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隋唐演替中起到重要作用,瓦岗军到底是怎么覆灭的?

在隋唐演替中起到重要作用,瓦岗军到底是怎么覆灭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21 更新时间:2024/1/21 16:23:10

卑鄙小人背后偷袭杀了瓦岗带头大哥,间接帮助李世民打下大唐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隋炀帝为了梦中那”远迈周汉“的伟业,不顾百姓的承受力,上马了一系列大工程。隋炀帝枯水季节让百姓挖运河,丰水季节让百姓修长城,还修建了东都洛阳等一系列大功臣。隋炀帝不仅仅上马了一系列的大工程,还三次讨伐高句丽,让百姓苦不堪言。

一系列的大工程和三征高句丽,让老百姓死伤甚重。有个成语”福手福足“,足以体现出老百姓的苦难。所谓的”福手福足“,其实就是”斧手斧足“,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用斧头砍了自己的手脚。

孔圣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古代的中国人,一向爱惜自己的身体,连头发都很少剪。隋朝的百姓,为什么会自残肢体呢?原因很简单,福手福足之后,就不用去修长城和挖运河,也不要去征高句丽了。福手福足虽然惨,但是总比去送死强吧?

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可以用”“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来形容。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这句话的作者是祖君彦。祖君彦是隋末名士,是瓦岗军头号笔杆子。祖君彦一杆生花妙笔,可抵十万雄师。李密把祖君彦所写的《檄洛州文》昭告天下,四方英雄纷纷投靠瓦岗军。

瓦岗军在李密的率领下,迅速发展到三十万人马,成了隋朝末年实力最强的反隋武装。《资治通鉴》记载,窦建德见到李密实力强大,劝李密进皇帝位,李渊也写信对李密”厚礼尊让“。

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李密就是未来的天下之主。但是有一个人不愿意让李密成为天下之主,此人名叫翟弘。翟弘的亲弟弟,就是瓦岗军的创始人翟让。翟让知道自己不如李密,就主动让贤,把瓦岗军带头大哥的位置,让给了李密。

眼看着李密要当皇帝了,翟弘的红眼病发作了。翟弘对翟让说:”当皇帝的美事,应该自己干,怎么可以让给李密呢?贤弟要是不想当皇帝,愚兄我就要自己来了。“

翟弘的话,让李密听到了。李密害怕翟让和翟弘对皇帝宝座有想法,就决定先下手为强,杀了翟让和翟弘。李密置办了一桌酒席,请翟让和翟弘喝酒。翟让和翟弘不知道这是鸿门宴,就带着保镖去赴宴。

李密对翟让说:”咱们兄弟喝酒,用不着这么多伺候,让随行的兄弟们去隔壁房间喝酒吧。“

翟让觉得有道理,就让保镖们去隔壁房间喝酒了。保镖们走后,整个房间里,就剩下了蔡建德一个人有武器了。李密拿出一张宝弓,请翟让欣赏。翟让拉弓的时候,蔡建德突然从背后偷袭,一刀杀了翟让。此事典出《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四》,史书上关于蔡建德的史料,就这么多了。

古代的英雄好汉,都看不起从背后偷袭杀人的小人。蔡建德作为历史人物,唯一见载于史册的事迹,就是背后偷袭杀了翟让。蔡建德的来路,没有史料记载。蔡建德的人生结局,也没有史料记载。历史给蔡建德的形象,就是个背后偷袭杀人的小人。

蔡建德杀翟让的时候,大概也不会想到,他背后偷袭的一刀,会引发蝴蝶效应。翟让死后,他的旧将单雄信和徐世绩等人不服李密。翟让手下有几万人马,李密害怕他们兵变,只好让单雄信和徐世绩继续统领翟让旧部。

单雄信和徐世绩,对李密口服心不服。在李密与王世充决战的时候,徐世绩隔山观虎斗。单雄信则是直接带兵投奔王世充,来了一个临阵倒戈。瓦岗军内部因为翟让之死离心离德,很快就败亡了。

瓦岗军的败亡,让李世民家族争天下的时候,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瓦岗军的败亡,让李世民家族得到了许多瓦岗英雄。比如秦琼、程知节(程咬金历史原型人物)、徐世绩(徐茂公历史原型人物)、王君廓(王君可历史英雄人物)、罗士信(罗成历史原型人物)、魏征、张亮、李君羡、袁子干、张善相、李公逸、丘孝刚、杜才干、常何(玄武门之变时帮助李世民的玄武门守将)等等。

投靠李世民家族的瓦岗英雄,有为大唐战死沙场的袁子干、张善相、李公逸、丘孝刚、罗士信等人。也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功臣的秦琼、程咬金、徐世绩、张亮四位名将。还有贞观名相,凌烟阁第四功臣魏征。

投奔大唐的瓦岗英雄,为李世民家族立下了赫赫战功。李世民家族能坐拥天下,瓦岗英雄功不可没。举个例子,正史《新旧两唐书》就记载,尉迟敬德在刘武周帐下效力的时候,一路势如破竹,连大唐的龙兴之地太原都给攻占了。关键时刻,秦琼”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才扭转了战场局势。

如果不是蔡建德背后偷袭杀了瓦岗军带头大哥翟让,瓦岗军就不会迅速败亡。李世民家族就得不到这么瓦岗英雄相助,争天下的时候,还会多一个强劲的对手。蔡建德小人做派的一刀,间接给李世民家族立了大功啊。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揭秘:忻贵妃到底是难产而死还是被人所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忻贵妃,清朝,历史解密

    皇上的妃子一定是来自很多地方的,不仅仅是有很多高官的女人,还有就是很多势力的女人,其实一个皇上的后宫就是皇上的前朝的体现,因为皇上的后宫里面每一个女人都代表他身后的一个势力,因为皇上不仅仅需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女人,他还需要找到的就是所有的势力之间的一些平衡点,他需要去宠幸自己喜欢的女人,他还需要找一些

  • 慈禧喝了县令母亲熬的汤,县令父亲知道后为何当场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清朝,野史秘闻

    这还是在慈禧逃难的时候发生的故事。慈禧,晚清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前两年刚刚跟日本人打了一场,勉勉强强用割地赔款安抚了日本人。本来晚清政权在世界强国看起来已经开始变得强大,他们也不敢随意挑衅了,但跟日本这么一仗清政府大败,让世界强国看到了晚清政府软弱的本质,说白了就是一只纸老虎。即使如此,慈禧依旧没有吸

  • 赵构退位后还活了二十五年 赵构为什么要早早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赵构退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构退位后还活了二十五年,也没人逼他,他为何要这么早退位?在中国历史上,自动退位的皇帝是少之又少,但宋高宗却自动退位了,宋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身体原因基本可以排除在生活中,退位的时候他才50岁,之后还活了25年,在这20年

  • 从哪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善于用兵,而不是夸夸其谈的书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阳明,书生,文史百科

    王阳明是书生,但是却不是腐儒,而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大家,是一个干实事的人,而且他很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说我们不能拿平常书生去看待王阳明先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阳明曾展现军事才能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阳明只是王守仁的号,世

  • 实力不如魏国的蜀国,为何还会频频北伐呢?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而这,是诸葛

  • 源乾曜:北魏太尉源贺之后,刑部尚书源直心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源乾曜,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开元初年,唐玄宗因为邠王李守礼属下官吏犯法,想寻求一位能干的官员为邠王府长史。玄宗的近臣太常卿姜皎推荐了一人:梁州(大约在今汉中)都督源乾曜。神龙政变复唐后,源乾曜任殿中侍御史,黜陟(巡察全国各地,考查官吏,进行奖惩,并了解各地情况)江东道,摄右台侍御史,有能名。唐睿宗景云年间,累迁谏议大夫,

  • 汉武帝身边最受宠的两位妃子,为何一见面就掉头离开?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尹婕妤,汉朝,野史秘闻

    李白的《效古二首》里有这样一句诗: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尹婕妤与邢夫人都是汉武帝晚年非常得宠的妃嫔。两个女人既然能够入汉武帝的眼,说明都是绝色美人。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皇帝只有一个,后宫嫔妃们为了争夺他的宠爱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很奇怪的是,尹婕妤与邢夫人两人虽然都得宠,同居一宫的两人却很少见面。互相

  • 齐宣王为什么不听孟子的劝诫?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齐宣王,战国,风云人物

    齐宣王叫做田辟疆,此时的齐国已经是田氏代齐后的齐国了。但历史证明,不论是“姜齐”还是“田齐”,齐国一直都是一个东方的超级大国,更何况齐宣王本人并不算是一个昏庸的君主,相反,他还颇有一番作为。众所周知,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在地理位置上与齐国算是邻居。但当时可没有“睦邻、友邻、惠邻”这种外交政策

  • 纵观两宋王朝,为何说只有宋太祖和宋孝宗值得赞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让你挑一个最羸弱的中原王朝,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两宋王朝,因为跟其他汉人王朝相比,两宋活的实在太憋屈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个是由后周武将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一个是由落魄皇子赵构建立的南宋王朝。从历史角度客观地看,赵匡胤是为后世子孙背了锅,一个贴着耻辱和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以逸待劳”一词便是出自这里!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秦朝,王翦,战史风云

    秦始皇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王任命王贲为大将军,攻打楚国。很快,楚国的十几座城池就被攻下。秦王想一举消灭楚国。于是,秦王询问将军李信:“我想攻取楚国,将军估计需要多少兵马?李信说:“二十万人就足够了。”秦王又去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要六十万人的军队不可。”秦王说:“王将军看来老了吧,怎么这样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