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四川从古至今被侵略过几次,都是什么时候?

四川从古至今被侵略过几次,都是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97 更新时间:2024/1/22 19:59:17

四川自古以来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只要掌握四川盆地,以及通往关中地区的汉中通道,则进可攻退可守,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很好的例子。四川从古至今被侵略的次数很多,这里说两次历史上对成都的大屠杀。

第一次:宋末元初公元1236年,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大举南侵,其中西路大军由蒙古大汗窝阔台之子阔端带领攻入成都,成都攻陷后,元军进行了一次惨绝人寰的中世纪最大规模的屠杀。据历史资料统计,蒙军退却后城内有约140万具尸体(还不包括城外的死亡数据)。

第二次:明末清初政局动荡之际公元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张献忠在武昌称王,之后因为左良玉进攻武昌,张献忠被迫入蜀,并于公元1644年6月攻克成都。张献忠在成都呆了不到三年时间,上到官员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基本上杀了个遍。张献忠败走以后,四川继续沦为南明和满清、吴三桂和满清的主要战场,战事持续了约二十年才完结,死伤人员不计其数。公元1659年(顺治十六年),四川省进行人口普查,那时全川人口不足八万,十里无人烟。正因为成都几十年的战乱,使得人口锐减,才有了清朝初年开始长达一个世纪的“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如今四川本地人,很多都是那个时期迁徙过去的。

总结:素有“天府之国”的四川在历史上经历了这两次大劫难,是巴蜀之地最黑暗的历史,相信将来的四川在祖国的领导下会越来越好。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纣王拥有70万军队,为何被周武王的5万起义军击灭?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这里从纯军事角度分析牧野之战。首先,纣王有多少兵力?《史记》给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七十万人。以我的看法,这个数字很有水分。在纣王之前,通过卜辞所查到的资料,在武丁大帝时代,我们看到一次征集的军队最多也就是一万人。在当时,一万人就算得上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纣王孤注一掷,把能上战场的人都征入队伍

  • 商代的朝廷是如何统治地方的?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年代太早,史料太少。就算是《史记》里也就只有区区一篇殷本纪,且还是史实和神话并存。只能根据考古发现及相近时代的典制进行大胆猜测了:首先,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社会。往前走夏初大禹曾经搞过会稽会盟,说明至少禹、启时代的统治模型应该还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展开的,从防风氏敢公然迟到

  • 怎样评论周武王讨伐商纣?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武王伐纣,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周武王在孟津之盟时,天下诸侯号称赴会的多达800位。可是周武王伐纣之时,却只带上了庸(今湖北竹山)、蜀(今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及岷江上游)、羌(古民族,活动于今甘肃、青海、四川、陕西一带)、(音毛,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微(古国名,地望说法不一)、卢(古国名,约在今湖

  • 下列成语不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是 A.秦晋之好 B.完璧归赵 C.助纣为虐 D.退避三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C试题分析:秦晋之好意思是: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现泛指两家联姻。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助纣为虐”这个成语说的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纣,据说他宠爱一个名叫妲己的妃子,妲己不仅狐媚,

  • 用一个成语形容历史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三皇五帝,南辕北辙,朝秦暮楚,楚河汉界,三国鼎立,草木皆兵,出将入相,大兴土木,离合悲欢,功盖天下,普渡众生,中西合璧,以上皆是。

  • 迁都殷原的商朝是如何防御西北戎狄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参考殷商对地方的制度,殷商分封侯、伯(以地方势力臣服于殷商中央的联盟)在殷商强大的前提下联合地方势力武力进攻,参考妇好对羌方的反击战,殷商对鬼方的征讨。采取原始、直接、而又血腥的方式进攻周围蛮族,史书记载女战神妇好“斩白首万余”是殷商对周边蛮族的真实态度和战绩。另外楼主所指的民族应该是周朝时期

  • 问鼎中原成语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问鼎中原[wèndǐngzhōngyuán]基本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典故】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

  • 秦与赵,西周王朝抵御戎狄的急先锋,曾走过怎样艰难崛起的历史?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秦丶赵渊源秦与赵是东周时期重要的两个诸侯,两国君原本同宗,在西周时期,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发展成两大家族。舜帝时期,一名叫大费的臣子,为舜帝驯养鸟兽有功,舜帝赐姓他为赢氏。大费的后代费昌投奔商汤,因伐夏桀有功,其后代成为殷商的诸侯;商纣王时期,其后代为飞廉,生有两子:恶来丶季胜;恶来之后,即秦嬴

  • 决定各朝代生死存亡的战争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汤伐桀于鸣条,武王伐纣于牧野,长平之战定胜负,破釜沉舟显示气势,白登山高祖遇险,汉武穷兵黩武败文景财富,桓灵二帝成就王莽共产主义理想,昆阳之战光武帝以少胜多,官渡一战定曹魏地位,赤壁定三分,伐蜀幽刘禅,王浚楼船下健康孙浩俯首,八王永嘉之乱五胡逞威,衣冠南渡王谢庾桓门阀主政,肥水之战北府以少胜多出风

  • 商汤和商纣分别叫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商汤,商朝开国之王。阏伯的13世孙,子姓。又名履、天乙,卜辞作唐、大乙、高祖乙,灭夏后又称成汤、武王、成唐或武汤。为夏末商国首领,都于毫(今商丘)。商纣亦名受,或称商王帝辛,受辛;(纣,受古音同,实为一字。)帝辛其庙号也,乃商朝第三十位王帝乙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