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从疆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地舆图上看,当时的北宋与金国之间根本就没有土地上的接壤之地,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在两国没有疆域接壤的情况下,一般性的军事冲突如何能够发生?
其二,辽国当时通国上下,已经衰弱到了极点,特别是到了宣和元年,辽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大半失去战力,其中的精锐主力也全部丧失。原本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契丹族与奚族汉族等矛盾激化,纷争不断。当时辽国上层人物往往逃亡到北宋境内,甚至纷纷求见徽宗皇帝,传递情报,鼓动北宋出兵。
其三,如果北宋放弃与金国结盟,而去与国势日坏的辽国去联合,假如这个假设成立,可是,两国的军事联盟需要双方自愿、协作才能达到初步目的。
可是,已经气息奄奄的辽国到了这个时候,依然没有把北宋朝廷放在眼里,就在辽天祚帝与金国大将完颜阿骨打鏖战的时候,辽国对于北宋的使臣依旧是侮辱有加,甚至北宋执掌军事的核心人物童贯去辽国出访之时,不但没有给予相应的礼遇,反而被当众嘲笑其宦官身份。这类慢待、侮辱北宋使臣、外交人员的行为搞到北宋忍无可忍的地步。金太祖与北宋本来有海上之盟,约定共同夹击辽国,任何一方不得单独与辽国媾和。可是,北宋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根本就没有认真对待这个盟约的内容。一方面是强大的金国,并且认真的履行海上之盟,不断攻击辽国。另一方面是虚弱到了极点的尚且不更改蔑视、歧视北宋的辽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能够让北宋君臣去联合辽国反身去攻击金国?
况且,就在假设一步,北宋与辽国能够顺风顺水的打败金国,胜利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割地赔款,可是,最主要的割地怎么割?北宋与金国完全不接壤,中间间隔着辽国,单凭这一点,题主所说的可能性就烟消云散。
也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辽国正好夹在北宋与金国的中间,加之又国势日蹙,而且对北宋的政策还不肯改变,如此,北宋自南向北推,金国从北向南压,灭掉辽国,北宋与金国分割其利,也算皆大欢喜。
即使是这样,北宋出兵平推辽国的时候,也还是在辽天祚帝已经被俘,辽国国祚倾颓之时,北宋大军才完全上去。
综上所述,子由认为,题主的“北宋联辽抗金的可行性如何?这一问题,根本不具有可行性。对此有不同看法的朋友可以留言,我是头条历史领域创作者子由,欢迎诸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