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马关条约》的危害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马关条约》的危害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3/12/25 0:54:53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介绍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末期,统治阶级腐朽没落,东西方列强都将手伸向中国。日本早就对中国朝鲜窥视已久。中国对日本的野心也有所察觉,中法战争后也积极建立水师。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于6月3日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清军6月8日抵朝。日本以欺诈手段诱使清军入朝,后以此为借口,大量派兵入朝。7月23日,日军攻占朝鲜宫,成立傀儡政府。25日,日本军方突袭清军。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同时,日本明治天皇也发布宣战诏书。

8月上旬,清军总兵卫汝贵、马玉崑、左宝贵和副都统丰升阿的率军兵分四路抵达朝鲜平壤。8月中旬,日本向朝鲜增兵,并伺机攻占中国奉天(沈阳)以及辽东半岛。9月初,日军兵分四路向平壤推进。9月15日,日军攻入平壤,叶志超等弃城而逃。26日,清军全部退回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

日军在夺取朝鲜半岛的同时,又将舰队开赴黄海西部,取得黄海制海权。9月上旬,清廷派北洋舰队护航赴朝鲜运兵船。9月17日,北洋舰队在返航时遭到日军战舰袭击,5艘舰被击沉,4艘被击伤。

清军以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驻守鸭绿江。兵力呈一线部署,防线分中、东、西三段。九连城为主要防御阵地。但防御各部之间缺少协同,纵深内又没有强大的预备队。日军第1集团军很快就攻破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继而在虎山附近的江面搭建浮桥抢渡成功并攻取了虎山。其余各部清军得知虎山失陷,竟不战而逃。9月26日,日军顺利占领九连城和安东(今丹东)。清军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同时,日军第2集团军在军舰的掩护下,开始从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日军登陆持续十多天时间,清军竟坐视不问。11月6日,日军攻陷金州(今属大连)。7日,日军没遇到任何抵抗便占领大连湾。17日,日军逼近旅顺口。驻守旅顺口的清军经互不统属,官兵军心涣散。18日,日军前锋攻打土城子,只有徐邦道总兵指挥军队抗击。22日,日军攻占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1895年1月20日,在山东战区的日军从荣成龙须岛登陆,很快占领荣成。随后兵分两路包抄威海南帮炮台。30日,南帮炮台被攻陷。2月1日,日军攻取威海卫城。之后,日军水陆并进,攻打刘公岛和港内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人先后战败自杀。17日,清军威海卫海军基地被攻陷,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辽东战场自鸭绿江防线崩溃后,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相继沦陷。清政府为了挽回败局,调两江总刘坤一指挥关内军事,并以湖南巡抚吴大澂和宋庆为帮办。1895年1月17日,清军先后多次反攻海城,接连受挫。2月28日,日军从海城出击,3月4日,攻占牛庄(今海城西北),7日攻取营口,9日,攻陷田庄台(今大洼南)。10天之内,清军在辽东战场全线溃败。

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

中日战争前,清政府与日本都有怎样的作战方针?

日本战前制定了海陆兼顾的“作战大方针”。其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在中国的直隶(今河北)平原与清军主力进行决战,击败清军主力迫使清政府屈服。并且海上作战是决定此次战事的关键。为此,又将作战计划分成两期:首先以陆军攻占朝鲜,牵制清军;海军则相机与清海军主力决战夺取黄海制海权。尔后看海军战况决定下一步计划。

而清军在战前没有一个明确的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阶级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战前没有一个专门的作战机构,更没有一个兼顾全局的战略部署。

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和日本都有什么样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及《议订专条》三款、《另约》三款、《停战展期专条》两款。清政府向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3亿两,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等,丧失了大量的国家主权。日本既占领了台湾等岛屿,又获得了2.3亿两的白银。这些使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并进一步扩大了军备。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清政府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推进了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标签: 中日甲午战争

更多文章

  • 郑成功收复台湾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郑成功,收复,台湾

    在这一站中,我带大家来看看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时期台湾就被荷兰侵略者占领,明初时期,郑成功为收复台湾率领舰队从金门出发攻打台湾。他沉着指挥,首先占领赤嵌城,之后围困台湾城,终于迫使荷兰侵略者投降。1624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清初,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自率领2.5万大军,乘

  • 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 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平定,噶尔丹

    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清康熙年间平定噶尔丹叛乱的战争。明末清初蒙古准噶尔部不断壮大,噶尔丹继承汗位后势力更是空前。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先后吞并蒙古各部,继而南下威胁清廷。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为

  • 忻口、太原会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忻口,太原会战

    1937年1011月,为了保卫山西、保卫太原,中国军队在太原及其以北要隘忻口地区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大会战。在这场大会战中,八路军与国民党友军进行了密切配合。忻口是太原北面最后一道防御屏障,地势险峻。1937年10月初,日军第5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一部突破中国守军防御后奔袭太原。忻口为日军必经之地。忻

  • 滇西抗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滇西抗战,5月4日

    5月4日,日寇侵入龙陵,同时派出飞机54架,对保山这座毫无空防的千年古城实行了惨绝人寰的狂妄滥炸;5日,日军前锋伪装逼近战略要地惠通桥,被我守军有效阻击;20日日军侵入边城腾冲。至此,怒江以西大片田土沦入敌手。中国远征军七十一军依次天堑在北起栗柴坝、南至三江口的全长250多公里的怒江东岸设防据守,经

  • 随枣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随枣战役,武汉

    武汉地区的日军为了消除长江北面湖北北部、河南南部方向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国第5战区的主力,中国军队与之展开为期20余天的会战,粉碎了日军的企图。武汉会战后,武汉长江上游沙市以西一段长江江防、鄂北、豫南、皖东大别山区划规第5战区。第5战区地处国民政府中枢门户的川东

  • 中法战争简介 法国不胜而胜 中国不败而败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法战争,法国

    清朝末年,外国列强不断侵略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看一看中法战争。此次战争中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而由于清统治者的昏庸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新约》。清朝末期,统治者腐败无能,各国列强都伺机瓜分中国。法国先将手伸向了与中国相邻的越南,并强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

  • 太平军湖口大捷 曾国藩气急自杀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军,湖口,大捷,曾国藩

    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6月到1855年1月,西征军连续作战一年半,取得重大胜利。但后来遇到湘军的顽抗,湖北和江西战场形势对太平军极为

  • 抗日游击队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抗日,游击队

    北平被日寇侵占后,京西一带便成了鬼子的根据地,但在永定河西岸的老八区(当时属宛平县),活跃着一支小小的游击队,人数虽不多,根据地在斋堂、灵水地区,活动范围却达到了永定河边的坝房子、稻地和侯庄子一带。小小的游击队在当时可是做了不少大事。队员们乔装打扮到河东探听日寇的动向,与麻峪村韩×、王&

  • “九一八”事变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

  • 靖难之役简介 靖难之役的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靖难之役

    在这一站中我们来讲述一下靖难之役。此次战役是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而引发的。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攻陷皇城取得帝位。朱元璋登基后,为保朱姓王朝千秋万代,一方面加强王权,另一方面大肆将分封自己的儿子。他将自己的儿子封为亲王,驻守各地战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