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护法运动中的孙中山与西南地方实力派的不同

护法运动中的孙中山与西南地方实力派的不同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87 更新时间:2023/12/8 7:31:29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西方民主制度,认为“民主主义为世界自觉国民信奉之正义,议院政治为近代国家共由之正轨”,故其毕生致力于在中国建立完善的共和民主制度,“纳举国之人于法轨,以自进于明”。当段祺瑞决定废弃临时约法、另立政治架构之时,他毅然以“护法”为号召南下广东,重新踏上革命征程。

以孙中山的政治地位、资历和影响,他本可以民国元老身份安享生活,但却不辞辛苦,奔走各地,孜孜于共和民主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国政治的进步,也确实以其显着的影响而有相当的号召力。但孙中山面对的民国政治,却是“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民不聊生”的现实,他当时既无有力之组织,更无实力之武装,也没有提出可令广大民众为之努力奋斗的政策主张,只能周旋于实力派之间,借重他人之力,甚而其努力维护的旧国会,亦未必在政治上追随于其后,故其在政治上屡屡受挫实非意外。

此次,孙中山南下广东领导护法,为时不到一年,实际成效有限,最后仍为地方实力派排挤,确令其对政治现实颇为失望,有言“去粤日久,有同寄寓,军权吏治,失所挟持,所以直任而不辞者,既恃公理,亦恃大多数之后援耳。艰难支撑一年之久,孑然无助,徒为亲厚所痛,仇雠所快,终至于解职以去”;并责地方实力派“所谓护法,恒与文异,始不过徒饰护法之词,未尝以一纸书为国会谋恢复……迹彼用心,只欲分中央专制之权,俾彼得专制于二三行省”。

不过,孙中山的责难固为事实,但以当时的民国政治现实,所谓有枪便是,讲求实力、信奉实力、追求利益、固结团体,是中央和地方当政者无不奉从的至高准则,在这样的行为环境和文化背景之下,地方实力派更看重自身的利益似亦为当然,他们的行事方式,也无非是种种主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必然产物而已。

孙中山与西南地方实力派的关系,无论双方有什么样的表示,最后的结果似亦无他,只能是以破裂而告终。孙中山在广东护法时期,曾经下力扶植由陈炯明统领的援闽粤军,视其为自己可以掌握的可靠军事力量,而且也确实以援闽粤军为基础,在1920年10月驱逐桂系,重回广东。但孙、陈关系不旋踵亦由亲密而紧张,最后在1922年6月以陈炯明发动驱孙兵变而告破裂。由此观之,孙中山与西南地方实力派在护法时期的矛盾关系也是其来有自。但孙中山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他并不为一时失败所挫而放弃斗争,他始终追求其服膺之理想与信念,故其明白声明,自己的“救国主旨,未尝或息……近虽屡遭挫败,而得百折不挠”。

经过此次护法的挫折,孙中山“益感救亡之策,必先事吾党之扩张,故亟重订党章,以促党务之发达”。·科学或反科学的现象不仅存在,而且还十分严重。中国社会转型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难。因此而有1919年10月重新改组中华革命党,成立中国国民党之举。及至后来,他遭遇陈炯明兵变之痛,又毅然改组国民党、大力倡导国民革命,从而推动了民国历史格局的变化,也显示了他与地方实力派最终的高下之别。

标签: 护法运动孙中山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战俘遭到集体屠杀时不敢拼死反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俘,集体

    不管是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战俘遭到屠杀时往往镇静得令人可怖,如长平之战中40多万赵国将士被白起下令坑杀,项羽坑杀秦朝降卒、曾国荃屠杀太平天国战俘、南京大屠杀等。那么,战俘们在临死前为什么不反戈一击,为自己和同伴求得生存的机会呢?我们知道,战俘指的是指在战争各方中,被敌对方活捉,却并未处死的

  • 长城抗战之喜峰口战役:“九一八”以来抗日首次大捷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城抗战,喜峰口

    喜峰口战役是局面抗战时期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九一八”事变以来国人抗战的首次大捷。在这场战役中有一支队伍应该被谨记,它就是29军以及其下的大刀队。至今为止,大刀队抗日的故事已经传遍神州大地,因为这支队伍为中国抗战带来了一场大胜利。喜峰口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

  •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惨烈阵地争夺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淞沪会战,山河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

  • 奇葩日军遇中国军队不放一枪,目送40万中国军队撤退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军,中国军队

    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经历最大的一次打击,中国大半领土沦陷,东北人民更是忍受了长达14年的日本黑暗统治,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数千万的军民丧生,给中国带来了无法忘却的伤痛。抗日战争可谓是相当惨烈,中国军队训练不足,而且后勤补给远远不如日军,中国军人经常性饿着肚子,拿着可怜的几枚子弹面对拥有空中掩护的日

  • 楚汉战争韩信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汉战争,韩信

    韩信的赫赫战功,多是在劣势条件下取得的。他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木罂渡河——避实击虚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只知均

  • 宁汉合流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汉合流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国民党内部暂时联合统一,汪精卫、蒋介石、蔡元培等人担任政府主要官员。宁汉合流后,国民党一致对付共产党,要肃清共党,以保持国民革命势力之统一。 宁汉合流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国民党在反共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阶级利益的一致是促成宁汉合流的一个

  • 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以少胜多

    我们在这一站来讲解一下,三国时期又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后,挥师南下,准备一举统一全国。东吴孙权为了抵御曹军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实力不断增强。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208年元月,曹操

  • 揭开被日军蹂躏的中国妇女的生活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军,蹂躏

    侵华战争期间,遭日军蹂躏的中国妇女居多,这些中国慰安妇日夜不能寐的遭到日军的蹂躏,她们生不如死的活着,中国慰安妇的生活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 日本“皇军”为什么疯狂蹂躏中国妇女?军官们为什么纵容士兵犯罪呢?关于犯罪动机和理由,日军情报部的大雄一男在给日本陆军本部的文件中作过这样的解释: 用中国女人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以及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问题既被世界忽视,又被中国自己忽视。过去,对中国参战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从外部看,是迫于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外部压力;从内部看,是一场在各自西方主子支持之下军阀争权夺利的闹剧。但笔者认为,以历史的大视野来审视那个急

  • 春秋时期一个因淘气女郎引发的无厘头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时期

    蔡国是很“菜”的国家,位于咱河南的上蔡一带。中原有几十个小国家,比如管、蔡、、霍、鲁、卫、毛等等,当初分封时,是很神气的,大都是西周王族家门的子弟(全都是姬姓)才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但是这点土地,他们越来越守不住了。反倒是分封得远的异姓国家,比如齐国、楚国、越国、秦国等等,地盘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