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满清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给华夏民族带来了什么伤害吗?

满清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给华夏民族带来了什么伤害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026 更新时间:2024/1/25 14:51:24

谢谢邀请,我是历史风云阁阁主!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来对清朝的评论、研究、创作就非常多。但是清末那段历史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堪回首的屈辱史,清朝也因为这一段历史被钉在了耻辱柱上,至今还在被不断攻击。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为了争夺市场,巩固其殖民统治,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在几番试探后,西方列强知道了清王朝的腐朽和虚弱,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同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满清统治中国200多年,不仅没有将中国带上世界之巅,反而沦落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那么,清朝统治中国200多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呢?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属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一开始也跟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一样,以部族的形式发展。之后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后金各部,传统的部落制度被八旗制度所取代。顺治帝时期,明朝被农民起义灭亡,清军趁机入关,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

要说清朝统治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伤害,就不能不提满清对中华文明的毁坏清朝对中华文明的毁灭与“五胡乱华”一样,都使中华文明出现了严重倒退,而清朝对中华文明所造成的后果更甚“五胡乱华”。因为“五胡乱华”虽然使汉族几近灭族,但是最终“五胡”被汉族完全同化,接受了中华文明。而且五胡乱华期间,中国的综合国力仍旧处于世界前列。

清朝首先毁灭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清军入关后,在全国各地制造了多起大屠杀,比如: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令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通过这几场大屠杀几乎把具有汉族文人气节、不甘接受异族统治的知识分子屠戮殆尽,汉人知识分子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清朝摧毁中华文明的重要手段就是强迫国人剃发易服。清军入关后,为了巩固对中国的统治,摧毁汉族的民族自尊,满清颁布了“剃发易服”的命令,规定全国各地剃发必须在法令颁布十天之内完成,喊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还规定所有国民的服饰都要遵从满族的制度。

中国自古就推崇儒家文化,儒家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除了剃度出家外,人们都是结发加冠的。满清的“剃发易服”令直接将汉人至于“不仁不孝”的境地。为此,全国各地的汉人为了反抗满清的精神统治,掀起了持续37年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无数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剃发易服的第一年明朝灭亡,所有这一年又被成为“甲申国难”。

满清初期的辫子是只留铜钱那么大,梳成一根小辫,称为“金钱鼠尾”,俗称“猪尾巴”。之后随着时代的推移,头顶的那一块“铜钱”慢慢扩展到半个脑袋。直到辛亥革命后,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纷纷剃掉辫子,“猪尾巴”就此成为历史。看看照片,猪尾巴是真的丑。

不仅在精神文明上对汉人进行摧残,清朝对汉人的文化典籍的毁灭也是前无古人的。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指出乾隆年间销毁的的古代书籍将近三千余种,十六、七万卷以上。销毁了中国古代的大部分文化典籍后,满清又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满人征服中国后,跟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开始学习汉文化,但是满清并非真心想学习汉族文化,而是对汉族文化进行阉割、篡改,更便于统治汉人。

《四库全书》中收录的大多数都是经过满清筛选、加工和篡改的古籍,对满清统治不利的明朝文学和历史作品都遭到了大量毁灭,甚至殃及到宋朝的文化。连宋应星的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都遭到禁毁。

《四库全书》对于反应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都遭受摒弃和毁灭,对不得不收录的名家名作都进行了大幅篡改。鲁迅说过《四库全书》里永远不会觉得我们中国作者里面也有很多有骨气的人。在《四库全书》编纂过程中所实行的文字狱,也造成了无数冤案。

在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在皇权之外还存在一个“道统”。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成为了道统的主流。也就是说皇上如果做得不对的时候,儒家文人可以根据对儒家经义进行阐述来对皇帝谏言。

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直臣、谏臣,突出代表就是唐太宗时期的魏征。这些直臣、谏臣总是敢直言进谏,甚至顶撞皇权。因为他们认为“道统”是掌握在他们手里,哪怕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清朝则强势的将皇权和道统全部收到皇帝手中。首先清朝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使知识分子的思想进一步僵化,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虫,创新能力被消磨殆尽,造成了清朝后期的无数愚昧的知识分子。

而明朝虽然也提倡程朱理学,但是明朝还有王阳明的心学和宦官集团与之抗衡,思想上的剧烈碰撞,使明朝产生了王守仁、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等著名的思想家。清朝统治了两百多年,却没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大智慧家诞生,满人思想一片空白,把汉人的思想也禁锢在了一起。

清朝控制汉人思想不仅是在道统上做文章,最直接的就是暴力镇压。清朝统治者通过侮辱和贬低名儒的人格,告诉知识分子真理是掌握在皇帝手中,而不是在他们手中。甚至连皇帝的老师和一些已经过世的名儒都难逃被统治者侮辱的下场。

被羞辱了的以才学自居的文人失去了道统,文武百官自称奴才、臣,口称主子、也等极尽侮辱的词汇,根本没人敢反对皇帝,更别指望他们想明朝官员一样敢于皇帝论长短了。所以,明朝能容忍骂皇帝的海瑞,清朝却忍不了哭庙的金圣叹。

清朝统治者对中华文明的破坏和毁灭,使中华文明出现了严重倒退,与西方文明的差距越拉越大,造成了近代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耻辱事件。与之相比,清朝的闭关锁国、不重视科技导致中国丢掉世界第一的宝座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战争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好处:战争有时必须用战争来平定。打完仗后就天下一统,改朝换代,万民安康了。战争带给人们经验,带给人们历史。战争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坏处:战争带来大量伤亡。战争破坏自然环境。战争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战争破坏天下局势。,影响安定团结。。。

  • 商代的酒度数能达到多少?商人酗酒真的是导致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吗?这可信吗?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商代酒器)商代的酒,大概还没达到靠蒸馏提高酒精度的阶段。但也千万别小看了那个时候的酿酒技术和规模。殷商自己人和周族的首领,都认为奢靡淫佚、酗酒无度是商亡的重要原因,不是没有道理。一,目前所知的中国酿酒历史,可追溯到距今9000年前河南贾湖裴李岗遗址的陶片,经对残留沉淀物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含有酒类挥

  • 商朝武丁的简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

  • 在史官的记录中,殷商的亡国之君纣王被视作昏君,商纣王真的那么荒唐无道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真的就是如此荒淫无道中国古代史上比较著名的暴君,商纣王绝对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因为他真非常的残暴,并且这个君王不仅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反而是让商朝分崩离析,是最后一任君王,很多的史书上记载的内容都是关于他的残暴,很多历史迷觉得是不是都是史官乱编,其实这是真的。商纣王出名是因为《封神演义》整部电视剧

  • 纣王为何不惜亡国都要执意要剿灭东夷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纣王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一[1]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似乎商朝的灭亡因为纣王执意剿灭东夷导致的。暂且不说征伐东夷是不是灭商的主要原因。但可足见征伐东夷极大地耗损了商朝的国力。那么既然如此,纣王为何举

  • 费仲向纣王提议杀了四大诸侯,为什么不杀东伯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费仲是个很有能力,很有野心的人。他翻手之间便想到了除掉姜皇后的主意,而且他采用的办法是谋反,让姜皇后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费仲要除掉四大诸侯,其实也是为了商朝着想!正如他所言,四大诸侯死了,八百诸侯群龙无首,不反叛便好,纵然他们真敢反了,但商朝有闻仲、黄飞虎等人,很快便能将反贼给镇压。看后来的

  • 商朝地方伯侯对天孓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时,国王并不能决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

  • 商纣王的儿子在周武王死后起兵,是怎么被姜子牙打败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末代帝王叫帝辛,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而且商纣王还处心积虑从各大诸侯手中将权力收回,可以说,如果帝辛成功了,他将是仅次于商朝的开国帝王汤的一代伟大帝王。但一般天赋绝伦的帝王,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刚

  • 西伯侯和商朝打了几年的杖才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5年啊!!!!!!先周人物。姬昌(生卒年不详)即周文王,季历之子,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

  • 商朝时期的西伯侯真的有100个儿子?都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这几个都是真的有史料可查的其余没有考证多数是传说的姬昌百子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有17个:姬伯邑考、姬发、姬鲜、姬旦、姬?#93;、姬度、姬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姬聃、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姬葡、姬伯廖、姬虞仲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大。母太姒。姬发: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