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王昭远自诩为当世"诸葛亮",兵败后居然被封为大将军

王昭远自诩为当世"诸葛亮",兵败后居然被封为大将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3/12/24 8:14:56

五代时期,成都郊外有户王姓农家,由于连年战乱、缺衣少食,便将13岁的儿子王昭远送到附近的寺里。住持看他生得聪明伶俐,便让他做了侍奉起居的童子。幼年的饥饿经历使他很怕被送回家,便用心讨好住持,久而久之练就了阿谀奉承的本领。

公元925年,唐庄宗令太原尹孟知祥讨伐前蜀政权,大军压境之际蜀军望风而逃。随后孟知祥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接管境内兵马钱粮。

一天,孟知祥入庙献香,无意间看到王昭远。他眉清目秀、口齿伶俐,让孟知祥想到自己的儿子孟昶。孟昶的两个哥哥早年夭折,不如将这孩子召去给儿子做伴读。于是,王昭远实现了人生中第一次华丽转身。

公元934年,孟知祥在成都自立为帝,国号为蜀,史称后蜀。六个月后,孟知祥驾崩,孟昶即位,伴他长大的王昭远被授予卷帘使的职位。从此,这对奇葩君臣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起来。

孟昶一方面劝农兴教,使四川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一方面生活奢华、讲究排场,连马桶都要镶满玉石。而王昭远以“当代诸葛亮”自居,到处宣称自己饱读兵书。

为实现心中的宏伟蓝图,王昭远效仿三国时吴蜀联盟讨伐曹魏的先例,派人送密信到北汉,相约两军共同出兵,阻击已成一统之势的北宋政权。不料密信中途被截,赵匡胤获悉他们的意图后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964年,赵匡胤命大将王全斌领军三万攻蜀。他深知孟昶的能耐,因此发兵前特意命人建了500间民宿,当作安置孟昶的场所。

孟昶听闻宋军来攻,赶紧召来王昭远商量对策。王昭远不慌不忙地调集三万兵马迎战,还在成都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并在会上cos诸葛亮,唯一不同的是将鹅毛扇换成了铁如意。他一手持如意,一手持酒杯,酒至酣处,当众宣称:抗击宋军不足挂齿,收复中原也是易如反掌。

在全城百姓满怀期待的目送下,王昭远率军向边境进发,但很快就被打脸了。常年未经战事的蜀军哪招架得住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一触即溃。王昭远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军退守剑门关。为摆脱宋军追击,他命人沿途烧毁浮桥栈道,自认只要扼守此地,宋军绝对难以攻进,到时定因粮草不济而退兵,他再反击便能大获全胜。

事实证明,这只是他这个“山寨诸葛亮”的一厢情愿。王全斌根本没按他的构想行动,而是率军走山间小路绕过剑门关。当宋军出现在蜀军面前时,王昭远还以为神兵天降,丢盔弃甲而逃。

宋军占据剑门关后,王全斌命人全力搜寻王昭远,最后在一户农家的柴房里抓获狼狈不堪的他。王昭远的“诸葛亮”形象自此全线崩塌,他号啕大哭,说:“我自幼熟读兵书,不料败给这些不识字的人!”众人纷纷大笑,以“带汁诸葛亮”的绰号嘲讽他。

公元965年正月,孟昶向赵匡胤献上降表,在七天后神秘死亡。倒是成了笑柄的王昭远不仅没死,还被授予左领军大将军的职位。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

  • 涿鹿之战有何历史意义?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史风云

    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此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远古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影响涿鹿之战以黄炎华夏集团的胜利而告终,传说黄帝进入东夷活动地区“合鬼神于泰山之

  • 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是如何亡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赵国方面当时赵国除了有强秦的威胁外,中山国也是赵国的一个心腹之患。中山自魏文侯时期复国后,便雄据在河北中部一带,

  • 沙苑之战对东西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史籍是如何记载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史风云

    沙苑之战是在中国南北朝时,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537)十月,西魏军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地区大败东魏军的伏击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为一雪小关(今陕西潼关南禁谷)之败,亲率20万军队至蒲津(今山西永济县一带)攻讨西

  • 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战史风云

    众所周知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那么楚汉战争井陉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其战绩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井陉之战则是他战例中的代表作。赵军对潜伏的汉军毫无觉察,

  • 探索硖石之战的具体经过,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硖石之战是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梁左游击将军赵祖悦进攻北魏硖石(今安徽凤台西南)先胜后败的作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具体经过梁将赵祖悦领兵袭占北魏西硖石梁天监十四年(北魏延昌四年、515年)九月,梁将赵祖悦领兵袭占北魏西硖石(硖石城有二,在淮水两

  • 钟离、义阳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北魏是如何获胜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北魏景明四年(梁天监二年,503年)至次年,北魏军分路进攻南梁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义阳(今河南信阳)地区获胜的作战,史称钟离、义阳之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过程景明四年三月,投降北魏的原鄱阳王萧宝寅和江州刺史陈伯之请求北魏出兵攻梁。魏宣武帝元恪应允,遂于四月诏

  • 秦末农民起义后期的六国复国运动是怎么回事?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史风云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全国各地爆发农民起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六国复国运动魏国复国陈胜起义称王后,被秦朝贬为平民的原魏国宁陵君魏咎,前来追随。陈胜派原魏国人周市带兵夺取魏国旧地。成功

  • 汉朝时期为何会爆发"七国之乱"?御史大夫晁错推行"削藩令"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史风云

    "七国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当时的御史大夫晁错"削藩令"的推行所致。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晁错是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生于颍川(今河南禹州),早年跟随伏生学习《尚书》,学成归来后受文帝赏识,而被擢拔为太子家令,开始教授当时的太子即后来的汉景帝刘启学习政事,深

  • 中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最终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吴建兴元年)十一月,曹魏出动15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吴的南郡、武昌、东兴。其中,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领兵7万,直逼东兴。东吴以太傅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战败。司马昭因此战的战败而被削去侯爵,诸葛恪则在吴国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史称“东兴之战”。