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时期的哪场十万人参与的战争奠定了三国格局?

三国时期的哪场十万人参与的战争奠定了三国格局?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00 更新时间:2024/2/7 7:43:11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代大大小小的无数次战争中,却仅仅只有三场战役,便决定了三国的最终走向。一是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自此之后,曹魏集团入主中原,随后又雄霸北方,并成为了未来几十年内的第一霸主。二是赤壁之战,以孙权为主力的孙刘联盟,击败了如日中天的曹操。此役过后,蜀汉集团趁机发展壮大,三国鼎立之势初步形成。三是夷陵之战,陆逊击败刘备。由此,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彻底奠定下来,并维持了几十年的相对稳定。

事实上,夷陵之战想必前面两场战役来说,规模确实有些不够。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场仅有10万余人参与的战斗,却直接影响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局势。而最为显著的结果便是:魏国继续观望,独占天下十之七八;吴国成功守住荆州,从此安偏安一隅;而蜀国却接连遭受重创,后期人才凋敝,已经无力再图中原。

首先,蜀汉集团的人才出现了严重断层。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荆州派和中原派将领的损失。自从刘备失去荆州三郡之后,关羽、张飞、马良、傅彤等人相继死亡。但值得注意的是,荆州集团的不少大将都纷纷折损在了这段时期,一时间,蜀中人才出现断层。其二便是诸葛亮的亲力亲为。自古巴蜀多才俊,可惜诸葛亮害怕益州本土势力抬头,始终对他们进行着打压政策。

不仅如此,即便是荆州集团内部的一些才俊,也并没有得到锻炼的机会。诸葛亮死后,蜀国先是有陈祗乱政,后来还有宦官黄皓专权。廖化年过七十以上,还被刘禅委派去做先锋。尽管前者是一员文武双全的大将,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蜀汉年轻将领未能独当一面的窘境。刘备死后,益州士族与西南蛮夷相互勾结,在边境发生了叛乱。

诸葛亮本可以派遣一直上将前去平叛,但便观营中诸将,竟无一人可但此重任。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等待了两年,直到国内局势稍微稳定下来,这才亲自率军平定了叛乱。在诸葛亮北伐期间,且看他带的人马,无非是魏延、赵云、马谡王平等人,这其实就充分说明了他对益州本土势力的不信任。而诸葛亮委派马谡前往镇守街亭,也其实是出于一种无奈。

其次,荆州集团再也无法压制住益州本土势力。在诸葛亮生前,他一直在担心益州本土势力的抬头,但都是收效甚微。在此情形之下,诸葛亮只好培养王平、姜维等人,来代替自己继续压制心怀不轨的土著势力。但是姜维因为降将出身,再加上在费之死中有着很大嫌疑,所以不受后主刘禅信任。姜维被排挤出中枢后,益州本土势力开始复苏。在邓艾带领二千兵马兵临成都城下以后,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本土势力开始力主刘禅投降,直接导致了蜀汉集团的最终覆灭。

最后,蜀汉集团在夷陵之战后,已经无力进取,最终坐等灭亡。蜀中无疑是一个好地方,这里地广田多,人口充足,是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和长江之于东吴一样,蜀中虽然险要,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想要继续存活下去,则必须锐意进取。这也是诸葛亮、姜维常年北伐的原因。北伐虽然让蜀国落得了穷兵黩武的境地,但好歹能让其看到一丝希望。如果不进行北伐,那么蜀国灭亡则是注定的一件事。

但是北伐没有成效的关键一点,便是蜀中精锐不足以支持蜀国锐意进取。荆州三郡和上庸上郡的失守,让蜀国面临到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倘若蜀中往东进军,则一出永安,便会受到东吴军队的制止。在缺少水军的情况下,这条路根本就行不通。那么蜀国水军又去哪了呢?一方面,最精锐的荆州水军与关羽一同葬送在了孙权手中;令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在刘备败退永安之后,黄权、庞林带领的江北军(即益州水军)孤立无援,只好投降了魏国。且在短时间内,蜀国已经没有实力再训练出一支水军。正因如此,蜀国向东进军是完全行不通的。

出于这方面考虑,诸葛亮只好北上伐魏。而从诸葛亮数次北伐的战略来看,他却始终将目光放在了陇右地区。陇右五郡可以说是诸葛亮梦寐以求的地盘,因为这里不仅接壤汉中,更是威胁到了曹魏集团的北方根基洛阳。一旦诸葛亮成功取得陇右地区,那么完全可以作为蜀国抵御魏军的天然屏障。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他就出其不意,趁机袭取了陇右的天水三郡。只可惜马谡此时却丢失了街亭,致使蜀中运粮要道被断。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好迁走了三郡百姓,暂时退出了陇右,第一次北伐最终宣告失败。在后来的几次北伐战争中,因为魏国早有防备,诸葛亮攻取陇右的计划终究没有实现。由此,他为蜀国续命的计划彻底失败。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恐怕刘备当初自信满满,只带了不到五万精兵伐吴之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大意,竟然会断送了整个蜀汉集团的未来吧。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的格局,使得曹操元气大伤,没有多余的力量败孙权和刘备。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所有朝代更替时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牧野之战,商周;春秋战国,长平之战;秦汉垓下之战;白登之战;三国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朝代更替概念不明,中国历史上许多时间处于乱世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军事史》所集《历代战争年表》,起自公元前26世纪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止于公元1911年清王朝的灭亡。据《年表》统计,在大约4500年的漫长岁月中,我国有文字

  • 连续打了三百年的古代战争,指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自古以来有战争就必然有牺牲这是必然的道理。可是很多时候战争却又无可避免,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战争时期甚至要多于和平时期。因为社会群体一旦建立了,他们之间总会因为利益纠纷等等原因产生矛盾而引发战争。要说中国历史上打的最久的战争,还要数汉朝时期了。我们知道汉朝是继秦朝统一六国后

  •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对外战争胜率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评价一个帝王的功绩和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对外战争的输赢和国家的疆域。例如汉朝时期,汉武帝北击匈奴,强大的匈奴被打的分崩离析.漠北草原和西域诸国纷纷臣服于汉王朝。在唐朝更是达到了巅峰,疆域一直延伸到中亚地区,中华文化传遍四周,各国纷纷臣服。但是提起宋朝,很多人就会嗤之以

  • 朝鲜战争,麦克阿瑟要给中国投原子弹,为什么杜鲁门不敢?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950年朝鲜半岛战争爆发,其实本身就是朝鲜半岛内部自己的内战,北朝鲜声明是南朝鲜军队非法越过三八线,所以自己才进行反击的,但是苏联解体后解密了这场战争的资料,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得到斯大林同意后发起的,也就是说在开战之前,北朝鲜是去征求过苏联建议并得到同意的。南北朝鲜半岛地界划分是1945年美国跟苏联

  • 二战后为什么东西德之间没有发生战争而南北朝鲜却发生了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之前,东西德全称是德意志共和国,这在历史上同属一个日尔曼民族,本身民族之间没有分岐,恰恰正是二战的失败,苏联当时攻占柏林的时候,就意欲将德意志收入版图,从而进一步控制整个欧洲。可美国不干了,说什么美英法盟军在二战中为夺取胜利也是功不可没,没有盟军的西线作战,苏联莫斯科反击战能顺利成功吗?于是美苏

  • 李奇微军事能力比麦克阿瑟强?杜鲁门为什么要换他去朝鲜呢?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杜鲁门为什么要用李奇微换下麦克阿瑟?是因为李奇微的军事指挥能力比麦克阿瑟更加出众吗?并不是!撇开彼时的世界政治格局、单纯从军事角度而言,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中国境内”的设想其实是没有什么毛病的。彼时的中国百废待兴,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与美国更加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如果战火烧到中国境内,中国将被迫、不得不

  • 上甘岭战役到底惨烈到何种地步?为什么志愿军会伤亡1万多人?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陆军和美国陆军永远都不会忘掉,1952年10月14日这一天。那一天炮火过后根本不可能散去的硝烟和石屑粉末遮蔽了整个天空,以至于让参加过第1天战斗的幸存者都以为是个阴天,其实那一天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范弗里特为了迷惑中国将领,直到10月16日他还在搞了场两栖登陆作战演习放烟雾。以至于当上甘岭之

  • 十四年的越战当年是如何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题主说的十四年越战,应该指的是1979年起的中越自卫反击作战与1984年开始的“两山轮战”,中越战争从1979年打响至1989年结束,总共耗时十年,后续还有长达四年的边境零星战斗,直至1993年中央军委下达轮战部队解除对越防御作战任务,改由边防部队正常驻防,所以总的算来应该是十四年

  • 周武王灭商最后一战叫什么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是牧野之战。周文王死了之后,他的儿子姬发即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姜太公为师,做自己的助手,继续整顿内政,补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王。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的时候,周武王听到间谍汇报,商纣已经坏蛋不得了了,因此发兵五万,去攻打商纣国都朝歌。在离朝歌不远的牧野之战,纣王亲自率兵防守,结果有些兵好大臣都不

  • 周朝的灭亡?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是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的历史阶段。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三十五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