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武王伐纣成功后,是怎样施政的?

武王伐纣成功后,是怎样施政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4 更新时间:2024/2/24 8:36:26

武王伐纣成功后,主要施政举措有:

一、分封诸侯

武王灭商,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分封诸侯。将吕尚封于齐,公旦封于鲁,召公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伯禽封于鲁等。据载,周初分封诸侯国共71个,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另外,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

二、礼治天下

武王立国后,为“敬天保民”,礼治天下,创建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等影响中国长达三千多年。

礼乐制,分礼和乐两个部分。礼的部分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前者是所有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制度运行的形式和保障。

“翦商之战”中,微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我认为“翦商之战”的时候,微子启还没有起到作用,那个时候他还是一心劝说弟弟商纣王,希望他能够将商朝治理好,结果劝说无效后只能逃离朝歌城。

什么是“翦商之战”之战?翦表示羽毛,也有“剪”的意思,翦商之战就是剪去商朝的羽毛,也就是除去当时归属于商朝的那些方国。

周朝建立以前,周文王一年征伐一个方国,一共拿下了五国,为后来“武王伐纣”清除了障碍,因此周文王的这些战事我们可以称为是“翦商之战”。那么这些战事中,微子启是否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呢?我认为没有。

周文王姬昌继承父亲公季之位,礼贤下士,敬老慈少,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归顺。姬昌的这些行为让崇国的国君崇侯虎看到眼红,于是跑到商纣王那里去嚼耳根子,说姬昌招收这么多人恐怕“将不利于帝”,商纣王听了就下令将姬昌囚禁在里城中。西岐这边着急了,连忙准备了大量的宝贝和美女给商纣王送去,这样才将姬昌给救回来。

姬昌回到西岐的第二年就率兵攻打犬戎,不过这次攻打是师出有名的,是商纣王下的命令!

据《诗经小雅采薇》记载:“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戎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之遣之。”

这段战事在《竹书纪年》同样有记载,时间是商纣王十七年,当时周文王姬昌用大量的财宝和美女为自己“赎身”后,不仅获得了商纣王的赦免,同时得到了“征伐之权”。在那个时代,天子要征伐某个方国不一定要自己出手,他可以将征伐权下放给其他方国,这也给了下面方国一个发展机会。周朝发家的原因正是如此,春秋时期崛起的齐国也是用这种方法发展势力。

姬昌拿下犬戎后第二年征伐密须国,这次征战有两个理由,一是密须国在商朝晚期比较强盛,已经开始对天子不恭敬了,商纣王也想除掉他;二是姬昌和太公望商量要不要打密须,太公望认为:“臣闻先王之伐也,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姬昌采纳了太公望的建议决定征伐密须国。

攻下密须国后,姬昌并没有停下开疆扩土的步伐,他在后来的三年时间里继续拿下耆国、国和崇国。耆国就是黎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方国,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

据《国语楚语》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属民。”

黎族从夏朝开始建立了诸侯国,一直到商汤灭夏后又归顺为商的方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黎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姬昌深知这一点,所以要将其拿下,当时这一举动也让商纣王感到震惊,认为“黎亡则商震矣”。不过商朝晚期的一些方国已经形成了气候,对天子构成威胁的方国不仅只有西岐一家,还有当时的崇国,也就是当初嚼耳根子令姬昌坐牢的那位。

崇国位于西岐的东南方向,是所有方国中实力比较强悍的,商纣王也感觉到了他的威胁,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隔山观虎斗!

西伯侯姬昌通过宝贝和美女向纣王贿赂的时候,商纣王不仅翻译了姬昌,还故意悄悄地对他说:“就是崇侯虎诬告,所以才把你关起来。”很明显,商纣王是想挑拨西伯侯与崇侯虎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相互争斗,两大方国打完后自己再坐收渔翁之利。只是没想到姬昌并没有马上攻打崇国,而是先拿下四个方国,最后才攻打崇国。此时的西岐已经羽翼丰满,拿下崇国后更是实力大增,基本上统一了西方的势力。

以上就是周文王的“翦商战略”计划,他在征伐完这几个方国后占据了多个重要位置,为以后集中力量围攻殷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战役中,我并没有看到有微子启参与的记载,他是后来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出现的比较多。

微子启与周朝的关系微子启有没有直接帮助周朝灭商,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我们只能是猜测。

比如孟津观兵,司马迁写的这段历史很“诡异”,周武王召集了八方诸侯齐聚孟津,最后说一句“女未知天命,未可也”,然后大家就散了。这样说不过去啊!这么多方国耗时费力来到这里,一句话就打发回去了?于是有人怀疑周武王是接到了线人的密报,朝歌城已有准备,不可硬攻,而这个线人很有可能就是微子启。

为什么会怀疑他呢?因为牧野之战后,微子启马上就来投降,一手牵羊,一手拿茅(茅草,祭祀用品),“膝行而前”,就是跪着走过来的。因此,牧野之战如此顺利,也有可能是微子启作为内应的原因,事后他又马上前来归顺,感觉此人极有可能是“内奸”。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些猜测和推论,真实的微子启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很难从史料中找到答案。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打败商纣王的周人是如何兴起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周文王有两个儿子,伯邑考为长子,姬发为小儿子。由于大儿子伯邑考在伐纣的时候,被纣王杀害,并剁成了肉酱,做成了人肉包子,让人送给了周文王,让周文王吃。而此时的周文王已经算出了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可是如果不吃的话,也就没命了,只能是忍辱负重,吃下了才得以放回自己的周朝,但是没有过多久就去世了。在周文王去世

  • 历史上先发制人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1946年7月中旬,粟裕指挥的苏中战役之首战宣泰之役,就是经典的先发制人战例。自从国民党挥师挺进中原腹地后,蒋介石便下令第一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指挥五个整编师十五个整编旅,总兵力十二万大军,攻占与南京及上海隔江相望的苏中和苏北两大解放区。而此时的粟裕指挥的华中野战军手里只有第一、第六两个师,及第七和

  • 《封神榜》中,女娲娘娘看到墙上的淫诗而恨纣王,为什么她不直接杀死纣王呢?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一句话概述,就是女娲的实力不允许她任性,她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在封神的世界里,女娲在仙界的地位没有传统神话里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传统神话中,女娲娘娘有造人的功德,与伏羲一起,被尊为人类始祖。后来为了保护人类,炼石补天,女娲地位之高,估计仅次于盘古。但是,封神世界,女娲娘娘没有造人的功德,人和自然万

  • 商朝和周朝,真的是因为妲己和褒姒才被灭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妲己和周朝的褒姒对于君王来讲那都是毒药级别的美女,但是这两个美女还是不一样的。妲己那真的是怀透气儿了:酒池肉林、敲鼓验髓、剖腹验胎、炮烙酷刑、陷害忠臣……一桩桩一件件,坏事做尽了。但是商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他吗?后宫的妃子多的是,贤德的肯定大有人在,皇后就很贤德。妲己的馊主意纣王如果不听,她能兴

  • 牧野之战帝辛为何战败?帝辛真的是近小人、好美色丢的江山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帝辛估计有许多人不知道此人是谁?但要说商纣王,恐怕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他,帝辛就是后世所称的商纣王,他共在位39年,牧野之战中,商军溃败,帝辛自焚而死,商朝被周取代。商纣王给人的印象大多来自封神榜,其纣王昏庸无道、暴虐恣睢的形象深入人心,但是这位暴君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在位期间重视农业和社

  • 牧野之战中,通过武器分析,讨论为何周人能击败远多于自己的商军?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既然要从武器方面分析,就不得不提周人使用的战车和青铜剑。当年的英法联军打进京城的时候,清廷士兵骑射技术再好,也没能阻止洋枪队的进攻。商军人多,但非主力军队,周联军人少,但均是精锐,商朝最终兵败亡国。纣王的东征北伐触动力周边方国的利益,周武王集结了反商力量大举伐商。谈起这周武王,他可是个聪明人物,虽然

  • 有人说商汤灭夏是正义的战争,怎么理解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他宠爱有施氏之女妹喜,为她营建倾宫瑶台。妹喜中意听裂帛之声,他就叫人找来许多丝布,供妹喜撕裂以求其一畅。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逢的臣子,听到老百姓的愤怒声音,觉得大势不

  • 《上下五千年》“商汤讨伐夏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1766年,商汤在景亳誓师,宣告夏桀的罪行。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夏商两军在鸣条之野相遇,展开了大会战。会战开始之前,汤为了鼓动士气,召集了参加会战的商军和前来助商伐夏的诸侯、方国的军队,宣读了一篇伐夏的誓词。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夏军决一死战。夏军士气低落,人有怨心。两军交战的

  • 在中国历史上(从商朝到民国期间)一共发生过多少次大型农民起义,它们分别各是什么起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领戍卒九百人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光辉篇章。绿林、赤眉农民起义西汉元帝年间,公元17

  • 古代发生过核战争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印度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1920年,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古代印度大都市遗迹摩汉乔达罗。据推测,这座城市应是建于约5000年前,有许多令人惊异的奥秘。摩汉乔达罗遗迹的中心部分约5公里。可分为西侧的城塞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地。令人吃惊的是市街地中竟可以住30000人以上。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小门朝向中央,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