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西周和商朝详细对照表

西周和商朝详细对照表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4/2/23 3:00:43

商朝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它为以后我国的文明奠定了基础。商朝人民创造的青铜文化,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共有30个王,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商汤汤,姓子,原名履,又称武汤、成汤。生卒年不详,商部落首领,灭夏而建商。在位13年,病死。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毫(今河南省商丘县北面)。汤,据说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部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部落的始祖叫契。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古代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夏朝末年,商族逐渐强大,眼见夏暴虐,失去民心,汤决心灭夏。桀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己,便将汤召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汤对他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汤祝告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对不听他劝告者,就先后出兵攻灭。如葛(今河南省睢县北)、韦(今河南省滑县东南)、顾(今山东省鄄城东北)等夏朝属国,以剪除桀的羽翼。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汤还迁都于毫,以此为前进的据点,准备最后攻灭夏朝。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深桀的实力。桀命令九夷族发兵征讨商,这说明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汤和伊尹就马上请罪,恢复向夏桀的进贡。一年后,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汤和伊尹见时机成熟,就由汤召集部众,出兵伐夏,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举攻灭了夏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定都毫。汤建立商朝后,减轻征赋,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使商的势力扩展至黄河上游,成为又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汤为部落首领17年,建商后称王13年,病死。外丙外丙,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处不明。外丙,本无继承王位的资格,因汤长子太丁病殁,其子年幼,才由外丙继承商王之位。在位仅3年便得病而亡。仲壬仲壬,生卒年不详,汤第三子,外丙弟,外丙死,由仲壬继位。在位4年,病死,葬处不明。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平稳.在位4年后病死,传位于其侄太甲.太甲太甲,生卒年不详,为汤嫡长孙,太丁子,叔仲壬病死后继位,共在位23年,病死,葬于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太甲,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了《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的头两年,其表现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亲自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送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居住,让他自己反省,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住在桐宫,见祖父身为开国君王,坟墓却十分简陋,又从守墓老人那里了解到祖父的许多艰苦创业,仁厚省俭的旧事,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确实不象话,便暗暗内疚,决心痛改前非,开始在桐宫关心孤老,遵守法制,与人为善。三年后,伊尹见太甲真心悔过,十分高兴,便带领文武大臣,携带王服,冠冕,迎接他回到毫都,还政于他。从此,太甲以自己过去的失足为鉴,早朝晏罢,勤政爱民。遵守汤制定的法律,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商朝也逐渐繁荣起来,伊尹见太甲成为明君,更加高兴,特地写了一篇《太甲训》的文章来赞扬他,称他为太宗。另有一说是在仲壬死后,伊尹篡位,逐走太甲,7年后,太甲潜回都城,杀死伊尹后复位。太甲在位23年后病死。沃丁沃丁,生卒年不详,太甲子,太甲死后继位。在位29年,病死,葬于狄泉(今河南省洛阳市).太庚太庚,生卒年不详,太甲子,沃丁弟,沃丁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小甲小甲,生卒年不详,太庚子,《世表》又说是太庚弟,太庚病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葬于狄泉。雍己雍己,生卒年不详,太庚子,小甲弟,小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狄泉.雍己在位时,商朝已经衰落,不少小国都拒绝进贡。太戊太戊,生卒年不详,太庚子,雍己弟,甲骨文称他为大戊,天戊,雍己病死后继位,在位75年,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在位时,任用了伊尹之子伊陟和巫咸为相。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故后代尊称他为中宗。中丁中丁,生卒年不详,一作仲丁,太戊子。太戊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在位时迁都于敖(今河南省郑州市附近,一说在今河南省荣阳县东北)。当时,东南方的夷族兴起,其中的兰夷进攻商朝,中丁出兵击退兰夷。中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继承上的九世之乱,商朝一心度中衰。外壬外壬,生卒年不详,中丁弟,中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病死,葬于狄泉。中丁死后,外壬成功地夺取王位,并向诸弟妥协,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河甲河甲,生卒年不详,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河甲在位时,商朝又再度衰落,他曾迁都于相,又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祖乙祖乙,生卒年不详,中丁子,一说为河甲子。河甲病死后继位,在位75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又称耿,今河南省温县东)。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大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祖辛祖辛,生卒年不详.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沃甲沃甲,生卒年不详.<世本>作开甲,祖辛弟.祖辛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丁祖丁,生卒年不详,祖辛子,沃甲侄.沃甲死后继位,在位32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南庚,生卒年不详,沃甲子,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25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后迁都于奄(今山东省曲阜县).阳甲阳甲,生卒年不详.祖丁子,南庚死后继位.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阳甲在位时,商朝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阳甲已无法控制局面.盘庚盘庚,生卒年不详.祖丁子,阳甲弟.阳甲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县小屯庄).盘庚即位时,商朝经过几代内乱,政治腐败,贵族奢侈,王室内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加上天灾频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无的殷,以抑帛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并减经些自然灾害.贵族们竭力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迁到殷后.他又以强硬手段制止了贵族们搬回旧都的企图.<尚书.盘庚>就是他在迁殷前后的的讲话记录.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终于安定了局面.奴隶的血汗劳动,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也被称为殷朝殷商.盘庚迁殷,再度复兴了商朝,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小辛小辛,在位21年,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小乙小乙,在位21年,祖丁子,小辛弟。武丁武丁,在位59年,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年幼时,曾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的艰难。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祖庚祖庚,在位7年,武丁子。祖甲祖甲,在位33年,武丁子,祖庚弟。廪辛廪辛,在位6年,祖甲子。庚丁庚丁,在位6年,祖甲子,廪辛弟。武乙武乙,在位4年,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太丁太丁,在位3年,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帝乙帝乙,在位37年,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商纣商纣,在位33年,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求中国历年战争表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尸横遍野:中国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在血雨腥风中飘摇,每一个心灵在皮鞭和饥饿的恐惧中颤抖--于是,每一个救世主先后揭干而起了。中国的专制主义诞生于中国的灾乱之中。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

  • 商朝君主列表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皇帝列表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商商朝帝王谱商太祖(商汤)在位30年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

  • 妇好所处的商朝在进行什么战争?战争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老祖宗有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说,国家大事,除了祭祀与占卜之外,就是保卫边防、开拓疆土和掳掠奴隶的征战了。妇好最精彩的战役是和武丁一起征伐巴方的一战。战前妇好和夫君议定计谋,妇好在敌人西面埋伏军队,武丁则带领精锐部队在东面对巴方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方军队在武丁军与妇好军的包围圈中顾此

  • 商朝为什么是神权法的代表?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奉行的神权法,伴随着商人六百年的王朝。神权法理论上是一个简单的和完美的体系:一切法律都可以用神的意志来说明,商王通过占卜和祭祀和神沟通,臣民则严格遵守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商王的命令。但是,这个体系权利流动是单向的,臣民的服从,因为商王代表神明。商王代表神明是注定的,所以臣民的服从也就是无条件的。

  • 商朝的神权政治法律观和例要立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一)神权政治法律观早在夏代,奴隶主贵族就已开始利用宗教迷信来维护其统治。《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论语泰伯》也说:夏禹“致孝乎鬼神”。商朝的神权政治法律观就是在夏朝“受命于天”的“王权神授”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鬼神崇拜,不是阶级社会新产生的,它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人们的自然崇拜和祖先

  • 除了征伐东夷,导致殷商灭亡的重要原因还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夏桀商纣,历来被当作暴君的典范,古往今来,说暴君的时候鲜有不提及这两人的。不过新王朝建立之后鲜有不对前朝的末代皇帝进行抹黑的,所以商纣王应该也是被抹黑了。在春秋末年,子贡就已经认识到这个事情,在《论语》中就有记载:“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随着考古史料的发现,似乎把殷商灭亡的原因归为商

  • 历史上,有没有既神秘又玄乎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大家都知道大魔法师刘秀召唤陨石的事情,似乎坐实了他“位面之子”的称号。其实,史料记载的“陨石打击”还有很多很多。《晋书卷十三志第三天文下》:“蜀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帅大众伐魏,屯于渭南。有长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讨伐魏国,驻扎在渭水之

  • 商周牧野之战过程,牧野之战是如何以少胜多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尚等人的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在牧野大坡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争。那周武王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其实最主要的是在商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连年对外用兵,民众负担沉重,痛苦不堪;贵族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商的附属国:周。周的

  • 商朝的“武丁中兴”是如何进行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笔者分两点答述此问。一、何谓“武丁中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上古“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地位。商王朝从商汤开始,到商纣灭亡,共传17代31任王。在近六百年的历史中,以第20任商王

  • 史记记载,武王杀死纣王时,是先连射三箭,再用黄色大斧砍下其头颅;对待纣的宠妃,也先连射三箭,用黑色大斧砍头颅。为什么要这么操作?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有些答主回答的是什么阴阳五行说,实在是太扯淡了。柏舟这里就先说一下黄钺和玄钺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把铜斧和一把铁斧。商朝主要是青铜器文明,所谓的“黄钺”基本上就是黄铜斧无疑了,虽然商朝还不会冶铁,但殷墟里还是出土了一些陨铁兵器的。至于为什么要分开用不同的斧头,这个和“礼”分不开关系。《尚书牧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