢?因为他知道秦国离长平太远,粮草运输十分困难,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士兵们吃不饱肚子,军心就会动摇,若廉颇到那时率师反攻,秦军必然大败,所以他只有速战速决才是上策。于是他用了一离间计,散布谣言说:“秦国所痛恨的,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廉颇容易对付,吓得都不敢迎战了,他快要投降了。”赵王本来就嫌廉颇坚壁固守不肯出战,这下又听信流言。于是,临阵换将,派赵括代廉颇为将,命他率兵攻秦。

“哈哈哈”,这下可乐坏了王龁,赵王中计了,又仰天大笑:“哈哈,来了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临行之时,赵王对赵括大加犒赏,送给他整箱整箱的黄金,整车整车的绞罗绸缎,并且又增派20万精兵强将随他出征。出征之前,赵王亲自陪同他检阅20万将士。赵括朝检阅台上一站,举目望去,眼前的兵马,像天边的滚滚云朵随着呼啸的狂风直扑脚下;兵刃闪烁,犹如夜空中璀璨的群星,回身再看,一箱箱一车车的黄金和绫罗绸缎在日光中反射出诱人的光辉,他如痴如醉得意极了。

这时候,骑着战马立在检阅队伍最前面的大小将士们,被箱箱黄金车车绫罗绸缎看花了眼,都在寻思:这些宝贝马上就要分到我们手上啦。所以,他们伫立在20万士兵的前面格外精神,在高头大马上手持刀枪剑戟纹丝不动,忽而挥舞兵刃齐声呐喊助威,忽而又持兵刃一动不动,把胸脯挺得老高老高。可他们中谁也设想到,赵括检阅完出征队伍之后,大手一挥,叫人把黄金绫罗绸缎统统运回家去了。赵括对赵王说:我想回家向老母辞行。赵王点头应允。母亲听说让他退秦兵,气得差点晕过去,劝赵话说:“儿啊,你爹临终的时候曾经跟我千嘱咐万叮咛,说你不是领兵打仗的材料,光在纸上蜻蜒点水似地学了些兵书战策的皮毛,终无大用。如今你竟然统领20万大军,与那如狼似虎的秦军交战,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你哪里有廉颇将军的谋略武功?依从我的话,速速去回禀赵王,辞去重任,莫要叫天下人耻笑!”

赵括环视满屋子的黄金锦缎,趾高气扬地对母亲说:“不是孩儿不肯辞去兵马大元帅.实在是遍国城中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再没有一个比孩子强的人了。国家危难应以国事为重,我不担此重任谁来担当!”“啪!”赵母挥手给儿子一记耳光,跺脚喝道:“你从小到大只读点兵书战策,武功平平,怎能狂妄自大夸下如此海口?”她撇开赵括径自求见赵王说:“自古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囤。,然而国家大事非同儿戏,我儿乃一介庸才,纸上谈兵不知天高地厚,武功平常难以阵前御敌。”赵王笑道:“你儿有将相之才,对此我早有耳闻,昨日面谈相见恨晚,作为元帅的母亲,希望你全力支持他为我赵国铲平敌寇。”赵括的母亲连忙摆手:“不行,不行!我儿全然不像他的父亲能和将士们同甘共苦,遇事总要跟将士们商量。如今,我儿竟把您给的赏赐全都拉回家来,你看这样的人统帅几十万大军前去迎敌,不吃败仗才怪呢!故而我想,国王陛下以国事为重,还是另选良将吧。”

赵王一听不乐意了,把袖子一甩:“我已经决定了!”赵括母亲见国王发怒,再也不敢多言,老泪纵横地退到阶下。

赵括率20万大军向长平进发,秦王得知消息后呵呵大笑,立即传谕:任命白起为兵马大元帅,秘密前去两军阵前增援王龁将军,并强调,若有人泄露机密立即斩首。

赵括到长平的第一件亭,就是将廉颇用兵战策全部改变,把大小军垒合并成大营。廉颇原军中的旧将不同意这样做,因为数十万兵马大集中扎寨容易被敌军分兵合围,所以他们竭力阻止,结果和赵括的手下在兵营里吵吵嚷嚷地厮打起来,赵括一向刚愎自用手辣心狠,当即下令把不同意见的旧将通通杀掉,让自己的心腹担任。赵括召集大小将官在帐前,给他们讲了一段兵法,他将兵法《虚实篇》高声朗读了一遍,然后问帐下众将官是否听憧了,帐下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有人则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盯住他的脸。赵括一看这情形,心中又得意又有点不满意,他将兵书反扣在桌上,在他们面前边踱步边讲解: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我军兵力集中到一处,这样我们就能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人,造成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那未同我军当面作战的敌人就有限了。帐下将官听了频频点头。赵括走到案前又翻看了一下书,回身又和众人讲廉颇排阵的“错误”,是大小军垒设得太多,这样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防备了右边,左边又薄弱,到处都防备,就到处兵力薄弱。现在我将大小营垒集中起来,以兵力优势迫使敌人处处防备。众将听了赵括这一段宏论连声叫好。

秦国元帅白起秘密到达阵前后,见赵括一来就改变了守垒方式:心中暗喜,便试探着先派3000兵马前去挑战,自己却在高墙上远远地观察动静。赵括见敌军杀来立刻领一万人马迎战,两军厮杀在一起,刀与刀交刺对杀,撞击声、杀喊声、呻吟声交织一片;秦兵寡不敌众,被赵括杀得兵如潮退,丢下一大片尸首,赵括见秦军败退便尾随其后,穷追不舍。

对面的白起元帅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在高墙上情不自禁地一拍大腿笑道:“太好了,我有办法对付赵括了!”接着,领兵后退十里。这一仗赵括大获全胜,乐得他开怀大笑:“你王龁哪里是本帅的对手。”

他便一人奔至秦军寨前,用弓箭向寨内射进一封信,白起与王龁拆开一看,原来是封言词激烈的挑战书,不禁相视一笑,白起说:“王将军,你就写‘来日决战。”王龁提笔一挥而就,当即把信扎在弓箭上射出塞去,随即又指挥全军拔营后退十里扎寨安营。

赵括得信后,更加得意忘形:“看看,王龁被我打怕了吧。”他立即传令,叫将士们吃饱了饭好好睡一觉,明日他要亲自活捉王龁。他哪里知晓,白起、王龁早已安排下天罗地网正等他往里钻呢。

次日天刚放亮,赵括就挥师与秦兵血战在一起,只见兵马相错。乱军中赵括催马迎面冲来,挥刃就向王龁砍去,两人大战20个回合,王龁装作战败掉转马头往回跑,赵括在身后紧追不舍。赵军将领中有人觉得秦兵败得奇怪,恐怕其中有诈,催马赶到赵括身边劝道:“秦兵诡计多端,败得如此之快有点不可思者,莫非另有奸计,我看元帅还是别追为好!”

赵括向来自以为是,接连两仗打得顺手,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只见他满脸通红骑在马上,高声嘶喊:“给我冲!杀!”前面秦将秦兵一阵风地钻进寨里,寨门立刻关闭。赵军刚靠近寨门就被乱箭穿身射死一大片。赵括立在寨前大骂:“王龁,快快出来送死!”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

他哪里知道这时调动秦兵的大元帅不是王龁,而是令列国兵将闻风丧胆的白起将兵。他正准备攻寨,忽然快马来报:“后面的大军被秦人拦腰截断分割包围。”赵括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大怒道:“好一个王龁,竟然釜底抽薪背后捅我小刀子。将士们,给我回去救。”说罢率兵回师,刚行不到三里,又被一路秦兵拦腰杀来,刚一交手,死伤几万人。这时,秦军一将高声喊道:“赵括,你给我听着,你中了我家白起元帅的计了,快投降吧!”一听白起带兵杀进阵来,赵括半天说不出话来。转念一想,兵书上说:兵不厌诈也,对,秦兵是故意拿白起的名字吓唬我。想到这,他又强打着精神声嘶力竭驱赶着兵马向前冲。士兵们听见敌将白起的名字早吓得腿发软,哪敢恋战。向前冲了一阵,又丢下几万具尸体败下阵来。赵括见情况不妙,急忙鸣金收兵,一员副将急忙阻止说:“元帅,可不能收兵,拼死也要杀一条血路冲出去,迟了前后被敌包围想冲出去也来不及啦。”

赵括却认为兵书上有一段很适用:越深入敌境,军心士气越牢固,敌人越不能战胜我。眼下要紧的是安下寨来稳定军心,养精蓄锐。同时派一支军马回赵国搬兵,到时候内外夹攻,何愁破不了敌兵。现在敌军蛊惑我军心,故意声称白起在阵前调动兵马,其实这是不可能的。那白起能从天下掉下来吗?他于是下令安营扎寨,派一队人马冲了出去,直奔赵国王宫去搬兵。黄昏时分,白起率重兵已将赵军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一围就是二个多月,赵括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们粮食

标签: 长平之战包围歼灭

更多文章

  • 河南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河南之战,河南

    河南之战即河南战役。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汉材官将军韩安国率700人出战,负伤败阵,退守壁垒不出,匈奴骑兵掳掠千余人及牲畜而去。“是时虏言当入东方”,汉武帝刘彻命韩安国部向东移驻右北平,以阻挡匈奴向东方深入,同时决定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作战方针,令车骑将军卫

  • 浚稽山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浚稽山之战

    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骑都尉李陵率步兵与匈奴骑兵在浚稽山(约今蒙古图音河南)的作战。天汉二年秋,汉武帝刘彻令贰师将军李广利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击匈奴右贤王于天山(今新疆天山)。为牵制匈奴,遣李陵率步卒5000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李陵北行千余里,至浚

  • 柏举之战:千里跃进大纵深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柏举之战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这里所说的“西破强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爆发的着名的吴楚柏举之战。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流域下游的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开始崛起。晋国为与楚国争霸

  • 马陵之战:示假隐真诱庞涓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马陵之战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通过这些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候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

  • 泓水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去世后,各国诸侯顿时失去了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成为一盘散沙。齐国因内乱而中衰,晋、秦也有各自的苦衷,暂时无力过问中原。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就企图乘机进入中原,攫取霸权。素为中原列国目为“蛮夷之邦”的楚国的北进势头,引起中原诸小国的忐忑不安,于是一

  • 假途灭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假途灭虢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互相兼并。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中不断兼并征服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

  • 商汤灭夏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汤灭夏

    夏朝奴隶制国家距今约四千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灭亡,传14世,17王,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都是夏人统治的中心。这个国家的范围,北到山西的长治,南达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陕西华山一带,东至山东河济之间。据人推测,夏朝的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

  • 平定安史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平定,安史之乱

    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度破坏,募兵制逐渐产生,驻守边防城镇的节度使大量招募军队,在其防地内逐渐取得了政权、财权和兵权,势力渐渐壮大。朝廷权力被藩镇割据势力分割。节度使不服从朝廷调遣,联合起来反对中央,甚至向皇帝兴师问罪,形成与中央抗衡的割据势力。相比之下,京师禁卫寡弱,不足以控制外地节镇之兵,形成外重

  • 牧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牧野之战,商汤

    商汤击败夏朝最后一代君主夏桀,灭夏建立商朝后,共经历六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商王朝经历了由强盛至衰败的发展过程,自其第23位国王武丁死后,势力逐渐趋向衰落,在传位至第31位国王纣辛时,已经步入全面危机的深渊。据《史记》记载,殷纣王非但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反而还是勇力过人、天赋聪颖、才思出众之人

  • 赤壁之战简介,火烧赤壁三分定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赤壁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进而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幽、冀、青、并、兖、豫、徐和司隶(今河南洛阳一带)共八州的地盘,形成了独占中原的格局。接着他又挥师平定辽东地区的乌桓势力,基本稳定了后方地区,一时间成为当时历史舞台上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然而,对于素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