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场战场的胜负,可以是统帅的才华、将士的英勇丶武器的优良等因素。决定整个大战局的胜负,就必须仰仗综合国力了。通常综合国力不行,战争的最终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果综合国力不行,又想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那就只有一条路了,那就必须“以战养战”,以夺取到的敌方财物来支撑己方的军事行动,这就是《孙子兵法》所称的“因粮于敌”。对付悍敌“以战养战的策略,自古只有一招,那就是“坚壁清野”。
西夏综合国力远不如辽,若久战,西夏必亡。辽的实力十分雄厚,打几场大败战,辽国承受得起。然而,西夏若战败,那对西夏是致命的打击。即便是西夏打了几场胜仗,由于西夏国小力弱,战争对西夏造成的同比例伤害,也会远大于辽国。
西夏与辽国接壤之处,多为辽国的不毛之地,百姓多为游牧民。一旦西夏进入辽国境内,辽国迁走百姓,搞“坚壁清野”就行了,辽国这么做的代价不大,容易实现。西夏伐辽不可能实行“以战养战”。如此一来,西夏与辽的争斗,就会变成辽国一有机会就会出兵伐西夏。这样下去,西夏会受不了,轻则国力大衰,重则亡国。
西夏之主李元昊也是一代雄主,他有远见卓识,自然能看清大局。因此西夏在“河曲大战”中,战胜辽军后,西夏马上向辽求和,与辽结盟,名义上向辽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