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系列是波老自己琢磨的评书,披讲很细,有时候一句话能讲一回书,很有嚼头。
而且聊斋20-30回一部书听着不累。
《三盗九龙杯》算是短打书,而且,短,听着有意思,很多江湖规矩讲的很细,尤其杨香武偷九龙杯那段,很精彩。
两部大书《大隋唐》,从程咬金出世讲到玄武门之变,每回书1个多小时,特点是长,巨长。电台曾经截出一点尉迟恭出世,就是一部几个月的大书《双鞭记》。
可见这书多长了。
《雍正剑侠图》,又是又是大书,五部了现在还没讲完,可见的将来王波指着这部书还能吃几年。
所以听大书要有过日子的心。
还有一部短的一回的书叫《论评书五十年之现状》(大约叫这名字吧),里面讲了很多相声圈评书圈的典故。
最好玩的是讲洛桑当年曾经欠郭德纲钱,现在郭德纲手里还有洛桑的欠条呢。
没听过的先听《宋金刚押宝》《康熙私访月明楼》《三盗九龙杯》这是一套,其中《康熙》有两个版本,听现场的。然后听《马寿出世》、《张广泰回家》(推荐听《广泰传奇版》)、《双鞭记》、《薛礼征东》、《薛丁山征西》(没有清晰版凑合听)、《大隋唐》、《雍正剑侠图》(大书很过瘾目前第六部正在书场继续说)。说实话《聊斋》系列说的一般,都是短书,可以没事的时候解渴。《侠义英雄传》挖了大坑,可以先放弃。《火影忍者》直接放弃。《明朝那些事》有点讲课的味道,听不听两可。总的来说三皮的书还是非常好听的,特别是北京的朋友听着过瘾,也接地气,毕竟是北京评书,北京文化内涵很多,人情世故、市井生活,闲片也聊的幽默。外地很多朋友不爱听也正常,不了解北京内涵和文化,听不懂也不明精彩所在,不听也罢。个人觉得比袁阔老口齿清楚嘴皮子干净,也不会流白沫子,底气足。比单田老字正腔圆,嘴皮子利落,听时间长了嗓子不憋的慌,没口音也不会叫人总想到双击666。比田连老说的自然,洒脱一些,不会有学院派的感觉。当然也是仁者见仁的事,文无第一,不必较劲。很多人嫌三皮不给书听,也能理解,一张票30,靠的就是拴扣解扣、挖坑填坑来养家糊口,说的慢但有人盼着也是本事。不像电台录制,照着稿子两天全部说完,拿工钱走人。最后推荐两部书,连丽如先生的现场版《三国》(分《豪杰起义》《群雄争霸《天下一家》三部),颠覆了我对连派三国的印象,非常好听。吴荻的现场版《西游记》说的也另有一番风味,特别是喜欢佛教知识的朋友可以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