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记载的大战役,确实是几十万人的,但是有些时候,会有些夸大,例如:曹操赤壁之战只带了不到160,000人,但是却号称80万;项羽巨鹿一战坑杀秦军降卒20万人,但实际上当时秦军驻守关中地区的部队总数也才20万上下;史书上的记载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是其实只要分析下当时社会的人口以及生产力情况就可以知道个大概的数字了,西汉鼎盛时期,中原地区的人口有6000万左右,到了东汉末年人口也有近2000万,军队80万,所以赤壁之战中,曹操有16万大军是可信的;而秦朝时人口达到1000万,秦人尚武,从军的比例很高,秦军鼎盛时,军队数量超过60万,因此巨鹿大战,秦军主力有20万也是可信的!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虽然记载的不是确数,但是兵力过十万的战争还是经常发生的。
商朝时期将领(封神演义的滚一边)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有商一代,尚巫卜,重鬼祀。商王是天上神与人间王的统一,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宗教、政治权力。因此祭祀和用兵这样的最高权力都是被王所垄断的,发动一场战争,要先占卜,观吉凶,然后王领兵出战。先秦时期各国国土面积狭小,一般都是领袖亲征,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了春秋时期。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直到战国时期诸国变法之前,华夏诸国都是贵族国家,战争属于贵族游戏,除了对夷狄作战,一般战争都要双方贵族集体出动,依礼法列阵而战,而且伤亡率非常之低,王/诸侯肯定是要上的,可以了解一下周昭王南征和公元前711年的桓王伐郑战争。商代中原的政治活动区域比周还小得多,自然可以想见。而且甲骨文资料非常有限,我知道的能指挥战争的除了殷本纪里有记载的历任商王外,就是妇好了,武丁的妻子。商前期(前1600前1300)汤(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太丁外丙仲壬(继位后,由伊尹辅政,遵守汤制定的法制,朝政平稳)太甲(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在位时期商朝已经衰落,不少小国都拒绝进贡.)太戊(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故后代尊称他为中宗)仲丁(兰夷进攻商朝,仲丁出兵击退兰夷)外壬(夺取王位,造成了商王朝继承上的混乱,史称九世之乱;商朝开始衰落)和[dǎn]甲(在位时期商朝又再度衰落)祖乙(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在位时期内乱不止,奴隶主贵族之间相互残杀)盘庚(迁殷前)4、商后期(前1300前1046)盘庚*(迁殷后):前1300前1251(迁殷后商朝复兴成为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小辛(统治时期商复衰)小乙武丁:前1250前1192(政治改善,商朝复兴)祖庚:前1191前1148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前1147前1113文丁:前1112前1102帝乙:前1101前1076(统治时期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帝辛(纣):前1075前1046(牧野之战,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