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41 更新时间:2024/1/16 4:57:24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战国时期,地处西戎的秦国逐渐崛起,到了战国中后期日益威压函谷关以东六国。合纵连横之士横行各国朝堂之上。一旦合纵派得势,遭受围攻最多的便是强大的秦国。

合众弱而攻一强,这里面的一强即指战国中期的齐国,以指贯穿整个战国中后期崛起的秦国。只是苏秦合纵而围攻齐国取得了挫败强齐的战略目标,可公孙衍等人所组建的对秦合纵联军却屡次战败。这其中既有秦国实力强劲的因素,亦是因为秦国所继承的西周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山东六国联军始终无法攻克关中门户函谷关。

那么问题来了,入侵秦国的交通道路明明不止一条,关东诸国为何紧盯着函谷关不放而不尝试从河套南下突击秦国呢?要知道,后世的匈奴和突厥等草原民族都是走这条通道南侵中原朝的。甚至在唐朝初年,突厥沿着这条道路,二十万大军直抵武功、泾阳一带,引发了渭水之盟。

其实首要原因就是当时从河套绕道秦国后方存在行路难的问题。河套地区一直到了朝西夏年间依然是一片广袤的草原,不同于当下的戈壁滩,那时的草原湿地意味着无路可走。除了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外,军队是很难再四野青绿的地方不迷路的。战国时期并无秦国直道那样雄伟的工程,要想从草原奇袭关中,至少需要数月时间。而当时的草原存在许多被秦国和赵国赶到北方的游牧部族,戎狄环绕,危机四伏,这对于以战车为主的六国军队(赵国胡服骑射之前也以战车为主力)来说,没有机动性无异于自取灭亡。

不仅如此,六国地理位置迥异,三晋距离关中、河套等地较近,而辽东的燕国、山东半岛的齐国、江汉地区的楚国距离太远,粮草补给在路途中的耗损太大,平白无故的会增加了战争的负担。

长途跋涉的绕道草原,还会让秦国的情报体系有更多的时间去刺探有效军情,或半道设伏、或以逸待劳,都可以轻易获得战争的胜利。

另外,山东六国并非铁板一块。对秦战争最为急迫的是面临秦国威胁最大的三晋,而燕国齐国长期同秦国较好,楚国虽是合纵长,但却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利益。另外楚国国内派系林立亦造成外交政治上的弱智特征。

诸侯联军如若前往函谷关,需经过实力较弱的韩国,韩国除了犒劳和开路之外别无怨言。毕竟生怕被秦国吞并的韩国,面对其他诸侯大国同样需要谨小慎微。但如若走草原路线,大国部队通往强大的赵国,显然并不被其所答应,毕竟谁能保证这些国家中没有人想要伺机掠夺自己呢?中世纪十字军打出解放圣城的名义发动十字军东征,到最后竟然演变为搬到掠夺同属基督教的拜占庭,可见将本国利益寄托在他人身上是何等的愚蠢。

综上所述,草原交通不便、行军线路过长、戎狄威胁、行军情报容易泄露以及各国合纵本就各怀心思等原因造成了合纵联军只能叩关函谷。秦国借助强势兵力,常常在利用函谷关耗尽联军耐心和潜力后出关奇袭,一战之下往往溃军千里。最终秦国凭借强大的军势和高速运转的君权体制统一天下,并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之地。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中国历史上一场奇怪的藩镇叛乱,不理它反而结束了?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叛乱这类事情,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但是大家都想着不了了之的就不多了。而中晚唐却曾经发生过一次叛乱,主战派不敢言、主和派不想说,就这样想不了了之的结束掉,结果出人意料。01安史之乱的淮西藩

  • 吴三桂真的是因为陈圆圆才引清入关的吗?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佳话还是由头?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对于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大明帝国来说,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继位时,他面临的困境就要比他的木匠哥哥困难的多。国内的流贼和关外的后金军队实在是闹得太凶。到了大明王朝最后的这十年,关外丧师失地,一败再败。就连在西北打的李自成到处跑的洪承

  •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灭亡!是什么引起了“靖康之变”的爆发?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都知道,“靖康之变”是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这场战争终结了北宋长达167年的统治,并致使宋政权由北向南的转变!几百年来,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将徽钦二帝的昏庸无能作为靖康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不

  • 平壤之战清政府准备的如此充足,为何最终仍会大败?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作为甲午中日战争当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平壤之战是在1894年9月15日开始的,是甲午中日战争选战后的首次战役,在朝鲜的首府平壤进行,与后来的黄海海战一起,成为了中日甲午战争的转折点,接着,日军就掌握了这场战役的主动权,很快的就推进了中国內境,最后,清军全部退回了中国內境,清军大败,日军大获全胜。当然了

  • 战争时期碉堡中的机枪手厉不厉害?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史风云

    战争时期碉堡中的机枪手厉不厉害?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碉堡在战场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防御工事,一般是交战过程中一方处于防守位置时会在较高处修建大量的碉堡,用这样的方式来有效的阻挡敌人的进攻。就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军的空中力量显得较为单薄,因此在这方面,经常会处于

  • 野狐岭之战是怎么样的?金兵为什么败给蒙古兵?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野狐岭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铁木真已是他控制西北蒙古诸部的边境官,就是所谓大金国西北招讨司。金国有时还时不时派王爷取道于此巡视蒙古,铁木真虽然兵少但将广,他有许多虎将,这让他的更有底子去打赢一次次战争,金国皇帝做梦都没想到他的招讨司居然是震撼世界的伟人。铁木真

  • 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有700万大军,为什么不打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二战时期,德国的V1、V2导弹让英国吃了不少苦头众所周知,二战中,提到德国就是强大的代名词,以一己之力连续挑翻了数个欧洲老牌主义强国。法国沦陷,戴高乐政府被逼流亡,而英国在和德国的对抗中更是苦不堪言,若不是隔着海峡,英国的沦陷也是早晚问题,但是最终德国却陷入了苏联的战争泥潭,最终导致了战争失败。入侵

  • 城濮之战晋文公是怎么赢的?因为他曾经答应楚王要"退避三首"!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史风云

    城濮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晋文公在春秋时期是五霸之一,也是最少争议的一个五霸,这就是传说中的“齐桓晋文”。不过,晋文公却也干了一件不太符合霸主道德规范的事,那就是骗了楚成王。关键是这件事却被美化成了一个成语“退避三舍”,我们从军事角度上看,为什么这个决定实际是

  • 漠北之战为什么打得匈奴不敢再回来?汉武帝下血本14万匹战马回来不到4万!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漠北之战为什么打得匈奴不敢再回来?汉武帝下血本14万匹战马回来不到4万!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国古代,中原大地一直都和北方夷族有战争和分歧,北方民族当中最为强大的就是匈奴,匈奴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生活中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因此缺少必要的生活物资,只能通过战争

  • 秦灭六国哪个国家是最好打的?有个国家是顺带着灭掉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秦灭六国哪个国家是最好打的?有个国家是顺带着灭掉的!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总所周知,秦灭六国后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实秦国在攻打其他六国的时候,并没有众人想的那么顺利,有些战争甚至打得非常窝囊。在这些国家当中,原本赵国是最容易拿下的,可是这个国家在攻打的时候却极为艰难。反倒是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