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3/12/8 9:14:08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叛乱这类事情,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但是大家都想着不了了之的就不多了。而中晚唐却曾经发生过一次叛乱,主战派不敢言、主和派不想说,就这样想不了了之的结束掉,结果出人意料。

01

安史之乱的淮西藩镇

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为了阻止安禄山南下江淮,当时的皇帝唐肃宗特意设立了淮西藩镇。把叛军中投降过来的平卢军安顿到那里,作为长江以北的屏障。

战争结束后,地方节度使开始拥兵自重,淮西藩镇也有了自己割据一方的小算盘。先是头任节度使李忠臣被侄子李希烈逐出,之后李希烈又被属下吴少诚所杀。吴少诚死后,吴少阳杀了前者的儿子,自己继任为节度使。

以上可以看出淮西镇既不听长安的话,自己还不消停。朝廷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讨伐,总算收回了一些地盘,只剩下申、光、蔡三州还在淮西的割据之地。

待吴少阳死后,他的儿子吴元济上疏朝廷,希望自己可以继承父亲的位置。地方长官也能和皇帝一样子继父业。当然不行!皇帝唐宪宗忍无可忍,决定调集重兵第三次收复淮西。

但皇帝还是有风度的,他并没有直接讨伐,而是派遣钦差去吊丧死去的吴少阳。但吴元济并没有接这个台阶,不仅拒绝朝廷特使入境,还直接出兵攻破了河南舞阳,并残忍地进行了屠城,接着又抢掠了鲁山和襄城,一路强掠千余里,让潼关以东人心惶惶。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不打就有点对不起朝廷自己的颜面了。这次动静很大,唐宪宗下令16个藩镇同时出兵,从四面八方围攻淮西藩镇!

02

繁盛之下的一败涂地

这个命令看似很唬人,但是平均下来每个藩镇都不过出兵数千人而已,难以协调指挥。更何况,这些藩镇虽然没有淮西如此大胆,但都知道“唇亡齿寒”,基本上都是做做样子,攻下一两个县城就止步不前了。

更要命的是,皇帝派自己的心腹太监为监军,监督整个军事行动。要知道,武将排行讲究的是资历和战功,太监本身就被官僚体系所排斥,更何况位置要在武将之上,所以造成了军队指挥层的严重不满。

而吴元济也有自己的帮手,当初的平卢军开枝散叶,在多个藩镇生根发芽。当淮西被朝廷讨伐的时候,以淄青和成德为代表的藩镇也出兵助阵,名为协助中央军讨伐,实则想乘机援救淮西。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平时喜好豢养杀手,一养就是好几十个。这支精锐的暗杀组织被命令打扮成马匪四处劫掠,甚至直接攻城,在河阴县(今河南郑州西北)一下子焚毁钱财30余万贯、绸缎30余万匹、稻米3万余斛、兵甲不计其数。

河阴县是淮西战场的主要物资中转地,这一把火堪称“官渡之战”的火烧乌巢,成为了转折点。一时间长安人心恐惧,主和派请求朝廷停止讨伐淮西的呼声成了主流,以宰相武元衡为首的主战派反而成了少数。但宪宗皇帝给予主战派坚决的支持,死命压着主和派的反弹。

既然烧粮草没有用,那就直接杀人好了!李师道又指令杀手直接当街暗杀了武元衡!堂堂一国宰相当街被砍死,皇帝愤怒异常,要求彻查。

而此时很微妙,大家都知道是李师道所为,却谁也不敢跳出来明说,包括皇帝。最后找到了10名“真凶”,他们都是在武元衡上班单位站岗的卫兵,因为平时吊儿郎当被宰相训斥因此怀恨在心。

凶案就这样迅速“结案”了,速度快的让大家受不了。时任御史的白居易几次上书皇帝,认为案件有疑点,要求彻查真凶,然后被大臣们和皇帝联手贬斥到了地方。

03

大家都在存心无视的尴尬

随着白居易的被贬,再也没有人为“武元衡案”说话了。有了这样的教训,那批热血刚强的主战派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发声,主和派看似占了上风。

可是李师道并不想给机会。尝到了甜头的他召集了数百人直接血洗了东都洛阳。一朝副都被攻破,这样的耻辱能忍吗?

当然可以!

主和派加紧攻势,劝说皇帝退兵。宪宗满腔怒火却没有办法,因为武元衡死了,朝廷就好像失去了血性,再也没有人可以高举大旗。

此时李师道又加了一把料,直接盗掘了献陵并砸毁了建陵。这里虽然距离长安还有50公里的安全路程,可是“献陵”是开国皇帝李渊的墓葬,而“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

这就有点太欺负人了!普通人家的祖坟也不能挖坟掘墓啊,更何况这是大唐的先皇们的陵墓。

这下,李师道成功封住了主和派们的嘴,谁也不敢再为其说情了,毕竟不仅仅是朝纲稳定的问题,而是关乎到李唐王朝的脸面。

可是大家知道这场战争目前如此是打不赢的,只会空耗钱粮。中晚唐的朝廷由于连年征战已经掏空了国库,没有钱可以再支持这样旷日持久的战争。

不过好在,由于出兵的都是地方藩镇的军队,不用往返长途跋涉,这场讨伐淮西的战争因此陷入了短暂的平静,大家都在努力忘记此事,以期它的不了了之。

后来成德藩镇也不听话,皇帝顺手将主力调至了成德前线,只留下少量部队维系战线,这块烫手的山芋终于可以放下了。

但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若干时间后,一名叫李愬的年轻将领竟然率领一支二流部队,在雪夜奇袭了蔡州,擒获了吴元济。

征讨淮西,这场尾大不掉、主和派与主战派都不愿在理的破烂战,竟然就这样出其不意的结束了。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吴三桂真的是因为陈圆圆才引清入关的吗?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佳话还是由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于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帝国来说,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继位时,他面临的困境就要比他的木匠哥哥困难的多。国内的流贼和关外的后金军队实在是闹得太凶。到了大明王朝最后的这十年,关外丧师失地,一败再败。就连在西北打的李自成到处跑的洪承

  •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都知道,“靖康之变”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这场战争终结了北宋长达167年的统治,并致使宋政权由北向南的转变!几百年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将徽钦二帝的昏庸无能作为靖康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不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作为甲午中日战争当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平壤之战是在1894年9月15日开始的,是甲午中日战争选战后的首次战役,在朝鲜的首府平壤进行,与后来的黄海海战一起,成为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接着,日军就掌握了这场战役的主动权,很快的就推进了中国內境,最后,清军全部退回了中国內境,清军大败,日军大获全胜。当然了

  • 战争时期碉堡中的机枪手厉不厉害?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战争时期碉堡中的机枪手厉不厉害?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碉堡在战场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防御工事,一般是交战过程中一方处于防守位置时会在较高处修建大量的碉堡,用这样的方式来有效的阻挡敌人的进攻。就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军的空中力量显得较为单薄,因此在这方面,经常会处于

  • 野狐岭之战是怎么样的?金兵为什么败给蒙古兵?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野狐岭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铁木真已是他控制西北蒙古诸部的边境官,就是所谓大金国西北招讨司。金国有时还时不时派王爷取道于此巡视蒙古,铁木真虽然兵少但将广,他有许多虎将,这让他的更有底子去打赢一次次战争,金国皇帝做梦都没想到他的招讨司居然是震撼世界的伟人。铁木真

  • 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有700万大军,为什么不打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二战时期,德国的V1、V2导弹让英国吃了不少苦头众所周知,二战中,提到德国就是强大的代名词,以一己之力连续挑翻了数个欧洲老牌主义强国。法国沦陷,戴高乐政府被逼流亡,而英国在和德国的对抗中更是苦不堪言,若不是隔着海峡,英国的沦陷也是早晚问题,但是最终德国却陷入了苏联的战争泥潭,最终导致了战争失败。入侵

  • 城濮之战晋文公是怎么赢的?因为他曾经答应楚王要"退避三首"!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

    城濮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晋文公在春秋时期是五霸之一,也是最少争议的一个五霸,这就是传说中的“齐桓晋文”。不过,晋文公却也干了一件不太符合霸主道德规范的事,那就是骗了楚成王。关键是这件事却被美化成了一个成语“退避三舍”,我们从军事角度上看,为什么这个决定实际是

  • 漠北之战为什么打得匈奴不敢再回来?汉武帝下血本14万匹战马回来不到4万!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漠北之战为什么打得匈奴不敢再回来?汉武帝下血本14万匹战马回来不到4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国古代,中原大地一直都和北方夷族有战争和分歧,北方民族当中最为强大的就是匈奴,匈奴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生活中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因此缺少必要的生活物资,只能通过战争

  • 秦灭六国哪个国家是最好打的?有个国家是顺带着灭掉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秦灭六国哪个国家是最好打的?有个国家是顺带着灭掉的!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总所周知,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实秦国在攻打其他六国的时候,并没有众人想的那么顺利,有些战争甚至打得非常窝囊。在这些国家当中,原本赵国是最容易拿下的,可是这个国家在攻打的时候却极为艰难。反倒是原本

  • 三国时期有哪些重要战役?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战争。其中有许多著名的战役,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战役的介绍:1.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由曹操率领北方军队与孙权领导的南方联军之间进行。这场战役以南方联军的胜利而告终,曹操在此战中损失惨重。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