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有史以来无战争的时间有多少年?

中国有史以来无战争的时间有多少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324 更新时间:2023/12/22 15:23:23

中国在过去两千年没有一个一百年是完全没有战争的,之前的不用讲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60年代对印反击战、珍宝岛战役,上世纪70-80年代对越反击战。也就是90年代以后才真正的没有了战争。

历史上中国一直在战争,和各个方面的敌人打,又时常有内乱,战争几乎没有停过,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大约30年没有战争。

万历时期的朝鲜战争,三败俱伤,为何赢得和平?

在我国历史上,对日战争其实并不多,而且还主要集中在明清时代;但是明朝对日战争胜多败少,而清朝对日战争则是胜少败多;不光光是这样,明朝对日战争还是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进行的;那么明朝和日本最大的战争——朝鲜战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明朝发展到了万历年间,因为一代名辅张居正的病逝,这时候的明朝就陷入了朝政斗争的漩涡中,再加上万历皇帝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不上朝了,每天就呆在寝宫里修道和玩乐;这时候的大明朝已经开始瞥见危机隐患了。

丰田秀吉统一日本,殃及邻国

而这时候的东方岛国日本完成了统一,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全岛,但是这个统一是建立在个人权势鼎盛的基础上,事实上国内的各大名都还是口服心不服;丰臣秀吉这个人因为完成统一后,就有些得意忘形,再加上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国内形势类似我国古代周朝,丰臣秀吉是关白,但是事实上对下面的大名控制力并不强)。

丰臣秀吉就想着开疆辟土,想要打败朝鲜、女真和明朝,然后再打到东南亚地区,完成东亚地区霸主地位;而邻国朝鲜也和明朝一样,国内朝政斗争十分的剧烈,并且常年的和平导致了武备极其的松弛,朝鲜军队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以说朝鲜士兵就是为了拿份俸禄才当兵,大多数时间都是没事到处乱逛。

借道朝鲜攻明被拒,日本占领朝鲜

明朝,朝鲜,日本,三国的国家现状也预示着三国必有一场战争;丰臣秀吉开始派使者告诫朝鲜国王,日本想去攻打大明,希望朝鲜能够让个道;朝鲜当然不同意,大家可能不知道朝鲜和大明的关系,朝鲜王国还是大明皇帝朱元璋册封的王国,一直以来朝鲜都是大明的附属国身份,那么自己的宗主国要被别人打,谁会愿意?

再加上朝鲜国王也不是愚蠢之人,大明这么大的国家,我跟你一样去反抗他,那这不是自己找死吗?于是朝鲜直接拒绝了,这下日本就有理由征伐朝鲜了,丰臣秀吉直接派人以拒绝借道攻明的名义,对朝鲜国王发了战帖。

朝鲜国王最初还觉得一个日本就想欺负自己,就也没当回事;但是朝鲜还是低估了日本的实力,日本直接带了15万人杀到了朝鲜,更是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朝鲜的王城汉城,这直接给朝鲜国王吓尿了,他们仓皇逃到了平壤。

后来在平壤的朝鲜国王,依旧把希望寄托给剩下的军队,就派人收拢残兵准备决战,甚至还专门亲临现场鼓舞士气;于是二十多万的朝鲜士兵,被几万人的日本士兵给击败,这下平壤都待不下去了,朝鲜国王只能逃到了和大明交界的义州地区。

朝鲜国王求援明朝

在逃难的过程中,这时候的朝鲜国王就慌了,派了一波又一波的使者去请求大明增援。而大明王朝的态度是什么?最开始朝鲜使者到了顺天说明情况后,大明的官员们根本不信日本有这么强悍,不到几个月就占领了朝鲜大部分土地。

朝鲜使者甚至哭哭啼啼地讲述日本的凶恶,但大明从皇帝到臣子对出兵没啥想法;不过这也不是大明不愿意出兵,而是有没有必要出兵,大明从朝鲜使者到来的时候,就派了锦衣卫到处收集日本的情况,他们也知道日本目前丰臣秀吉一统,并且开始对外扩张。不过大明有个顾虑,就是日本会不会和朝鲜联合一起,当自己军队到达朝鲜,然后,两国直接把大明军队给歼灭了,也是这个顾虑大明才一直不愿意出兵。

是否出兵援朝,明朝犹豫不决

而当时驻守大明东北地区的精锐部队,是大明帝国大名鼎鼎的辽东铁骑,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但是实力非常的凶悍,辽东铁骑一半兵员都是由女真人和蒙古人组成,可以说组成了大明东北边防的顶梁柱;假设大明要出兵,那么辽东铁骑势必也要出动一半,假如被日本朝鲜坑了,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朝鲜国王得到了大明皇帝模棱两可的回答就慌了,他知道如果大明不出兵,那么朝鲜根本不可能复国;于是就想亲自去大明顺天请求援助,后来还是在群臣的建议下,留守义州。后来,朝鲜国王直接让使者把日本的书信交给大明,大明官员们看到了日本的书信如此嚣张,再加上锦衣卫的调查,大明的兵部尚书就打算亲自去一趟朝鲜。

当朝鲜国王看到了大明的“国防部长”(兵部尚书类似国防部长),就感激得老泪盈眶,这让当时的兵部尚书石星很不好意思;但是石星虽然确定了朝鲜王国如今的窘况,但他还是不信朝鲜士兵有这么弱?当他视察了一下朝鲜的士兵,一个个都耸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样子,毫无战斗力,甚至朝鲜的武器好多都还没开封。

明朝决定出兵援朝鲜,取得统帅权

石星回国后汇报了情况,当万历皇帝听完后,就下令让内阁筹划援朝战争,于是大明正式开始出兵援朝,最初朝鲜和大明两军汇合的时候,朝鲜将领们和大明将领们还爆发争吵,争吵的原因就是统帅权究竟是朝鲜还是大明,后来大明直接要军饷、军粮,朝鲜将领们没辙,就把统帅权给了大明。

统帅权给了大明,但是大明迟迟不见出兵,这又把朝鲜大臣们给急疯了,就亲自来到大明的辽东巡抚这里询问,其实两军交战最忌讳的就是贸然出兵,大明这边的部队都还没集结完毕,根本不能够随意出兵;但是朝鲜的官员们哭哭啼啼实在没辙,这个巡抚就派了两千人先去出兵。

首次交锋,明军落败

不过虽然大明的辽东军队强悍,但刚开始时,朝鲜刚好连日的大雨,导致了辽东军队手中的火器用不上,再加上日本的作战方式实在从未见过,于是第一批军队就遭到了打败,2000多人被打散,第一次交锋让大明对日本有了最初的了解,大明了解到的日本作战方式新颖,并且非常灵活。

而日本了解到了大明军队作战个人实力强悍,团队联合稍弱,不过大明的火器是极大的威胁,好在下雨让火器失灵。而这次战役其实是2000人对战上万人,朝鲜给的情报完全是错误的,于是大明就开始全方位的派出锦衣卫收集日本情报。

李如松采用新战法战胜日本

最初援朝战争的统治权是归辽东地区军务长官负责,因为失利,统帅权开始被朝廷的兵部掌控;大明陆续派出援军入朝,后来等到了军队集结,大明的反击战正式拉响;李如松主导这次大战,李如松是大明的名将,并且大明还抽出了一万的辽东铁骑归入管辖,李如松的军队有近4万多人,而日本军队有十几万人,不过李如松并不认为兵少就会输。

在平壤收复战中,李如松直接和日本的小西行长部队开战,而这次收复之战没有下雨,大明的火器开始派上了用场,这也是日本倭兵第一次看到大明正规军火器,各类大炮火铳轮番射来,平壤的日本军队直接被打懵了,李如松就很轻易的收复了平壤,事实证明,大明的炮火攻击后结合步兵冲击是很有效的战法。

日本所预定的陆上战略彻底告吹,后来的汉城之战,明军就阵亡不到1000人,日本却折损了近万人,于是大明直接收复了一大半的朝鲜土地;朝鲜国王听到连续的捷报后十分的兴奋。虽说明朝和日本的作战,在前中期是一直保持优势,不过后期李如松因为一些战术判断错误,导致了大明军队丧失了强悍的一面,也让日本有了可乘之机,日本也取得了连日失败之后的胜利,不过两军阵亡都很大。

水上战役,大明以惨胜而告终

随着战役的进行,日本已经发现陆战的优势完全丧失,日本根本无力应对大明的火器,于是日本的水军部队开始进发,水军之战最初是有朝鲜和日本开战,朝鲜名将李舜臣击败了日本的战舰,取得了水战的大捷,史称“鸣梁海战”。

不过后来李舜臣再也创造不了奇迹,大明水师开始进入战场,然而,不管是大明,还是朝鲜都低估了日本水师的厉害,大明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下,彻底的击败了日本;而日本也无奈地接受了和谈,朝鲜光复。

结尾

虽然说,万历时期的朝鲜战争第二次同样燃起,不过明朝数次派出军队两次击败日本,终于丰臣秀吉扛不住压力,被德川家康给钻了空子,于是日本权力异主,不过这两次战役也导致了日本多年都不敢招惹明朝和朝鲜,并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大明在这两场战争中直接使得朝廷国库财政陷入赤字状态,原本张居正苦心经营的改革让国库丰盈的成果毁于一旦,经历两场战争后,国库直接陷入赤字;并且大明辽东地区大量的精锐丧失,女真最大的威胁辽东铁骑直接锐减一半,导致了后来的大明辽东危机。

而朝鲜也经过这两次战争,彻底国力不振,根本无力对付女真和日本;日本则国力大损,也没有实力在对外战争,这场战争可谓是三败俱伤,但却重新整合了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赢得了朝鲜,日本,中国三国之间将近300年的和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抗美援朝的背景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抗美援朝的背景、资料: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美国扶持),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苏联扶持)。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访北京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当战争爆发时,中国并未事先

  • 纣王什么时候推翻夏朝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我晕,纣王时商朝的的最后一个国君,是被武王推翻的,夏朝时传说中在商朝之前的王朝,纣王怎么可能推翻它呢?楼主记错了吧。呵呵。

  • 历史上有哪些大规模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古代埃及与赫梯战争2亚述战争3美塞尼亚战争4希波战争5伯罗奔尼撒战争6亚历山大东征7布匿战争8斯巴达克起义9高卢战争10罗马内战11犹太战争12罗马波斯战争13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14阿拉伯对外扩张战争15诺曼征服战争16十字军东侵17英法百年战争18扎克雷起义19沃特泰勒起义20胡斯战争21玫瑰战

  • 三国演义中蜀国所有的文臣武将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文臣诸葛亮、庞统、法正、许靖、刘巴、蒋琬、费、董允、费诗、马良、杨仪、董和、郭攸之、秦宓、糜竺、诸葛均。武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姜维、马谡、王平、孟获、邓芝、刘封、廖化、关兴、关平、张苞、赵统、赵广、李严、诸葛瞻、张嶷、张翼、向宠、周仓(虚构)、李严、霍峻、马忠、严颜、李恢、李球、马

  • 秦国若没灭古蜀国,古蜀文化能繁荣下去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五帝本纪》,这篇文章记录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中国5个部族首领的崇拜。远古的事情,根据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来看,已经过去了近2000多年。尽管如此,《史记》依然是我们了解过去的最好的史料。根据《史记》的记载,中国古代五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中国近几

  • 《古蜀》:如何书写中国神话题材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古蜀》是国内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的又一力作,作家依托古蜀文明,文物考古,昆仑神话等资料,运用超凡的想象,营造神奇无比的半人半神性形象,让读者走进如醉如痴的神奇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蜀文化是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古蜀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积累的智慧。阅读整

  • 历史题之大禹治水大禹采取了什么方法治理水患?治水的“水”是指哪条河?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大禹采取了什么方法治理水患?大禹采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了(2)大禹治水的“水”是指哪条河?黄河(3)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①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灵活地变换思维角度,不能抱着老一套的做法死死不变。②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平时学习

  • 下列史实中,与大禹有关的有( ) 1.治理水患 2.发明舟车 3.分封诸侯 4.建立夏朝 5.建立王位世袭制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禹到了晚年,便四处查访,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动乱之机杀了伯益,夺得了王位(约公元前1988年—1979年),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

  • 古代先贤治理水患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李冰修都江堰。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

  • 商周时期的鬼方是什么国家,有考古发现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鬼方的探讨,实际上还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代的鬼方是一个集民族、政权和地域于一体的称谓。如今许多人习惯将有别于中原政权的族群,概称为“少数民族”。这样的称呼实际上是不甚允妥的。事实上,曾经许多像鬼方这样的古代民族,在人口和势力方面,也不见得就是“少数”。而且,“少数民族”是一个近代概念,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