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周灭商后,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

周灭商后,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16 更新时间:2024/1/24 16:45:45

三千年前的殷国,是当时中国土地最辽阔,生产力最发达,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到了纣王时期达到了-个新的高峰。纣王不把战争中得到的俘虏杀死,让他们去充当奴隶,去从事生产。也不再让奴隶殉葬。奴隶中有能干者,还重用他们,甚至做官,做大官。这就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纣王改革用人制度,不搞唯亲是用,而搞唯才是举。奴隶也可做大官,只要有才。你是个才,无能之辈,哪怕你是亲兄弟,亲叔伯,对不起,我不用你。

女人人口的一半,如何充分挥女人的积极性,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个大问题。纣王看到了解放妇女的重要性,他开始尊重妇女,听从妇女的一些正确意见。这就提高了人口一半的妇女的积极性,这是对生产力的解放。这对社会的进步有极大好处。

武王灭商的直接后果是,当时中国土地最辽阔,生产力最发达,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消失了。“殷人鹊巢周鸠居。”一个最先进国家的消失,是可悲还是可贺呢?

取而代之的是周。周灭商前是一个文化落后的农耕小国,“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大概尚在氏族社会末期父家长家庭公社阶段。”斯维至《早周的历史初探》到季历和文王时,农耕有所发展,也是接受了商的农业文化所致。郭沫若

一个落后的小国统治集团,取代了一个先进大国的统治集团,去领导一个大国,他们自己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能领导这个先进国家吗?这个落后的小国统治集团,会给社会带来促进吗?先进的殷商让落后的周人倒拉着走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社会的幸?

《淮南子》曰:纣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楫所通,莫不宾服。可见纣统治时期,尽管还有方国存在,但总的方向趋於统一,趋於中央集权。郭沫若说:“偶来洹水忆殷辛,统一神州肇此人。”今之神州最初是帝辛统一的。但周灭殷之后实行分封,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占五十三个。武王、周公的同姓亲戚只要不是疯子傻子都被封了。这样,使统一的形势随之趋于分裂。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说:“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后来这个联盟的形式也没有了,进入了全面混战时期。这种情况延续八百年,中国的文明史总共有几个八百年呢?

一个趋于统一的国家,为长达八百年的再度分裂,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武王死后,周王朝内部矛盾加剧,殷遗民忍受不了周人的残酷统治,他们举行大规模的强烈反抗。於是出现了三监与武庚叛周事件。周公又-次东征,用了三年时间平息此次叛乱。

周公东征胜利之后,对绝不驯服的殷遗民实行大迁徙,有大批人被迁往千里之外。有人被迁到了今洛阳,有人被迁到了今陕西甘肃一带。微子带着大量的殷遗民迁往商上。朝歌一带殷遗民所剩无几,以至康叔封到朝歌之后要“颇收”殷遗民。

周人迁殷遗民人数之多,迁往外地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这在社会上造成的动荡之大,是可以想见的。连年的战争,连年迁徙,人心不稳,社会动荡,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而且周人连殷之手工业奴隶,也几家分分迁走了。这对手工业的发,无疑也将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进行权力重新分配,分封诸侯,引起社会动荡。迁殷民要引起动荡。从殷亡到周公三年东征,到分封及迁殷遗民,这中间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时间安定不下来,再加上周人没有领导能力,这对中国社会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说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十年的倒退过分吗?

周人太落后,殷国的许多先进文化它接受不了,不知被遗弃了多少。特别是一些非物质文化,它是无形的。创建不容易,丢掉也看不出。

例如:今天,安阳殷国墓地土了大量甲骨文,虽然记载的都是卜辞,但统而观之,它是殷国的国档案。

甲骨文是中国成熟最早的文字。因为殷时中国基本统一,所以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影响太大,甚至可以说它是殷朝的通用文字,并且成为后来各国创造文字的基础。可以这样说: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基础,它对传播中国古老文化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也为我们今天甲骨文提供了便利。

周人没有自已的文字,也不沿用殷人的文字。它虽有占卜,但没有记录。所以至今没有发现周人的国家档案。有人会说,在周原不是发现了甲骨吗?是的,有一点,并且多为文王时期的。实际上,这也是受殷人的影响而致。

周在八百年的时间里,没有自己的档案。这就证明周王室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王室,没有文化的王室是愚蠢的王室。愚蠢的王室是出不了名王的。这就是八百年里周王室没有一位有文化、有才能、为人民、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德高望众的名王的原因。

周人丢弃殷甲骨文,不仅是一种先进文字的被遗弃,同时被遗弃的还有档案制度。

相应被遗弃的还有档案管理制度。

相应被遗弃的还有档案保存制度。

从这个角度讲,周是发展了殷的先进文化还是毁灭了殷的先进文化呢?这算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仅从甲骨文一项,我们就发现周人弃了殷那么多先进的东西,其他方方面面丢弃了多少,我们难以知道,但可以推测。

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周朝八百年,中国有发展,有进步,但这不是周武王的功劳,不是周代替殷来的,是那个时期劳动人民创造的。

郭沫若说:“殷辛之功迈周武”。这真是至理名言。我们说帝辛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那是有文字记载的。不是胡说,也不是猜测。周武王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难道这不是事实吗?难道帝辛之功还不迈过周武吗?我们有什么理由吹文武而打击帝辛呢?

牧野政之后,周人的统治,给中国带来了长时间的严重社会混乱和社会倒退。应是不争的事实。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罗马帝国最经典的十次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条顿堡森林战役(9,瓦卢斯自杀),普拉森夏战役(271,奥勒良被阿勒曼尼人击败),泰西封战役(165罗马人攻入泰西封)古代经典战争II14:41古典决战之四:罗马惨败给波斯的卡莱之战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凯撒入侵英伦三岛的同一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此时克拉苏已经年过六十,正处

  • 罗马内战是怎样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罗马内战指的是古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奴隶主集团之间为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公元前88年,马略和苏拉为争夺战争指挥权而展开激战。苏拉派先发制人,击败马略,夺得战争指挥权。苏拉随后率军出征,马略派乘机攻占罗马。公元前83年,苏拉得胜回国,再次击败马略,成为罗马史上第一位大权独揽的终身独裁官。公元前78年

  • 周武王与商绉王之间的斗争谁是正派谁是反派?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最后是周胜利战胜了商王,建立周朝武王的口号是吊民伐罪。显然是商王不得人心,后来死了还得了个恶名“纣王”简单的分类,当然周是正派。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了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故选C。阪泉之战的双方是炎帝

  • 周武王通过什么战争打败商朝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最终周军取得牧野之战的彻底胜利,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

  • 谁能向我介绍几个从古到今著名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黄河流域战争牧野之战:在今河南省卫辉市北,商朝时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时曾在这里誓师,一举攻入朝歌,迫使纣王自尽,结束了商朝600年的历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崤山之战: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春秋争霸时期,本有联姻关系的秦晋两国,由于都想当霸主,一直明争暗斗。晋文公死后

  • 商朝最后一个统治者纣王好酒淫乐,周武王联合其他部落讨伐商朝,经过了什么战役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灭商尤为重要的一役,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044年1月9日,是周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尽管取得胜利,但是穷兵黩武,社会阶级矛盾迅速恶化,最终导致兵败自焚,商朝灭亡。《左传》载:“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 了解一下的史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姬发讨伐商末君主纣,建立了周朝,这就是西周。西周时,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全国土地和人民都归他所有,他用封侯建国的方法交给诸侯和大夫统治。西周时期农业比商朝更发达,青铜铸造,陶器,纺织等手工业也有相当发展文字多铭刻在青铜器上,叫做钟鼎文或金文,所传下来的历史资料也就更

  • 是谁领导灭商战争建立了周朝。周朝前期的都城在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周武王姬发率诸侯联军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定都镐京,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西北周武王姬发领导了灭亡商朝的战争。建立了周朝,周朝前期的都城在洛邑(镐京)

  • 西周和商朝详细对照表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它为以后我国的文明奠定了基础。商朝人民创造的青铜文化,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商共有30个王,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商汤汤,姓子,原名履,又称武汤、成汤。生卒年不详,商部落首领,灭夏而建商。在位13年,病死。葬处据传有六处

  • 求中国历年战争表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尸横遍野:中国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在血雨腥风中飘摇,每一个心灵在皮鞭和饥饿的恐惧中颤抖--于是,每一个救世主先后揭干而起了。中国的专制主义诞生于中国的灾乱之中。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