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夏朝西周的灭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夏朝西周的灭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60 更新时间:2024/2/3 5:39:44

三朝的亡国之君分别是夏、商纣和周幽王。商周的兴国之君分别是商汤和周武王。亡国之君的共性:王君不朝,不理国家政事,苛捐百姓,痴迷酒色,不施仁政而严刑酷法。兴国之君的共性:在民不聊生的情况下,高举大旗,推翻暴君统治,深得民心,当政后,施仁政,调养生息,促进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增强经济和国防。示:为君者,应体察民情,抚恤百姓,知百姓疾苦,从百姓角度出发,施仁政,慎用严刑酷法。做事情要顺时顺势,不要逆水行舟,顺民意才能使得国家稳定、昌盛。民,乃国之根本,民不聊生,国家败亡!

周朝、商朝、夏朝怎么被灭的?为什么它们存在时间都非常长?

夏朝商朝周朝为什么都非常的长久,夏朝451年,商朝500多年,周朝800多年,这三个朝代都非常的长最佳答案夏朝400年,商朝600年,周朝两周一共800年。而之后的朝代都不如以前了:秦不到50年,汉朝加上西汉和东汉总共也405年,唐朝289年,明朝276年。以后的各朝代再也没有超过夏商周的,其原因往往众说纷纭,个人拙见,主要还是利益决定的。夏商周三代的分封制,使得利益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分封的各诸侯)的利益得到最大化,除了定期不定期的朝见和朝贡,回到封地自己就是老大,且世代相传,不论从利益上还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巨大的满足。而且由于诸侯众多,谁也没有足够的实力取代君主(不能保证得到其他诸侯拥护)。在周朝的诸侯国中,一直缺少一个绝对实力的野心家,直到灭亡之前!周朝时间长说到底还是因为采取了分封制!历史上每个时期都得有一些野心家,也都得有被统治者的反抗。周朝采取分封制,一个封国就是一个政权。无论是野心家还是反抗者,针对的都是一个封地国的君主和权力而已,几乎没有人去打周天子的主意。打周天子的主意的也都是胁天子令诸侯,表面上还得装作天子的忠臣。若有哪个小国敢和朝廷武力相向,立刻就是犯了众怒,所以周朝廷除了形同虚设,在诸侯面前很没面子之外,没面临过什么威胁,直到出了秦昭襄王。如果没有秦昭襄王,没有张仪破坏六国的团结,周朝不一定还得到什么时候呢!

他们三者的灭亡都是源于战争性覆灭。

他们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极其低下的生产力关系,以及他们自身不是大一统国家。

随便以夏朝来举例好了,就算是夏,刚建国没几代就冒出了太康失国。这要放在后续朝代上就几乎是改朝换代的事了。然而幸运的是它足够落后,于是只是用从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制发展而来的近似邦联制维系中央政体,这个政体即便被架空,中央只要存在,就不算灭亡。

后面西周的分封制与之类似。多了一层礼法的外衣罢了。而你看看进入春秋时期,后面五六百年周朝干了什么?

必须注意的是,邦联制,分封制对应的是奴隶社会制约与契约的关系---中央权力本来就不大,但它生长于一群贵族之间,社会阶级高度固化,利益分配也是固定的。这就保证了在大部分时间内,同级的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贫富差距问题,是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我和旁边的人比没有差距”的奴隶社会的安定度其实反而是非常之高的,必须在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井田制之类也瓦解,生产关系彻底开始阻碍生产力进步时,才会爆发问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商、周朝代是怎么灭亡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周朝,你问的是西周还是东周?要是东周的话,从周恒王开始,历代皇帝已经变成傀儡皇帝了,。要是西周的话,从周厉王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时候,几乎说,西周已经开始走向灭亡。至于灭亡的原因是西周是因为周幽王的昏庸,跟夏桀和纣一样都喜爱美色。都把国之栋梁给废了,把自己的妻子诸侯王的妹妹给弄死了,所以惹得诸侯外联

  •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王朝后期国王末昏庸残暴。夏桀残暴统治导致了商汤灭夏;纣王实施暴政导致武王伐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招来杀身之祸,西周灭亡。桀只顾享乐不顾民间疾苦,大约在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商部族首领汤,利用夏民恨桀的心理,联盟方国部落讨伐桀。桀多次被击败后,被汤放逐于历山,与末喜氏同居

  •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飞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要说第一个提出重民思想的人不好得出确定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在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程中重民思想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的,从《史记》中的记录就能够看出,五帝本纪中“诸侯相侵伐,暴

  • 夏朝主要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夏朝统治者对于农业的生产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社会生产力由此也随之逐渐的降低。而当时的商还是作为夏朝的一个部族的时候,他的生产力逐渐的发展起来,根据翦伯赞在《先秦史》一书中的记载:“商族的生产力水准已经超越夏族了。”这对于夏朝的统治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夏朝自身的统治力量已经不

  • ‘夏朝’有钱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在钧台(在今河南禹州)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

  • 特朗普是一个没有对外开战的米国总统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月19日,白宫发布了特朗普告别演说录像,视频中历数了他的执政团队在任期内取得的政绩。多数是不符合实际的自夸,最后特朗普还特别自豪地宣称,他是美国几十年来第一位没有发动过新的战争的总统。显然这个说法也不是很准确,确切的说是特朗普任期内没有陷入又一场战争的泥潭中。特朗普在对待战争问题上,的确比他的前几

  • 中国从夏朝到现在跟哪些国家交过手?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商西戎秦匈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百越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极大增地强了南岭区人民与中原的交流,始皇在百越之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

  • 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是什么?(7-23)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生存的竞争是智慧的竞争。《孙子兵法》正是一部兵家智谋教科书,智谋可称作为《孙子兵法》的灵魂。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还没有哪一部兵书能像《孙子》一样具有如此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孙子的成功,得益于他超常的甚至于超时空的智慧谋略。它源于战争却高于战争,论兵却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反对穷兵黩武铁血杀戮,

  • 《孙子兵法》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孙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①《孙子兵法》之语表明的哲学观点是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3分)②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分)略通常我们赏析的步骤可采用1、译(翻译)、2、解(理解)3、评(评价)4、展(

  •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什么意思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出自《孙子兵法谋攻》。伐:本意是杀伐,征讨。这里可解作“征服”、“取胜”。上兵:用兵的上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