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哥特战争简介,哥特战争背景

哥特战争简介,哥特战争背景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37 更新时间:2024/1/21 7:27:44

【战争时间】公元535~554年

【战争地点】意大利东哥特

【交战双方】拜占庭VS东哥特

【关键人物】贝利撒留

【战争背景】

罗马在全盛时代的疆域,北至不列颠,南至埃及,西到西班牙,东到波斯。无论在什么地方,罗马的军队都是所无敌。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了。但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依然存在。

公元527年,颇具雄才大略的查土丁尼当了东罗马皇帝。此时帝国版图已支离破碎,高卢被法兰克人占领,北非和西班牙则分别由汪达尔人与西哥特人占据,意大利则沦入东哥特人之手。查土丁尼决心要恢复古罗马帝国全盛时代的疆域,夺回被蛮族占据的领土。

然而,查士丁尼皇帝的宝座还没坐稳,国内就爆发了着名的“赛车场起义”,愤怒的民众试图攻打政府、皇宫,推翻他的统治。人们捣毁贵族宅第和店铺,打开监狱释放囚犯,甚至焚烧教堂,就连索菲亚大教堂也被焚毁。查士丁尼慌忙派大将贝利撒留率兵前去镇压起义。有4万名起义民众惨遭屠杀,血染赛车场,查士丁尼才得以保住皇帝的宝座。

贝利撒留贝利撒留堪称是拜占庭最杰出的统帅。查士丁尼继位时,拜占庭与东方强邻波斯的军队对峙三十年仍不分胜负。查士丁尼派贝利撒留指挥对波斯的战争,不久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迫使波斯与拜占庭达成为期50年的和约。随后,拜占庭的兵锋又指向了北非的汪达尔王国。533年6月,贝利撒留统率着500艘战船和1万5干名士兵在北非登陆,几个月之内捣毁汪达尔王国,俘虏其国王,使北非重新成为拜占庭的组成部分。当他回国之日,皇帝为他举行了罗马帝国500年才有一次的凯旋式军礼欢迎,君士坦丁堡万人空巷,民众们都出来一睹这位英雄的风采。

在扫清了外围之后,查士丁尼决心出兵罗马帝国的发祥地意大利。在过去数十年间,这里一直处于东哥特人的统治之下。查士丁尼再次任用贝利撒留进兵意大利,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哥特战争”。

【战争经过】

公元535年末,贝利撒留踏上征途。但这次皇帝让他完成这一庞大征服计划的兵力只有少得可怜的7500人。他三思之后,决定先取西西里岛为立足之地,然后于536年5月率军渡过墨西拿海峡,攻击沿海重镇那不勒斯。这里城垣陡峭坚固,东哥特军储存了充足的粮食,凭险坚守。贝利撒留攻打了20天仍未拿下,但他发现了一条因干涸而弃置不用的高架水道,顿时计上心来,便派400名士兵趁夜从这条干枯的水道爬进城去,为主力部队打开城门,里应外合,顺利地攻陷了这座城池。

那不勒斯被攻克使东哥特人惊恐万分。他们废黜了指挥作战不力的国王提奥达图,拥戴一个名叫维提杰斯的武士为王。此人凶悍、勇猛,指挥有力,他从各地调集军队,决心与贝利撒留决一雌雄。

此时贝利撒留的军队已逼近罗马城。那些西罗马帝国的遗老遗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城门,迎接东罗马军进城。536年12月10日,罗马城在被蛮族占领60年后又由贝利撒留重新夺了回来。他派人飞速向拜占庭报捷,同时趁暂无战事之机加紧修缮城防,召集罗马的青壮年参军以补充兵源,以防敌军反攻。

果然,东哥特王维提杰斯集中了十五万大军,于537年3月把罗马城团团包围,想一口把拜占庭军“吃掉”。但他们在几次攻城中都损兵折将,战死三万多人。贝利撒留在城墙下消耗了东哥特大部分军力,一年多之后,东哥特人终于坚持不住了,他们烧掉营帐,主动撤围向北退去。

东哥特人退守都城腊纳。539年底,贝利撒留进军攻打这座都城。东哥特人想出一计,遣使以利害关系说动波斯王科斯罗从东方进攻拜占庭。贝利撒留眼看就要打下腊文纳,却突然接到停止攻击的命令。对此贝利撒留表示反对,他决心打下整个意大利,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www.gs5000.cn

东哥特人想投降,但又不愿接受查士丁尼的专制统治,而宁愿拥戴英勇无敌的贝利撒留当他们的皇帝。他们提出:“如果贝利撒留做我们的皇帝,便甘愿投降。”为尽快结束战争,贝利撒留口头上表示同意,等东哥特人投降后,他立即表示拒绝称帝。看到他这么深得意大利民心,查士丁尼不禁起了极大的猜疑,急忙命他回国。当这位忠诚的常胜将军带着东哥特国王和无数金银财宝凯旋而归时,竞遭到解职的遇。

不久,因东哥特人反抗,战争再起,罗马很快失守,拜占庭军节节败退。万般无奈之下,查士丁尼只好再次派贝利撒留去意大利指挥,但却不肯派给他军队。贝利撒留再次占领了罗马城,但因军力不足,无法彻底击败东哥特人,而只能带所部人马辗转于沿海一带。苦战五年之后,皇帝再次召他回国,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宠臣那锡士。那锡士夺得了本该属于贝利撒留的哥特战争胜利的桂冠。

贝利撒留虽退隐在家,但功高震主。他征服了北非,收复了罗马城,打赢了哥特战争,后又击败匈奴,拯救了帝国首都拜占庭,在国人心目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皇帝对他的猜疑也越来越大。不久他便以“磋反”的罪名被抄家。据《秘史》一书称,贝利撒留晚年甚至被查士丁尼弄瞎双眼,被迫去沿街行乞。

【战争简评】

查士丁尼虽然赢得了哥特战争的胜利,但这不仅没有使拜占庭帝国更强大,反而削弱了拜占庭帝国的国力。公元565年,查士丁尼死后,他所收复的领土又再度失去。值得一提的倒是他命人编纂的法典即公元529年出版的《查士丁尼法典》,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不仅是罗马法精神的所在,而且也是拜占庭留给人类文明的最大遗产。

标签: 哥特战争背景

更多文章

  • 亚历山大东征简介、时间、背景、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亚历山大,东征

    【战争时间】公元前334~前324年【战争地点】东方波斯等国【交战双方】马其顿王国VS东方波斯等国【关键人物】亚历山大【战争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内部及各城邦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冲突持续不断。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趁此机会,运用外交手腕、金钱利诱和军事进攻等各种手段强行插手希腊各部的内部事务。公元

  • 捷克农民战争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捷克,农民战争

    【战争时间】公元1419~1434年【战争地点】捷克境内【交战双方】捷克人民VS欧洲反动势力【关键人物】胡斯【战争背景】9世纪末,捷克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此后工业发展非常迅速。10~12世纪,日耳曼人不断地向东侵入,于是捷克人依附于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以后,捷克国王被列为罗马帝国七大选侯之一。14

  • 伊斯兰两雄争霸中东的百年“圣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伊斯兰,两雄争霸

    伊土战争是奉逊尼派为国教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同以什叶派为国教的伊朗萨菲王朝为争夺阿拉伯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外高加索,控制欧亚两洲间重要战略和贸易交通线而进行的掠夺性战争。战争的结果未分胜负,两败俱伤,加速了西亚这一古代文明的衰落,为西欧资本主义强国占领和奴役中近东创造了条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萨菲王朝

  • 30年战争: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30年,战争,欧洲

    1618—1648年,欧洲两个强国集团——哈布斯堡王朝与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为争夺欧洲霸权而展开了一次全欧国际性大混战。起初,战争是围绕德国新旧教矛盾进行的,但不久就演化为各国争夺权利和领土的混战,西欧、中欧及北欧主要国家几乎全部先后卷入。其结果使德国四分五裂,法国等迅速崛起,从而给西欧各国关系带来了

  • 二战中死的最冤的十个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二战

    NO.1:德军第6集团军德军第6集团军的冤在于本可以撤出来,或可在支援部队接近时突出来,可是它什么也没作,希特勒送它进入了地狱。还冤在苏军二次让它投降,它又拒绝了,它之所以排在第一位,因为它带来的后果太严重。二战的转折点就是由它决定的,第三帝国的命运被它掌握的死死的。NO.2:日本中途岛机动部队日本

  •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将拉丁美洲劫为殖民地后,从15世纪末开始,通过政治、军事、经济和宗教机构,对拉丁美洲人民和资源进行残酷地剥削和掠夺。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教会是宗主国在美洲的重要支柱。殖民者刚踏上美洲的土地,教会

  • 54军越战传奇:七个炮团齐射一座孤山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越战,传奇

    话说54军从云南战域回转,到达广西战区时已是2月18日,战事已在昨天打响。虽是晚了一天,但这支虎狼之师一旦踏入战场,立刻就爆发出惊世骇俗的战斗力。时任54军作战处长的唐硕在《铁马冰戈》一书中记述了以下情节:“18日23时,我随韩怀智军长前往位于南宁郊区的广西(广州)战区前指,广州军区参谋长周德礼开门

  • 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饮恨莫斯科城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

    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两军于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附近进行了一次重大会战。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决心入侵俄国,以图称霸欧洲。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期,俄军面对

  • “庚子赔款”的结果及其对各国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庚子赔款

    1900年为庚子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到第二年辛丑年的1901年9月7日,德、奥匈、比、西、法、英、意、美、日、荷、俄等国的公使组成外交团,在西班牙使馆与庆亲王奕匡、李鸿章等举行谈判,后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清政府要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匈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挪威六个

  • 墓碑上的军功章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墓碑,军功章

    圣彼得堡郊外有一座无名烈士墓,里面埋葬着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在离无名烈士墓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墓,这个墓地被人拆掉一回,就会重新堆起一回,堆墓的人是谢尔盖。1980年,墓地发生了凶案,谢尔盖老人躺在血泊中,他人生最后一句话是:“垫子下有信……保护……那枚奖……章!”谢尔盖是一名苏联老兵,因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