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日德兰海战 战列舰队最后的告别战

日德兰海战 战列舰队最后的告别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16 更新时间:2023/12/26 22:26:06

日德兰海战亦称斯卡格拉克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 是海军历史上战列舰大编队之间的最后一次决战,从而结束了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海战 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凭借其海军优势,对德国实行海上封锁,迫使德国大 洋舰队不敢贸然出港。战争初期的被动态势,使德国人最初把赢得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 在具有传统军事实力的陆军身上,海军则仅以小兵力开展海上游击战,袭击协约国海上 交通运输船。但是,通过一年的作战,形势并未好转,凡尔登战役后,德国陆军陷入持 久作战的困境,企图在陆上结束战争的梦想破灭了。德国最高统帅部不得不改变初衷, 把战略重心转到海上。为了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保证德国在海上的行动自由,扭转被 动局面,德国统治当局准备在海上寻找机会与英国进行决战。

1916年1月,德国海军对大洋舰队司令部进行了调整,任命舍尔海军上将为舰队司 令。舍尔一到任,就着手制定对英国舰队实施主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企图先以少数战列 舰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进行决战, 彻底消灭英国主力舰队。为实现这一目的,舍尔集中部分战舰,用了4个月的时间,执 行偷袭和骚扰英国的计划。5月中旬,舍尔命令希佩尔海军上将率领5艘战列巡洋舰、5 艘轻巡洋舰和30艘驱逐舰,组成战役佯动舰队,引诱英国舰队出港。舍尔则亲率大洋舰 队主力,由21艘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和31艘驱逐舰组成的重兵集团,隐蔽在佯动舰队 之后50海里处,随时准备歼击上钩之敌。另外,一支由16艘大型潜艇、6艘小型潜艇以 及10艘大型“齐柏林”飞艇组成的侦察保障部队,已预先在英国海域和北海海域展开, 严密监视英国海军动。然而,舍尔怎么也没想到,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作战计划,早 就被英国海军截获。这是因为1914年8月,俄国在芬兰湾口击沉德国“马格德堡”轻巡 洋舰后,俄国潜水员在德国军舰残骸里,意外发现了一份德国海军的密码本和旗语手册, 并将其提供给英国海军统帅部,使英国海军轻而易举地破译了德国海军的无线电密码, 准确地掌握了德国海军的行踪。

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利科上将根据掌握的德国海军情报,连夜制定出一 个与舍尔如出一辙的作战方案,决定由海军中将贝蒂率领4艘战列舰、6艘战列巡洋舰、 14艘轻巡洋舰和27艘驱逐舰作为前卫舰队,先追击来袭的希佩尔舰队,等舍尔率领的主 力前出围歼时,佯败诱敌。杰利科亲率由24艘战列舰、4艘战列巡洋舰、20艘巡洋舰和 50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主力,随后跟进,对德国大洋舰队形成合围后聚歼该敌。

5月30日夜,贝蒂率领前卫舰队驶离罗赛思港,这马上就被德国潜艇发现了。而德 国放出的“诱饵”也早在英国海军的监视之下。双方都认为敌人已经上钩,两支舰队小 心翼翼地相向而行,将军们紧地注视着海图上对方行动的轨迹,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海 战就在这无声的航行中拉开了帷幕。5月31日下午,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 近海域遭遇,英主力舰数量两倍于敌,德国舰队不敢恋战,希佩尔按计划转向东南,向 大洋舰队的主力狂奔。贝蒂一见到嘴的肥肉要飞,早把预定任务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 猛追,致使威力大速度慢的4艘战列舰掉队10多海里,犯了被英国历史学家们称为“致 命的错误”,使英国舰队蒙受巨大损失。15时20分,双方前卫舰队成同向异舷机动态势, 由于德舰采用了先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系统,火力优于英舰,且此时兵力对比6∶5, 英舰队已无优势可言。15时48分,双方在20公里距离上开始对射,12分钟后贝蒂的旗舰 首先中弹。16时5分,英战列巡洋舰“不屈”号被击沉。在这紧要关头,掉队的4艘战列 舰赶到,巨炮怒吼,弹如雨注。面对英军强大火力,希佩尔镇定自如,命令集中火力猛 轰英战列巡洋舰“玛丽皇后”号,使该舰连中数弹,爆炸后一折两段,迅速沉没,全舰 1275人仅有9人生还。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英舰2沉1伤,损失惨重。当贝蒂发现迎面而 来的德军主力时,才发觉上当,即令整个前卫舰队北撤。舍尔见状急令全舰队追击,他 哪里知道,自己钓上的“鱼”,也是他人布下的诱饵。在近3小时的追击战中,双方均 无建树。18时许,英前卫舰队与主力舰队会合。舍尔也追了上来,杰利科指挥舰队成一 路纵队冲向敌舰,切断了德国大洋舰队的后路,双方在落日辉的映照下展开了激战。 18时20分,英国的2艘老式装甲舰被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击中,一炸一沉;18时33分,1. 7万吨的英国第3战列巡洋舰中队旗舰“无敌”号又被德舰击中,当即炸成两段,舰队司 令胡德少将连同全体舰员一同沉入海底。但英国舰队的损失并没有影响主力舰队在数量 上的优势,加之英舰逐渐抢占了有利的攻击阵位,作战形势马上发生了有利于英军的转 化,德舰接连受到打击,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和另一艘战列巡洋舰被击中,迫使 舍尔放弃原来的计划,企图冲出一条血路,返回基地。但几经冲杀也无法逃脱英国舰队 猛烈炮火的轰击,当最后一批舰只从乱军中冲杀出来时,屡建战功的“吕措夫”号已千 疮百孔,无法继续航行,被迫弃舰沉没。英军虽然连连得手,但面对落荒而逃的德国舰 队,小心谨慎的杰利科却因怕碰上德军后撤时布下的水雷,而下令停止追击。20时,一 场混战在夜幕中暂停了,双方指挥员开始酝酿新的较量。杰利科准备天亮在舍尔返回基 地的必经航线上彻底消灭德国大洋舰队;舍尔则企图连夜冲出包围,经合恩礁水道返回 基地。为此,舍尔把所有能用的驱逐舰都派出去拦截英军主力舰队,掩护大洋舰队突围。

整夜里,德军的驱逐舰就像狼群一样,不时地袭击英舰,给英军造成混乱和判断失误, 使杰利科摸不清德国舰队在哪个方向。23时30分,大洋舰队和英军担任后卫的驱逐舰遭 遇,由此演出了日德兰大海战的最后一幕。双方借助照明弹、探照灯和舰艇中弹的火光 进行着漫无目标的射击和冲撞。激战中英国3艘驱逐舰被击沉,德国2艘轻巡洋舰被鱼雷 送入了海底。拂晓前,双方在混战中又互有损伤。英国的一艘装甲巡洋舰认敌为友,被 4艘德国战列舰一个齐射当即变成一团火球;混乱中一艘英国轻巡洋舰被己方的战列舰 拦腰切成两段;德国一艘老式战列舰步履蹒跚地跟在舰队后面,被冲上来的一群英国驱 逐舰用鱼雷击沉。舍尔不顾一切地向东逃窜,于6月1日4时许通过合恩礁水道,杰利科 因害怕德军布设的水雷,也匆匆打扫战场后返回了斯卡帕弗洛基地。这场空前绝后的战 列舰舰队决战,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此战,英国舰队共损失战列舰3艘,装甲巡洋舰3艘、 驱逐舰11艘,战斗吨位11.5万吨,伤亡6700多人;德国舰队共损失战列舰2艘、轻巡洋 舰4艘,驱逐舰5艘,战斗吨位6.1万吨,伤亡3000多人。英国舰队虽然比德国舰队损失 多了近一倍,但并未伤着筋骨,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在北海海域的霸主地位,德国因无法 打破英国人的封锁,大洋舰队成了名存实亡的舰队,从此一蹶不,再也未敢出海作战。

日德兰海战对英国人来说是一个悲壮的胜利,其中的教训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 的莫过于以下三点:一是战略运筹失策。英德两国战略决策者受陈旧军事思想的影响, 认为舰队决战是取得制海权最可靠、最简捷的途径。因此,在日德兰海战前,无论在装 备建设还是在编制训练上,都以在决战中歼灭敌主力舰队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最高手段, 不惜花费巨资建造和编练庞大的战列舰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双方的企图如出 一辙,都试图寻找战机以一次舰队决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然而在延续了两年才达成的这 场舰队决战后,双方决策者才认识到,科技进步使新型海军兵器不断出现,海军作战手 段也日益丰富,企图通过一次决战实现战争目的已不可能。正如战后贝蒂上将断言,英 国正确的战略不应是不惜任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把它困在基地,这样形势对我 更为有利。德国也认为,就是在海战中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这一 战略调整对以后的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随后不久英德两国的战列舰虽没有在战争中被 敌人消灭,却被自己的水兵或搁置于一边,或沉入了海底。

二是作战指挥失误。战前,英国海军本来占有客观优势和先机之利,可将计就计, 巧打智取,提高作战效益,但由于英军前线指挥员连连失策,先是不分青红皂白,盲目 追杀德军担负诱敌任务的前卫舰队;继而又在主力交战时畏首畏尾,放弃追击逃窜之敌 的有利战机;最后又没有夜间决战的决心和魄力,使得德军有机会突破封锁,返回基地。 从上述情况人们不难看出,正确的作战指挥关键在于审时度势,量敌用兵,不被假象所 迷惑,积极地进行有利的决战,避免不利的决战,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能动地争取战 争的胜利。力量的强弱和形势的利弊只具备了胜利的可能,如果作战指挥失误,照样要 打败仗。

三是协同配合不力。在这场激烈搏杀,险象横生的大战中,到处都有不和谐的音符。 英国舰队出发时,未通知“坎帕尼亚”号航空母舰,致使其没有参加作战,减少了英军 的优势;战中,德国舰队在侦察情报力量不足,经被动挨打时,却叫10艘大型“齐柏 林”飞艇在基地睡大觉;当英国舰队奋力追杀德国舰队时,主力战列舰却因航速慢而掉 队;当舍尔奋力冲出重围,准备施放水雷阻止英军追击时,才发现全舰队没带一颗水雷。 这充分说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使作战力量结构日趋复杂,单凭一两件新式兵器并 不能决定作战力量的优势,而需要各种参战力量紧密协调配合,形成整体作战能力,才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战兵器的作战效能。这场海战充分说明,装备先进的战列舰,没有 了其他作战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标签: 日德兰海战

更多文章

  • 法越战争 法国东方扩张的第一步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法越,战争,法国,东方扩张

    法越战争是法国为对越南进行殖民奴役,于1858年至1883年对越南连续发动的3次 侵略战争,最终征服了越南,获取了对越南的“保护权”。这是法殖民者为在印度支那 建立强大据点,阻止英国进一步向远东扩张的去路,企图独占远东(主要是中国)的利 益,而对印度支那发动的首次战争,从而揭开了越南人民80年抗法斗

  • 清朝的婉贵妃有两位,其中一位竟活了92岁,另一位是宫女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婉贵妃,风云人物

    清朝历史上有两位封号为“婉”的妃嫔,她们的最终位号均为婉贵妃,一位是乾隆的婉贵妃,她活了92岁,是乾隆帝寿命最长的妃嫔,另一位是咸丰帝的婉贵妃,她是宫女出身,最终却幸运地跻身贵妃行列。乾隆的婉贵妃陈氏是一位汉族女子,比乾隆小五岁,大概在雍正七年左右,陈氏通过了清宫组织的选秀,被分到了皇四子弘历的潜邸

  • 富察皇后唯一的骨血,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富察皇后唯一的骨血,最后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虽说古代许多公主都不得不面对和亲的命运,不过相比于普通女子,她们的人生还算圆满。而且在明清时期和亲现象明显减少,大多数公主都能有较好的归宿,这一点对于乾隆的女儿来说更为明显,有一位公主是他和富察皇后的唯一骨肉,乾隆直接将其“圈养”

  • 揭秘:隋朝忠臣尧君素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尧君素,隋朝,风云人物

    隋朝忠臣尧君素有着怎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17年末,屈突通被李渊任命去劝降尧君素,因为尧君素曾是屈突通的部下,这样的安排是合情合理的。身为老友的屈突通来到河东城下,与尧君素四目相对后,两个老朋友均是痛哭流涕。哭完之后,屈突通说明了来意:“吾军已败,义旗所指,莫不响应,事势如

  • 唐初名将李勣为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留下了什么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李勣(jì),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

  • 郭嘉为什么会劝曹操放过刘备?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郭嘉,汉朝,风云人物

    如果说曹操手下最得力的几个谋士是谁?应该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人物是郭嘉。在曹操的智囊团队中郭嘉不仅深谋远虑而且还是年龄最为年轻的一位。郭嘉病逝的时候年仅38岁,但是他追随曹操的的时间就有11年。在此期间郭嘉协助曹操一统北方建立了赫赫功勋。曹操对郭嘉的感情不亚于刘备对诸葛亮,甚至曹操因为郭嘉年纪较轻想在

  • 卸岭力士的祖师爷是谁?他是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秦朝,风云人物

    曹操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因为曹操曾亲率领人马,公然盗梁孝王墓。据《三国志》载: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水经注》也对曹操的这次盗墓有过记载:(曹)操引兵人砀(芒砀山),发梁孝王冢,破棺,

  • 刘邦为什么从不怀疑审食其?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审食其,汉朝,风云人物

    在野史中,审食其是吕雉的男宠,他们的私情被吕雉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发现以后,刘盈非常愤怒,想要杀掉审食其,可是最后审食其的朋友帮他逃过一劫,刘盈一直到死也没能除掉审食其。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历史上著名的毒后,冯梦龙曾经这样评价审食其,他说:“以高帝之雄略,吕氏之咆哮,而食其能顺事不忌,其亦有过人者

  • 唐玄宗是明君,他又因为什么要杀死他的三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唐朝,风云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唐朝的统治达到空前的繁荣与昌盛,进入全盛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也达到顶峰阶段,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堪称是一位明君了,但是他在位期间却铸成大错,亲手杀死三个儿子!唐玄宗为何这么残忍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事情发生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这一年唐玄宗做

  • 三国时期关羽、张飞和马超三人担任的是何官职?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国号为“汉”。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